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一个土洋高级人才争夺5000元月薪的时代已经悄悄开始——
●记者张俊才发自上海
有的MBA,一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拿下”;出国留学成为提升价值的“特效药”。海归镀金成色不足。求短,求高,求大成为很多留学生的普遍心态。海外的“短期军校”使相
当数目的“海归”整体质量大打折扣。
出国留学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救命稻草,海归价值回归脚步渐近……
赵翔的案头放着一叠求职简历。身为美国独资公司人事总监的他,面对采访的记者,笑着说:“这几份是‘海归’,材料越来越厚,越来越精致,但是开价越来越‘实在’。月薪期望6000元左右,不像过去动辄就是几万元。”
“这不是留学生的跌价,而是一种价值定位的理性回归”赵先生忽然严肃:“国内的人才也是风淘雨漉,十年寒窗,为什么大家不能都光环洗尽,按质定酬呢?”
赵先生说:“有媒体报道,上海、北京、河南及云南等10个省市和中央金融工委的官员,前几天组团奔赴北美地区,招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但是,等在留学生前面的并非满眼锦绣。”
根据记者近期调查,上海的人才市场,“海归”和本土人才的薪酬期望和招聘单位愿意支付给两类人才的工资水平落差越来越小,大有齐平的趋势。
东方猎头公司徐经理说:“毫无疑问,一个土洋高级人才争夺5000元月薪的时代已经悄悄开始。”
富贵等身
“‘海归’是眼下的一个很热的词汇,一般而言,‘海归’指的是有国外留学、工作经历,回国创业或工作的一批精英人才;但实际上,‘海归’也包括在国外完成各种形式、年限不一培训后归国的所有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系张教授说。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中国派出的留学生近40万人之多,其中有14万多人已经学成归国。近50万“海归”,在国内大大小小6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4000家企业里,每年创造100多亿的社会财富。“海归”队伍中大部分人员目前承担着国家级、部省级、市级的科研、攻关项目,不少“海归”已经成为科研、经济、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中坚力量。
“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市场,而拥有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的风险投资、西方先进的商战理念、丰富的中西沟通经验和人际关系资源的中国海外留学人员自然而然受到很多跨国公司的青睐”张教授说,“中国证券市场一半以上都为海归派所掌控,证监会就集中了一大批海归巨子,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就是留学美国后回来的博士。”
市场人士分析,“海归派”以其国际化的学历背景,在国外涉足高科技领域的技术优势,成为人才市场的“新宠”。也正因为这些优势,“海归”受到各地政府的百般呵护。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建立留学归国人员高科技园区、软件园区,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回国创业。
北京市专门为留学人员企业担保贷款提供一条“绿色通道”,不但由政府补贴全部贷款利息,还能在10天内得到答复。深圳市还对宁志强等归国留学人员的18个高新技术项目,发放来深圳创业的前期费用补贴180万元。根据了解,深圳市已为“海归”发放各种创业补贴近800万元,有80多位在深创业的归国留学人员受惠。
上海市也对“海归”护爱有加,在优惠政策泽被下,上海软件企业,2001年雨后春笋,增至近1000家,实现经营收入72.64亿元。
“成色”参差
“海归”得到政府的一路扶掖,成为拥有巨大财富资源的新式“骄子”,一个海外留学回来的博士,可以立即拥有100平米的公寓,外加100万元的科研经费,而如果是国内培养的博士,即使是复旦、交通大学的博士,得到50平米的房子,和50万元的科研经费,已经不容易了。这种土洋待遇不均现象目前依然明显。
但是,创业不是“海归”的专利,有关人士忧虑:为海归提供各种优越的投资条件实际上会伤害本土创业者的积极性,本土人才和“海归”做同样的一个工作,工资却极其悬殊,这也有失公平。
更重要的,这些归来的留学生,从智商、情商—业务经验和创业态势、创造灵气来讲是多种层次的。市场人士认为,不看清“海归”的“修炼”档次,平均“施恩”,不太合适。
