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光辉
这里曾经是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世界自然遗产;然而这些名称在给这座城市带来繁华的同时,也给大片的原始森林、自然风景、和谐的大自然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破坏,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组织为此提出了警告,一场大拆围战在短视与大局的对峙中拉开了
无论是张家界人还是曾经到过张家界旅游观光的游客,都难以将现在的张家界与原来的大庸县相提并论
旅游带来的腾飞
22年前的张家界还叫大庸县,在全国甚至在湖南省都名不见经传,当地人想都没想到,自己看得厌烦了的山山水水会成为他们日后赖以生存致富的资本。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点起张家界旅游之火的是一名画家的生花妙笔。1980年,著名画家吴冠中在张家界写生时写的一篇《养在深闺人未识———张家界是一颗风景明珠》的文章成了当时发展旅游事业的楔子,当年的9月,大庸即成立了旅游事业领导小组,“旅游”的概念在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城市响起。许多年后,张家界的市情大辞典将此载入了辞典,以示铭记。
随后,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简庆福、李永堂、叶炳尧和一些新闻媒体陆续来到张家界写生或者拍摄风景,张家界逐渐被世人所知。旅游成为这个大自然厚赐的地方走向世界的支点。
“险极腰子寨,幽深金鞭溪;更上黄石寨,一览众山低。”沈从文诗中的张家界在数十年之后,诗画般展现在人们面前。
随着人们对张家界的升温,尽快打通一条与外界联系的快速通道,将自己推出去并把别人请进来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
当时的张家界交通用闭塞来形容并不为过,历史上倚赖的澧水水路基本上已经不能通航,仅有的是一个三级县级小火车站和一条翻山越岭的公路,不要说外地过来不方便,仅从长沙到张家界坐火车也要15个小时,400多公里的公路,坡陡路差,十分危险,所需时间更长,大大阻隔了张家界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张家界首先考虑的是,让飞机能够降落在这片土地上。时任湖南省副省长的陈彬藩曾说:“机场决定着大庸(当时张家界的名称)旅游业的命运,不搞机场,大庸的旅游只能对国内开放,因为国外人没有那么多时间花在坐火车上。”
1993年12月22日,张家界机场试飞成功,26日,张家界火车站新站房落成起用;1994年8月18日,大庸市更名为张家界市暨张家界机场通航的庆典在张家界机场举行,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仪式在当时的张家界人也许没有今天认识这么深,但是,通航使得张家界成为了一个窗口,同时验证了陈副省长的话,许多游客和投资者把眼光投向了这个窗口。
1993年,张家界的个体私营经济产值11867万元,税收只有2550万元;1994年个体私营经济产值达到16102万元,税收达到3111万元,突破3000万元大关;1995年个体私营经济产值达到23932万元,税收达到3813万元。航空线路的开通,拉近了张家界与外界的空间距离,更为重要的是沟通了思想上的障碍,促进了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使张家界的交通再上新台阶的是1998年,石长(石门到长沙)铁路的通车使张家界拥有了交通上的双刃剑,长沙到张家界的时间缩短到5个多小时,以长沙作为集散地,再到张家界,使得张家界成了长沙的一个后花园。
1998年张家界的旅游人数是207.5万(因洪水影响),1999年为225万,旅游收入达到9.5亿元;2000年旅游人数达到513万,旅游收入高达19.4亿元;2001年旅游人次62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6个亿。
张家界旅游局王德光副局长这样描述张家界交通的发展:作为城市功能的一部分,交通业的发展使张家界的可进入性得到了质的飞跃。
张家界发展到今天除了交通的通畅外,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从1991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的国际森林保护节
忘不了的“森保节”
时至今日,“森保节”仍然在延续,也成为张家界人推介自己的一个舞台。
1991年,还不是展会漫天飞的时候,第一届森林保护节在张家界召开,除了数亿元的成交额之外,直接催生了该市第一家外资独资企业———台湾富陵得料色素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拉开了张家界大力招商引资的步伐。
森保节给张家界的拉动作用是明显的,1991年前,张家界一年的工农业产值不过一亿多,旅游收入也只有几百万元,当时人们形容张家界:“没看张家界,想看张家界;看了张家界,不想张家界。没有一家星级宾馆,没有国际长途,有旅游资源而无旅游业。难怪当时的市委书记肖征龙说:“开发张家界,谁都在讲开发,但真正想开发、知道怎样开发的人就不多了,张家界国家‘森保节’为加快张家界的建设步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办‘森保节’,交通、通讯设施就不会有这么快的转变,重要的是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变化。
