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屯新天地(一)
I 上海:大学生坐地铁来,穿过北部石库门的高消费区去南部吃饭。好好干,三年后到石库门吃饭
瑞安集团的周永平先生很健谈,他讲述了新天地广场的开发过程。
瑞安集团先请了一个美国的很著名的公司做了上海新天地的整体规划。当时,他们按照将来上海在21世纪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来规划的,所以中间挖了一个人工湖,在湖的北部是办公楼区,南部是住宅区,东部是商业中心,西部是都市的一个休闲娱乐区。这个娱乐区,正好是”一大“会址这一块,为了保留历史的氛围,石库门建筑就不能随便动。这个不能动,有两种办法,一种方法就是全部拆光,再建石库门。一种就是学习欧洲的方式,外面保留旧的石库门建筑,内部全部做新的。这家公司介绍了一个美国专门做旧城改造的BANWOOD设计事务所。
后来还有两家加入,一是新加坡的日建设计事务所,一个是同济大学的建筑学院,就是罗小威教授,他是非常专业的。
有句话说:文如其人,北京的一个房产商张宝权他也说了一句话叫做“房如其人”。我们都知道,潘石屹在北京搞了一个现代城,很有他的特点,张宝权由于是电影学院毕业的,所以他又把他的经典花园做成一个所谓的空间蒙太奇。那么,是什么背景让罗康瑞做出新天地这样的作品呢?
在1998年,上海国际市长咨询会上,当时徐匡迪市长做了一个演讲,就是讲21世纪上海的规划。这个规划里呢。他有一段就讲到如果要留住人才,不能只有办公楼,有住宅,还应该有休闲区。那么这个休闲区会有酒吧呀,餐厅呀,画廊呀,一些画室呀,一些休闲娱乐地方。新天地就要起到这样的功能,成为本地人请客的地方,成为外国或国内游客看上海的地方。
新天地的北部是消费比较高的,石库门的容积率是很低的。新天地的南部是现代化建筑,容纳的人比较多,消费价格就相对低些。设计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不能只为有钱人服务,工薪阶层也要考虑到。尤其是考虑到年轻人,考虑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什么消费能力,但他们是未来。这些大学生都是公房里长大,没有住过石库门里,他们坐着地铁来,穿过北部这一块,不断的穿过石库门去到南部消费,培养10年以后的消费。好好干!3年以后到北部去消费。
于是在新天地,一个石库门的古老建筑,一个比较现代的二期工程,就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觉得原来的新天地很好,怀旧也好,时尚也好,很好的融合。那么,第二期工程过于现代,觉得破坏了原来新天地的氛围和感觉。
当我们拿模型出来的时候,当时,政府也好,还有旁观者也都提过这个问题,全都做成石库门多好呢。当时设计时都是想过的,是一个作品,有代表性的,不能全部都是石库门,应该是表现现代和历史的一个结合,中西方文化融合。这就是一个设计灵魂。
新天地形成这个想法,是一点一点成熟的。政府开始考虑是“一大”会址的改造工程。罗康瑞比较喜欢做大事情,政府已规划好这块地的用途,罗先生也找了其他一家公司,别人一看没有钱好赚,就走了。别人不做,罗先生说我来做。没有办法做住宅嘛,只能做商业的嘛,转化功能,他们当时做了一个样板,出来以后,请了写《上海的风花雪月》的陈丹燕,她不来,请了两次,也不来,第三次她来了一看,后来她自己带朋友来了。来了一看,每个都是打通了的,里面做成这样的,根本没有想到,包括上海美术馆的馆长、上海美术家协会的主席也是没想到,看完以后,他们的很多学术活动都放到新天地来做。
J 北京:如果比较起来,还是上海的酒吧舒服,但跟人打交道,还是北京有意思。北京酒吧属于人,老板个性与酒吧密不可分;上海酒吧,老板换了,还是一样
