本报记者 曹 璞
她有着一张娟秀的面庞,此刻则躺在床上。虽然已经入秋,病痛却使她汗水不住地往下淌,衣衫早已湿透。
由于病痛的折磨,她曾紧紧拉着丈夫的手,苦苦地哀求:“我撑不住了,我现在连自
杀都做不到了,你就看在夫妻之情上帮我解脱吧!”
锥心刺骨的疼痛让她生不如死
今年“十一”前夕,接到投诉的记者来到徐州市一个普通人家。这原来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如今,却因为女主人的病痛,使记者自踏进这个家庭的第一步,便深深地被沉重的阴影笼罩着。
在客厅里,病人的爱人、痛苦万分的李旭向记者叙述了事件的原委:病人名叫刘沁,是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的职工。去年3月,刘沁突然感觉腰腿疼痛,特别是夜间有时疼得无法躺下,站起来慢慢地行走还稍能减轻疼痛感。作为医院的职工,她只能求助于本医院,这对她来说原本应该是件幸运的事,但是,刘沁和刘沁的家人万万没有想到不幸恰恰由此开始。
医院对刘沁的病做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4月由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二科主任陈明主刀为刘沁做了“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手术。手术后,刘沁的病痛仍未减轻。李旭将刘沁的病情及时向陈明反映,陈明回答说是神经根水肿。采用激素治疗后,不久就让刘沁出院回家疗养。疼痛难忍的刘沁被担架抬着回到了家中。
从此,恶梦就日夜追随着刘沁和刘沁的一家。手术前尚能坐坐、走走的刘沁,此时却只能终日卧床不起,不断地发出令人心碎的、疼痛的呻吟。守在床边的丈夫不断地用美好的未来鼓励着她:病好后,不疼了就可以带儿子去吃肯德基,还可以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干一番大事业……在希望的鼓励下,刘沁也咬紧牙关坚持着,她心里不断地默念着:“就权当是全家今后几十年的罪由我替了!”
然而,希望一天天地在病痛的折磨下抽丝般地远去。李旭一次次地跑到离家十几公里远的医院,问寻病情为何仍不见好转,医生陈明只得对李旭说:“如果你们不放心,就再来做CT”。
去年6月8日,刘沁被抬着再次来到医院做CT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医院CT室的工作人员发现椎体组织坏死比手术前还要严重,工作人员忍不住气愤地说:“做的什么手术?还不如手术前呢,椎体都破坏了!”搞计算机出身的李旭哪里懂得医学上的事,当即被吓得赶紧请来陈明主任,陈明解释说:“是手术的疤痕粘连”,要求病人进行“理疗”和“锻炼”就好了。
老实的刘沁夫妇听医嘱回家,按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和“锻炼”。在家人的支持、鼓励下,刘沁坚持坐起、站立,迈开第一步、第二步,每一步都伴着她惨痛的呼喊,流淌在她脸上的分不清是泪水还是汗水。
“她本应该站立起来”
几个月过去,可怜的刘沁仍然挣扎在病痛之中。11月21日,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唐先驷教授到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学术交流,李旭闻讯赶紧向唐教授求救。唐教授看了刘沁的手术片第一个反映就是:“为什么切除这么多椎体?干什么?”面对专家的质问,陈明医生自言自语地回忆道:“手术中有黄绿色液体流出,怪怪的。”唐教授当即责问:“为什么不作进一步化验检查?”陈明无言以对。
在唐教授建议下,刘沁做了核磁共振检查,检查发现刘沁的神经严重受压。根据刘沁的病情,唐教授怀疑是腰椎结核,唐教授让刘沁进一步做血沉化验,血化验结果为阳性,坚定了唐教授的判断,唐教授决定亲自主刀为刘沁做第二次手术。手术中,在病变部位抽出4毫升的脓液,病灶清除后,病理检查证实唐教授的诊断。
关于刘沁的病情,原徐州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骨科主任施健行告诉记者:刘沁的病历中病史关于腰痛没有进一步的询问,如果当时医师在最初的询问中认真一些,了解一下病人疼痛症状就可以避免误诊。腰间盘突出腰痛性质为卧床休息腰痛减轻,下床活动疼痛加重。而事实上患者卧床休息腰痛难忍,夜间反而加重甚至要下床活动,这是典型的腰椎结核症状。况且从第一次手术前的CT片就已经可以看出结核症兆。由于误诊、误治,刘沁付出的代价太惨重了:如果能进一步检查,刘沁就不必承受第二次手术之苦;在第一次手术中发现有黄绿不明液体,没有立即做深入检查,比如血沉化验再次错过了诊断的机会;手术后大量长期地使用激素,加快了结核的发展;手术造成的骨缺损,导致脊柱不稳定,给病人终身带来痛苦。
“除夕夜,家家欢欢喜喜。为了让躺在病床上的刘沁高兴,全家老老小小都强装笑脸地安慰刘沁。后来,我岳父、岳母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带着孩子走出了家门。”李旭哽噎着对记者回忆起今年春节的情景。在凛冽的寒风中,望着别人家温暖的灯光,两老一小疲惫的身影被路灯拉得长长的,他们积郁心中已久的痛苦化做悲愤的呼喊和泪水奔涌而出。在寒冷的冬夜,泪水在他们的脸上成了冰线!
“如果不是误诊,我爱人她现在本应该站起来了。”说这话时,李旭深深地埋下了头。
终于,刘沁一家把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送上了法庭。
医院的回答前后不一
从李旭家出来,记者直奔徐州市第四医院。骨科二科主任陈明医生接待了记者。对于记者的提问,陈明医生解释说:“手术后,刘沁所有的病状都消失了,而且出院了。”当记者特别向陈明医生问询是否给刘沁做过血沉化验时,陈明医生明确地向记者说:“做过,结果是阴性。”
令记者奇怪的是,在法庭上,刘沁的律师指出刘沁的病历没有一次血化验记录时,陈明医生却没有做任何辩白和解释。当陈明医生法庭陈述说:“刘沁手术后病症消除出院时。”刘沁的律师指出:“刘沁手术后不仅病症没有消除而且疼痛加重,最后是被抬着出院的。”对此,陈明医生同样没有做出任何令人信服的回答。
第一次开庭以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提出“医疗鉴定”结束,刘沁等待着医疗鉴定给她一个公正的回答。截止记者发稿得到消息,刘沁的结核扩散到淋巴。
刘沁的案例仅仅是各种医疗纠纷中的一例,今年9月卫生部开始执行新的《医疗事故鉴定办法》,《办法》的实施对于被医疗事故伤害、甚至失去生命却欲诉无门的患者来说也许是不幸中的福音,至少使患者们看到了讨回公道的希望,给受伤害者一些心灵的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