依赖“森保节”而发家致富的张老板,对“森保节”最有感情。张老板是一个地道的山民,家里地不多,在1991年以前,还在家里种地,大儿子外出打工,一年也给不了家里多少钱,小儿子还要读书,只有他和老伴儿在家里地里的忙活,勉强养家糊口。1991年的时候,小儿子考上了大学,家里供不起,只好闲在家里,无所事事。后来,正逢张家界搞国际森林保护节,老张去看热闹,随手提了一些山上摘的猕猴桃在路上吃,人山人海,一个外国人来到老张面前非要买他手中的猕猴桃,并且还递给他一张大票子,老张说,山上有,如果要的话,他可以回去摘很多来,那位外国人要了很多,老张那次收了人家100多块钱,这100多块钱给老张带来了好运,此后,他摆起了地摊儿,后来又开家小店。现在,老张的大儿子回来了,小儿子开了一家上规模的特产店,一家人全当了老板。老张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再好的地方如果没有人来,干啥都没有用。”
如果说当初交通的畅通和“森保节”的举办促进了张家界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那么现在的交通建设与节会已经变成了旅游业的一个方面了。由旅游派生的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旅游商品生产,交通、宾馆等行业的全面发展,使张家界的旅游业驶上了快车道。游客除了给张家界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外,更重要的是把张家界传播了出去。
和张家界的旅游同样是一穷二白起步的企业———张家界西线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张家界旅游业的尴尬与荣耀
同步发展的企业
这家公司成立于1986年,公司的发展随着张家界名声鹊起而不断壮大。现在的董事长宋光玉回忆当时的情形说:“原来的公司名称叫茅岩河漂流公司,在茅岩河风光带搞漂流,第一年只接待了五六百人,在当时也比较满意了。
宋光玉的满意也许代表了整个张家界在旅游方面的满意,因为在1986年,张家界的旅游景点还只是在规划之中,究竟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全国的旅游业也处在方兴未艾之中,根据宋光玉的回忆,当时的漂流公司在全国还是第一家,等于就是搭了一个架子,人员、设施都是临时的,也没有多少资金去发展自己。
但是,随着张家界的名声在外,该公司的收益也逐渐增多,到1996年,茅岩河共接待了2.53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52万元;2001年,公司接待的人数达到19.3万人次,营业收入1380万元,利税达到608万元,成为张家界旅游业中上缴利税第二的企业,也成为全国漂流企业中的龙头老大。
其实,张家界西线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只是张家界本土旅游企业与外来投资旅游企业的一个缩影,一大批旅游企业的发展,带动了该市旅游经济的繁荣。
张家界旅游局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张家界目前的旅游收入已不仅仅依靠接待旅游人次,更多的是旅游者在当地的消费,只有这样,才能给漂流公司、旅行社以及一些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才能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张家界市委书记刘力伟曾经说:“如果不发挥旅游优势,张家界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的确如此,“九五”期间,张家界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33.59亿元增加到61.4亿元,年均增长10.1%,以旅游为支柱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5.4亿元增加到31.02亿元,年均增长14%,旅游业在张家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如同我们以前对待森林一样,只知道砍伐,而不知道去种植、去保护。张家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知道利用金字招牌招商搞建设,赚取收入,而忽略了对这一份世界遗产的保护
旅游带来的狂躁
1982年,当张家界森林公园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时,足以说明了张家界的重要地位。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将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颁发的遗产证书上有“列入此名录说明此文化自然景区具有特别的和世界性的价值,因而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应对其加以保护的字样,这也说明了张家界在全世界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到了1998年,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却因存在大量粗制滥造的人工建筑,被联合国遗产委员会官员提出了“武陵源的自然环境已经像个被围困的孤岛,局限于深耕细作的农业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的范围内,其城市化对其自然界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样的警告,并限令在2001年国庆后全部拆除。从联合国遗产委员会的考查报告来看,武陵源风景区现在是一个旅游设施泛滥的世界遗产景区,大部分景区现在像是一个城市郊区的植物园或公园。由此可见,张家界所需要的决不仅仅是现在所拥有的表面上的繁华、肆意的开发、人为的粗制滥造,张家界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其对外形象。