渐渐的,午夜之后三里屯酒吧街人多了起来。这些人刚刚从迪厅、卡拉OK出来,意犹未尽,到三里屯拼酒言欢。现在,酒吧街的营业时间已经和歌厅、迪厅等娱乐场所上客的时间基本一致,泡吧也不再是一种优越品位和情调的象征,而成了一种为大众接受的正常而普遍的休闲方式。
1998年是三里屯酒吧街最火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店面都变成了酒吧,人头攒动的场面不仅仅出现在周末,平时也有。优雅的爵士乐和伤感的蓝调被流行的国语歌曲所取代,从“男孩女孩”酒吧飘出《心太软》广被传唱,甚至可以说那时的酒吧街是北京流行音乐的源头。喝得微醺的人们经常会随着音乐一起唱,这场面与酒精的刺激一样令人激动,把酒高歌是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
“男孩女孩”的老板张力曾经从晚上8点半开始打碟,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四点,酒吧中一直歌声掌声不断,他认为现在再也没有那种感觉了。饮品从咖啡、洋酒变成了大众化的啤酒,而且歌声中似乎使本不相识的人们拉近了距离,如果有几桌在喝“喜力”,那可能正屋的人都在喝“喜力”,要喝“克罗娜”就都喝“克罗娜”,人们来这里纯粹是为了喝酒和玩。
4年前法国世界杯把酒吧街的夜生活推向了顶峰,决赛那天,各家酒吧的电视前都是自信的巴西球迷,他们挥舞着巴西国旗载歌载舞,而法国球迷则集中在后面,相对安静地多;等比赛结束后,黯然离去的是巴西球迷,法国球迷则彻夜欢庆,如此戏剧性的变化令人印象深刻。2001年“7.13”的申奥成功又把这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几乎每一家酒吧都创造了日收入的纪录。今年的韩日世界杯使日渐平淡的酒吧街再次掀起高潮,足球和啤酒是整个6月人们谈论的话题。
三里屯酒吧街是反映时代的一面镜子。1997年,光顾的客人很多都带着笔记本电脑,聊天的内容也多以IT为主,那正是北京IT行业的黄金季节。1998年,客人聊的多是股市行情,当年股民们的收获不错。现在无论是街边的灯箱广告还是顾客谈及的话题,则集中在房地产方面。出入三里屯酒吧的群体在各个行业间转变,演绎着这个城市潮流的变化。
石川郁小姐是日本人,自由撰稿人。她1989年9月来中国留学,后在北京外国专家局做专家,期间翻译了王朔的《顽主》。在三里屯酒吧街,她经常把采访约在这儿。石川郁这样评价三里屯酒吧街——
“开放而不很封闭,较自然。在街边,大家随便喝酒,又不是太老百姓化。早期要靠时尚人士带动,慢慢就变得普通了。大家到了三里屯后开放、随便的状态就发挥出来。可能对外国人来说,北京各个方面生活有些紧张和压抑,但到了这里的外国人普遍都比较放松和自由。中国有钱人、自由的文化圈人先走了一步,使这里成为OPEN WIND的地方。有意思的是,北京市政不如朝阳区政府对此起劲儿,朝阳区政府打算把它们整体搬家到朝阳公园那里,不论怎么说,三里屯还是从民间发展出来的,如果说成是种风水的话,规范出的地方是没有风水的。如果比较起来,坐下来还是上海的酒吧舒服,但跟人打交道还是北京有意思。北京酒吧属于人,老板个性和酒吧密不可分;上海酒吧,如果老板换了,还是一样。”
大仙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有5年的泡吧史,他写下了《三里屯民谣》:
“风吹三里屯,雨打哈瓦那,身在芥末坊,心在苏茜娅。对酒藏酷,当歌豹豪,纵横明大,吟唱乡谣。在幸福花园寻找隐蔽的树,让男孩女孩躲进戴茜小屋。在白房子畅饮黑加仑,在地平线把太阳喝晕。在逼给依贼当了回鸡贼,在赛克赛思得了单相思。喝完科罗娜,再上塔克辣,要完富士达,又喝伏特加。醒在杨柳岸忘了回家,误入石榴裙寻找下家,灯火阑珊处一道媚眼偷送风雅,媳妇一声断喝你又重上天涯。”
K 上海:在纽约、在巴黎、在日本,任何地方的都有咖啡,都可以坐下来喝。但中国恰恰把咖啡当作一种高档的享受
一个台湾商人,在新天地开了家店,已经3个月了。对于新天地,他感喟颇多!
