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9月30日电(黄琛 汪洪洋) 上海金融界专家在国庆黄金周前夕提醒广大消费者,购物消费时要注意资金安全,谨防假钞。
专家说,长假往往是假币、信用卡诈骗案件多发时期,普通市民收入假钞主要有4种途径:一是在大面额兑零时不小心收入假钞;二是从“黄牛”处非法换汇被骗;三是由于贪小被一些不法之徒的非国际流通或停止流通的废钞所骗;四是在出境旅游实际使用外币时收入
假钞。
因此,消费者在国内旅游时首先要准备一些零钱支付车费、门票等零散支出,避免假钞风险。为避免上当受骗,不可在黑市进行外币买卖,应到符合国家外汇管理规定的银行外币兑换点兑换。
最好的办法是,到银行办理信用卡,信用卡使用方便,携带安全,清算快捷。假日刷卡时,人多眼杂,一定要注意对自己信用卡密码等个人信息的保密,不要轻易在不可靠的商家或网站上刷卡消费。一旦发现信用卡遗失要及时挂失。
银行专家还专门编了“防骗口诀”,教消费者十招:兑换钱币仔细辨,核对水印防伪线;外出旅行备零钱,大额现钞莫露眼;合法购汇勿贪小,银行网点容易找;境外旅游国际卡,购物消费真潇洒;刷卡时刻莫分心,防止盗刷要盯紧;慎挑商店去购物,选完商品再刷卡;网上购物新时尚,SET网站最安全;个人信息要保密,数据切勿轻易讲;一人多卡要小心,钱款证件分开放;证件保管别马虎,丢了赶紧要挂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