说到这里,不妨先来看一下张家界是怎样开发利用令别人称羡不已的资本的。
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和世界遗产的金字招牌,不仅让这个20年前还是交通闭塞的湘西山区成了国际上颇有名气的旅游胜地,并且每年还为其带来了上百万的游客,也才有了今天张家界旅游新城的雏形。但对于张家界本身这块处女地来说,这块金字招牌挂在脖子上,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正因为这样的金字招牌,才加快了对其的破坏速度。就如同我们以前对待森林一样,只知道砍伐,而不知道去种植、去保护。当地政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知道利用金字招牌招商搞建设,赚取收入,而忽略了对这一份世界遗产的保护。
据称,当时在景区建房,只要办了土地使用证和建房许可证就可以,除此之外,政府没有任何的规划和建议。如果把所建的房屋当作景区的一个窟窿的话,张家界已经是满目疮痍。特别是在黄石寨之顶的餐馆和一些小商店,把集奇、险、秀于一体的黄石寨变成了一个癞痢头。
做错了,就要付出代价,大自然的规则就是这样,2001年的国庆节,在武陵源自然风景保护区,记者见到了一个通告,将一座19万平方米、价值超过2亿元的建筑拆除,记者这次去采访,拆迁已经进入第三期,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这件好事却是花了沉痛的代价换来的。除了不止2亿元的建筑被拆除外,更为重要的是拆迁后的恢复将是一笔更大的投入,况且,这些建筑带来的破坏与负面影响也不是简单2亿元就可以包括的。当然,事已至此,没有必要抓住这个辫子不放。然而,景区的粗制滥造似乎只是一个表象,更多内在的东西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思。
对于张家界的开发,其实并不是政府一方的事,而是每一个张家界市民的责任和义务。在张家界的规划和发展上,很多人都曾对现有的规划提出过意见
城市规划的苍白
2000年2月,署名为“新权和“剑锋的人给当时的湖南省省长储波写了一封建议信,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意见:首先是撤迁武陵源区,加快城市建设,十分尖锐地提出武陵源区地域小、人口少,职能上和张家界管理处有许多交叉重叠的地方,扩建不利于整个自然景区的环境保护,也无多大实际意义。若将武陵源区撤迁,可以将永定区以澧水河为界一分为二。河北用永定区原名或武陵源区名,河南则可借用机场之名叫荷花区。这样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加速张家界城市建设和有利于净化景区环境;有利于理顺市区关系和对旅游业进行规范管理,以改变目前旅游业存在各自利益、互不买账、互相挑剔的局面。
而在此之前,永定区旅游局的宋光玉副局长对张家界的城市建设提出几点意见认为,当初城市规划不应该就地发展,显得没有规划;第二武陵源区的建立使得区政府管理旅游与旅游区管理处双重管理(目前的武陵源区属于新建区,基本上没有工业和农业,以旅游收入为主,区政府的大部分职能在旅游方面,与旅游区管理处职能重叠之处多)。宋副局长还认为,当初应该以张家界来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而不是仅仅以武陵源区来申报。
以上的建议目前并没有得到采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政府显然开始注意民间的一些建议,特别是去年,张家界第一次大规模搞了一次老百姓心中的张家界的活动,市委、市政府的负责人直接对话老百姓,共同探讨心目中的张家界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从记者前后两次去张家界的所见所闻来看,该市在城市规划方面有了明显改进,但仍然没有走出老的思维框子。
一是城市的建设仍然围绕旧城的改造进行,尽管有市政府的搬迁和一些新城的开发,但现有的城市建设远远不符合张家界这样的旅游城市。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府没有对全市有的资源作彻底的调查、统计、规划,发现某一个景点可以开发,就马上去开发,具有很大的临时性,而不是对已有的资源心中有数,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有一流的资源,而无一流的管理。”
据张家界永定区工商局对该区的十多家生产葛根粉、蕨根粉等土特产品的私营企业进行检查的结果表明:该市90%的企业的产品均属假冒伪劣产品,10%的企业的产品属于半真半假
真真假假张家界
在张家界采访的时候,当地媒体刊登的一则消息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消息的大意是:永定区工商局对该区的十多家生产葛根粉、蕨根粉等土特产品的私营企业进行检查,结果表明:90%的企业的产品均属假冒伪劣产品,10%的企业的产品属于半真半假。记者于是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2001年10月6日,记者到张家界采访回来的时候,想带一些当地土特产回家。当地陪同在一起的一个朋友几乎是脱口而出:“小心,别买了假货!记者不大相信地看着这位张家界的市民。“这样的一个对外窗口,会有假货吗,应该有假货吗?不应该。记者心里这样说。朋友似乎看出记者的疑惑,以为在怀疑他:“你真是书呆子,现在哪里没有假货,旅游区假货更多。记者仍然将信将疑,张家界这样的窗口根本就不应该有。