我觉得,中国人传统的休闲方式与西方是有差别的,国人,对于咖啡的接受就不像西方。实际上,在纽约和在巴黎,据我理解,喝咖啡就跟中国人喝茶一样,并不把咖啡作为一种享受,但在中国恰恰是把咖啡作为一种高档的享受。对,在纽约,在巴黎,在日本,喝咖啡是很普通的事情,在任何地方都有咖啡,任何地方都可能坐下来,而且喝杯咖啡,折合人民币大概只有八九块,八九块就是很便宜的了。而在中国,没有二十块,你拿不下来。所以说这就不一样了,中国人纯粹把喝咖啡作为一种享受了。
画家陈逸飞在新天地也开了一家店,一位对陈比较了解的人这样评论:
我认为陈逸飞还是比较注重于视觉效果的,所以说他的风格就是反映中国传统,他也是中西结合的东西。陈逸飞本人并不完全西化的,但是我觉得他设计出来的东西,设计出来的风格,就是冷色调,就是玻璃,再加上现代化的家具。他的办公室,包括他在家里的装修,也都是。他在新世纪广场里面19层有一套房子,他里面的装修和我的办公室一样,也是大玻璃,圆的弧形的玻璃,然后再加上欧式的家具。但是陈逸飞对传统的东西也有一定的研究,包括对清代的。实际上,明代的家具在中国是最著名的。但文化呢?应该说清朝的文化对中国现在的影响是最大的。
陈逸飞说,他是第一个来新天地的客户。
新天地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怎么样才是协调的?真是各说各的理,各有各的看法。
L 北京,三里屯服装市场上档次了,环境好了,人气倒没了
三里屯酒吧街原本迅猛的发展势头近来明显减缓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出现的酒吧街要拆迁的传言,让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但酒吧街的氛围一直保持得很好,三里屯酒吧街甚至被一些境外旅游团设为北京的一个旅游景点。
提到三里屯的改造,人们不禁会拿上海新天地来做参照。好多去过上海新天地的三里屯人都说:上海新天地精美细致的装饰装修真的很迷人,它所表现出来的优雅的文化品位令人尊重。光顾新天地的人,大多抱着参观的目的,大家互相彬彬有礼,保持着距离,少有主动参与的想法,这可能就是南北方性格和文化上的差异所致。上海新天地里的各家店各自为政,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如同搬进新楼里彼此陌生的邻居;而三里屯的酒吧就像是在一个大杂院里同住了多年的老街坊,彼此关照,互相默契。如果说新天地是茶,让人冷静,那三里屯就是酒,令人激动。新天地的设施和服务比三里屯高出一个档次,而三里屯的人气正是这条街的灵魂。
三里屯酒吧街无疑是一条有特色的街道,我们对有特色的东西进行改造,往往是败多胜少。比如东直门的一家手擀面店,很受欢迎,但假如非要把它做大,顾客可能就感觉不到特色小店所独有的气氛。相应的,如果只是把酒吧街的各家店简单地集中到一个建筑群中,很有可能就像平安大道两旁的楼群,只是立在那却少有人光顾。
酒吧街是朝阳区的一大特色。目前朝阳区共有4条酒吧街:三里屯酒吧街,建外酒吧街、麦子店酒吧街和朝阳公园南门酒吧街。北京的酒吧在1995年共有12家,其中朝阳区占到10家,三里屯街道又占了8家。截至2001年,三里屯街道管辖区域2.9平方公里,共有酒吧78家,其中三里屯酒吧街上的有24家。
三里屯酒吧街对面,曾经是服装市场,如今这里是一块绿地。
而现如今,老三里屯服装市场2000年底没有了,但现在的三里屯雅秀服装市场,客人松松散散地逛着,相熟的摊主在一边玩着扑克牌,一位摊主说:“以前在老三里屯的时候,最多的时候能有上千的流水,平均下来也有四五百元,现在每天平均还不到两百元,环境好了,人气倒没了。”
M 上海:一位说:把新天地二期拆了,这样瑞安集团肯定出大名。另一位说:我最讨厌石库门的房子,没有卫生间
关于新天地,争论愈来愈多。
一位先生说:“有商业味道的文化才是真文化,没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绝对是伪文化,文化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所以所谓文化人的独立人格等,纯粹是胡说八道。因为一个国家经济不发达,就只好用这种话来装饰或掩饰自己了。”