德恒证券有限公司战略并购部副总经理“老海归”沈建开说,“留学生回来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功成业就,想回来拓展更大的空间;一是面对海外有生存的压力,难以自恃。而后者是大多数。”
“有的MBA,一年甚至几个月就可以把学位‘拿下’,出国留学成为提升价值的‘特效药’。海归镀金成色不足。求短,求高,求大成为很多留学生的普遍心态。海外的‘短期军校’使相当数目的‘海归’成色参差。”一有关人士分析。
还有人尖锐指出,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实际上是公款消费的现象,出国“数字化、经济化”正体现这种不正常的财富心态。事实上,在生意场上,不少“海归”被划成了一派,成为正面临着严重的形象危机的一个阶层。
“伦敦希思罗机场每天都要迎来一大批蜂拥而至的中国留学生,一些在国内考不上大学的中学生,怀揣着家长支助的几十万元人民币,到那里‘镀金’,”在英国执教的沪籍洪先生告诉记者,“留英之风越刮越烈,留学生队伍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中国学生就有6万人,从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伦敦到偏僻的苏格兰小镇,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留学生的身影。”
据权威资料显示,目前稍有名气的英国大学都有300—500名中国留学生,就连位置偏僻的山区大学,也有20—30人。英国教育收入,100元中就有10元是海外学生的学费。
如此量的扩张,使留学生整体质量大打折扣。
面临挑战
早些年,由于国家管制、语言限制和费用等原因,能够出国留学是一件困难也是一件“长面子”的事情,而能够“荣归故里”更是让人羡慕。所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某某人因为出国镀了两年金,回国后就身价倍增了。当时,在“海归”们的头上,罩着一层耀眼的光环。
中智网的康家成先生接受采访时说:“海归原来瞄准的对象全是大型的跨国公司,而且不愿意从基本岗位做起。现在面对就业‘恶局’,不得不期望值打折。现实已经证明,‘海归’头顶的光环开始消退。”
事实上,“海归”们不得不回来。纳斯达克股市危机造成的硅谷大裁员以及国外经济的衰退,特别是“9.11事件”之后人心的不稳,使得留学生对海外的发展及自身的前途充满了忧虑。“‘海归’不得不归,大批‘海归’回国,造就了“海归”四处开花的局面,也使人们对‘海归’的认识平淡化,笼罩在他们头上的那些光环也随着回国人数的增加而逐渐趋淡”赵先生手捏一份“海归”的求职简历笑着说。
“曾经有一个里昂大学的留学生到交行求职,开门见山提出要求:处长位子,2室1厅住房。但是,最后没能来成,他实在错估了自己的就业形势。”交通银行一人士说,“应该承认,不少留学生的确有真才实学,但随着赴海外留学的渠道不断增多,留学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如果用人单位盲目迷信‘海归派’,不仅将陷入用人的误区,还会对盲目留学推波助澜。”
更令一些“海归”措手不及的是,上海惠普公司一看从英国、法国回来的留学生就不要。与5年前相比,外企对“海归”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但要有一定的学位,还要有在国外工作的经验;而待遇呢,相比5年前却来个“拦腰斩”。
同时,那些在异国职场打拼、功能单调、已融入国外主流文化的专业人士,要放弃多年打磨的生活习惯,回到已变得“有点陌生”的母国家园,忽然遭遇“水土不服”的尴尬。
专家分析,在国外受教育,然后带着国外的理念、工作方式回到中国工作,他们的长处是有一套先进的管理理念,但是最大的不足是他们跟中国的文化背景、管理理念等方面有很大的脱节,尤其是在中国目前还未完全确立规范的市场环境下,“乱世出英雄”,他们的那一套行事方式不见得就占上风。
张教授说:“出国留学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救命稻草。有效才是‘硬道理’,‘海归’应该心态平和,出国留学只是多一道技能而已,不要期望值太高。”
赵先生分析,毋庸讳言,“海归派”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熟悉中国市场、政策和法律,不同语言、文化和行为习惯导致不能有效地沟通。而这方面又是本土人才的长处所在。所以,海归人才和本土人才各有优势,具有极大的互补性,有必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海龟“价值回归”,就是一个洗尽铅华、走向理性的过程。
就连“海归”自己也清楚:“光环已经不再,那些中文里面夹杂英文的说话方式人们也不再感到新鲜,真正能给社会带来新鲜的是怎么样把学到的海外知识变成管理企业的能力和创造财富的资源。”
《国际金融报》(2002年10月11日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