记者总共买了三样东西:一瓶当地的酒、两筒茶叶、三盒葛粉,都是张家界的特产。酒是自己掏钱买的,其余是当地朋友送的。一个星期后,酒已经开封了。喝了酒的人说,只有6两不到。记者说重量不重要,味道怎么样,他说和水一样。也许为了安慰我,马上又说,也许是水酒吧。记者最清楚,酒应该是很烈的白酒。买酒的时候记者找遍了整个酒瓶,没有找到厂址,当时记者对店主说这个问题时,店主说这批酒厂家统一给了证明,单瓶没有,记者没有深究。茶叶是两个品种,一个是土家甘露茶,一个是虫茶。甘露茶一打开,全部是老得不能再老的叶子,里面还有一些瘪谷,很显然是曾经在晒了谷子的地方晒过,连谷粒都一起扫了进来,外表装帧精美,并且说明有许多连药品都不具备的功能,上面有“张家界特产的字样。厂址是张家界云雾山茶场,电话、邮编一应俱全。虫茶一打开,全部是黑色的细小颗粒,记者冲了一杯茶,褐色的,一闻,一点儿茶叶的味道也没有,喝起来很淡。记者惟恐自己弄错,找了对茶颇有研究的先生一品尝,都说是老茶叶经过加工制成的,根本不是虫茶,这种劣质茶是张家界神农茶叶出品,地址是张家界城墙路北门巷9号。葛粉被朋友分吃了,后来问朋友,都说没有味道。记者没有深问之。至此记者终于相信了当地朋友说的小心假货的话。
两件事之间的距离是10个月,但恰恰说明了10个月前的张家界与10个月后的张家界在假货的存在上没有丝毫的改变。90%是假,10%还是半真半假,那究竟有没有真货?永定区是张家界的最大区,也是市中心地带,是往来游客的集散地,永定区如此,其它地方可想而知。到张家界来旅游的人有两个想法,一是来看风景,二是带走特产。张家界的土特产如此待客,伤害的并不只是游客的心,更为重要的是损害了自身的形象。
到底谁代表张家界的形象?政府认为是要大力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个别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老百姓认为,自身素质要提高不假,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也不够;企业的人认为,责任主要在政府
谁代表张家界形象
在黄石寨等地方采访的时候,当记者还在为吐一口痰到处找垃圾箱的时候,已经有一些本地人打扮的在唾沫乱飞、纸屑乱扔没有丝毫的顾虑,记者亲耳听到一位外国的游客在喊:“D on’t sp it.P lea se p ro tec t su rround in g s.”(不要随地吐痰,请保护好环境)引来的是听不懂的阵阵嘲笑,当记者翻译出来时,遭到的是白眼和“多管闲事的回报。
在通往黄石寨的路上,记者看到许多挑夫与轿夫在爬上爬下,山高坡陡,虽然他们的劳动值得我们尊敬,但是,他们的存在的确与整个山寨格格不入。
到底谁代表张家界的形象,记者尝试着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政府认为是要大力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个别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老百姓认为,自身素质要提高不假,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也不够。企业的人认为,责任主要在政府,没有能够大力创造一种让人不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和随地吐痰的环境,因为,没有一个人会吐痰到自己的床上,因为床上是很干净的。
包括外来人口,目前张家界有149.32万人,按照张家界提出的“人人都是形象的话,任何一个单个形象的破坏都代表着张家界形象的破坏,只是非常有意思的是,一个外来投资者对这些事比当地的人更深恶痛绝,也许他们的话值得张家界人深思:“我只是来投资的,目的是赢利,但来到了这里就是这里的人,倘若我们自己都在破坏自身的形象,那外来的游客又如何能信任我们,我们又如何身为表率呢?表面上看,一个人随地吐痰不会影响我的投资收益,但却在影响我作为一个张家界人的形象。”
这些看似都是小事,记者却以为并非小事。张家界所受的黄牌警告也罢,说到底是有人在破坏着和谐的大自然,这其中有政府官员的短视、有经营者的重利、有市民素质的亟待提高。张家界是一个旅游城市,其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它不仅仅要面对湖南、面对中国,还要面对全世界的审视。一瓶假酒、两筒假茶叶和三盒葛粉的确是小,一两次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的事儿也很小,但都在破坏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并且一旦这些小事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定向思维,并长年累月地发生着,不知道,数年后,张家界还是张家界吗?人们喜欢张家界,是喜欢她的自然,给人返璞归真的境界,假货的存在无疑是为这个美丽女人身上添上了毒疮。一些不文明行为和短视行为的存在,都将成为美丽女人生存的疟疾。
其实,无论是拆迁也罢,还是实行的一些积极政策也罢,倘若不能把从各方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作为根本的话,一切都有可能是白费力气。纵然拆迁了今天不协调的建筑,明天有可能还有新的环境被破坏,更重要的是整个城市生存的软环境或者说是整个城市形象被破坏,那才是无可救药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