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昨从一项市场抽样调查显示的数据发现,2002届大学毕业生中,有一半回自己实习过的单位或找到类似实习单位的工作;另有15%的大学生无奈下找了份和自己的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剩下35%的学生到目前为止仍未找到工作。但不管怎样,如今大学生对饭碗姓“铁”还是姓“泥”不稀罕,他们更注重发挥自己的才能。
这项由南京昂氏市场顾问有限公司在8月20日至24日对南理工、东大、南航等在宁几所
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的电话访问,从抽样的2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来看:在三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有63%想到了“挪窝”。问及原因,36%的学生感觉到自己现有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28%的学生对本单位用人制度不满意,18%的学生与同事关系比较紧张,还有16%的学生对自己的待遇不满意。而迄今没有找到工作的应届大学生,近55%在人才市场每日奔走,或是关注报刊媒体寻找机会;35%的学生继续学习,全身心地投入考研等继续教育来充实自身的文化素质;还有10%的学生参加各类技术培训班,争取凭一技之长超越群雄,为自己谋一席之地。
有关专家分析,不论是“挪窝”还是“充电”,都折射了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注重发挥和丰厚自己的技能和综合素质,这是一个可喜现象,也是撬动社会整体文化素质得以提高的有力杠杆。而应届毕业大学生在体验正式工作头三个月的“磨合期”中就有63%感觉“不妥”,则说明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学子们短期内还没能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今单位是“铁饭碗”还是“泥饭碗”对大学生来说并不重要,但每份工作都有个适应过程,一些成绩优秀或继续学习以增加底气的大学生,如果不注意处理好人际关系,调整好心态,今后工作还是不会顺利,毕竟“充电”最终还是为了“放电”。(汤金方 朱明丽 范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