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鲍雨 亓树新 程刚 选题策划 张坤 何磊
在制造业发达国家,许多硕士、博士被统称为worker,而在中国,工人是一个特定身份的标签
32岁的李凯军每天开着轿车上下班。
谁以为他是个经理,可就错了。李凯军只是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铸造模具设备厂的钳工。和他一样,在一汽配备了公务用车的普通工人还有5位,他们享受的是高级经理的待遇。
李凯军是一汽12万职工中的一名工人,技术响当当:车、钳、铣、刨、电,样样有“绝活”。在2000年沈阳首届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他拿了钳工组第二名。2001年,在济南全国大城市创新创效成果大赛上,他一举夺冠。今年,他又在长春市劳动技能大赛上拿了个第一名。
李凯军因此得以进入一汽的人才“绿区”,破格成为一级操作师,并成为公司继“全国第一模”李黄玺之后,第二个享受高级经理待遇的工人。
何谓“绿区”?这是一汽为改革职工分配制度推出的新政策,其准确涵义是:非领导职务、高层次人才评聘办法。因其在多媒体制作的各类人才薪酬结构图上呈绿色,被形象地称为“绿区”。“绿区”将高级人才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管理师、设计(工艺)师和操作师。一级“大师”的工资待遇与公司总经理相同;二级与高级经理相同;三级操作师上调一个岗级。
在“绿区”中,没有领导、知识分子、工人的待遇界限。凡经过考核聘用的知识分子、技术工人,都可以进入“绿区”。被评为一级、二级“大师”的,月工资平均在3000元以上,一级操作师李黄玺的工资就与总经理竺延风一样多。
在绝大部分国有企业,员工被划分成干部和工人身份,也就是国外通常称的“白领”与“蓝领”。干部归人事部门管理,工人归劳资部门管理。身份不同,工资、奖金、住房分配等待遇也有差距。
去年,沈阳市某企业分来3个大学生,被安排到生产一线当技术工人,但他们总认为干工人活儿不体面,一年来多次找人事处长,希望换一下岗位,哪怕是做个小车司机也行!
技能不吃香,人才必然会流失。一汽的一份资料显示,1993年至2000年间,一汽流失人才370名,占引进人才数的17%。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设备工装科的操作师孙长春说,以前一汽是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资,岗位越高,工资越高。技术比较好的工人刚能达到五岗以上,而一般干部上来就是六岗,待遇最差的干部也比待遇最好的工人多收入百十来块钱。
同是国企,长春客车厂人力资源部的王长海有着相同的感受。他说,那时技术越高越吃亏,干活多待遇差,所以导致很多人不愿学技术、当工人,拼命往仕途上使劲。曾经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叫“以工代干”,就是为解决一些工人的待遇问题采取的一个办法。那时,“以工代干”的干部被称为“黑干部”,以示与真干部的区别。
体制上、观念上把人分成工人和干部,成为技能人才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一道墙。
一位国企人力资源部经理说,一个工人的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人事部门只好给他们安排一个官当,作为奖赏。可是新问题是,一方面,一些技术工人并不适合担任领导,另一方面,他们的技术特长也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干部、工人按不同序列管理,有时会出现非常尴尬的情况。沈阳鼓风机厂无损探伤车间,就好像医院照X射线一样,工人利用“X”光对高压产品进行质量检测。而该车间的员工一半是工人,一半是工程技术人员(按干部管理)。像这样干部与工人交叉的岗位还有很多,是因为这个岗位的科技含量高吗?不是。是工人的素质无法胜任吗?也不是。一位人事部门经理一语道破:“每个人在进厂时就被贴上了‘干部’和‘工人’的标签,谁也不能动,谁也不敢动!”
今年25岁的胡阳,3年前从沈阳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加工厂做铣床工。看到同学都到一些企业当上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他感觉很窝囊,甚至想离开工厂单干。
但是一接触世界上最先进的西门子控制系统,他的感觉找到了:机床全部由电脑控制,而电脑桌面上连一个汉字也甭想找到,全部是英文!那种自视清高的感觉被淡化了:这已不是传统意义上拿扳弄钳的工人,而是必须掌握高技术的技能人才,在这里已经很难区分出谁是“蓝领”谁是“白领”。
3年后,胡阳通过考试并晋升为技师。同学再见面时,都对他露出羡慕的表情,每月工资比同学高出500元呢!
在一汽大众公司,全体员工实行20级69个岗位的工资制,高级技师享受14级工资待遇。工人们都说,按岗位和实际贡献论酬,让工人有了奔头,找到了位置,体现了价值。
职业教育专家张明德认为,在制造业发达国家,许多在设计生产第一线的硕士、博士,也统称为worker,而在中国,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工人被贴上了一个特定身份的标签,现在是到了该揭掉标签的时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