“我觉得,中国正处于开放时期,正在大量接受西方的文化,他所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有时候可能是非常不伦不类的,包括上海新天地。其实中国人的精神是非常脆弱的,即便在上海这样的一个中产阶层相对稳定,文化底蕴相对深厚,中西文化接受比较好的地方,也会出现这个问题。正如新天地这样,他会迷失,往往人们就会在一种成就、荣誉面前自我迷失,而这种迷失最后的结果就是一期和二期工程不够协调。我觉得保持清醒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就是把二期拆了,这样瑞安集团肯定要出大名。”
“原来在上海,有两条马路是人人皆知的,一条是南京路,还有一条是淮海路。而且南京路的知名度比淮海路更大。但是现在呢,南京路已经沦为了一条没有特色的,没有自己的路。这么好的一个地段,有这么好的商机,把南京路办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话,简直是浪费资源,一种资源的浪费。没有特色,伪文化,必死。”
“在北京,一直在提豪宅,其实北京真正的豪宅是什么呢?是什刹海边上的四合院,真正是按美金算的,而且卖的非常畅销。这就有点像新天地,一期为什么好,因为他确实有不可复制性,而且它的品位的感觉在那儿。有些东西做出来是可以传世的,像艾菲尔铁塔,像卢浮宫,甚至像故宫,但没有任何大手笔去做的,像圆明园烧完了以后,没有任何大手笔,包括中国政府会去做的——它的珍贵就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
“我在北京一个巷子里,看一个老画家,一个老头,正儿八经的北京人,六十多了吧,凭他的想象记忆,画了一下北京的中轴路的沿线,一直从北边的鼓楼到南边的天坛,画了一个示意。我当时很奇怪,我就和他聊天,您这是怎么画出来的。我说您这有图片么?他说没有。有些是凭参考的,有些是凭记忆。就我所知道,从天坛那边,现在只有一个教堂是保留了下来的,其他所有的东西,包括咱们所说的城门楼子,早就都拆光了。现在的西四牌楼,都是后搭的,就是伪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说新天地一期就是石库门,无以复制的东西,二期就变得什么都不是了。不协调了,像衣服穿错了,坦率的讲。
新吉士的老板朱琪栋是公认的第一个来新天地开店的业主。按照新吉士老板朱琪栋的意思,新天地该拆的不是二期,而是一期的石库门,朱说:
“很老实地讲,我最讨厌的就是石库门房子,虽然大家现在都讲时髦,但我认为最丑陋的房子是石库门房子。因为它没有卫生设备。另外一方面呢,就是太封闭了,天井呀,高墙呀,这个地方,很适合做”一大“会址,大家看不到里面,里面可以开会嘛。如果作为住房呀,这是一个很畸形的产物。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怀念的。”
“我最讨厌上海现在这种装出来的附庸风雅,怀旧呀,怀什么旧?我就讨厌中国那种旧的鸦片味儿,所以我讨厌假古董,我更讨厌再花新钱去发扬那种东西。”
“我这个人喜欢新的东西,你看我的饭店什么都是新的东西。那些讲怀旧的人根本连资格都没有,什么是旧什么是新都搞不清楚,拿一些旧的瓷器啦,或者文化上的一些东西,就觉得可以怀旧,太假了。挂几个小脚的鞋子,就说在怀旧,怀什么旧呀!我提倡的上海是个新上海,上海的文化其实就是接受外国的新东西,就是要建一个新的都市。我喜欢新的都市。”
争论还会继续下去,新天地还会长大,太阳每天还会照上新天地。
N 北京:电影《恋爱中的宝贝》中叶锦添设计的酒吧将原封不动地搬进“三里屯新天地”。“三里屯新天地”将是一个酒吧的新天地,一个服装的新天地,一个时尚的新天地,一个人人都向往的新天地
三里屯忐忑着。
7月15日,朝阳区一位副区长透露,酒吧街面临的是改造而不拆迁,酒吧的设施和服务将在改造中升级。
立刻,有《中国青年报》的副总编陈小川快评,话里话外既有政府改变拆迁决定的赞赏,也有对酒吧强制升级的忧患。陈写道: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老是不赶趟,如农村的老乡调侃城里人:过去城里人吃细粮,我们吃粗粮;等到我们好不容易都吃上细粮了,城里人又兴吃粗粮了。过去城里人兴穿短裤短袖衣,露胳膊露腿,我们不好意思穿;等到我们好不容易穿得露胳膊露腿了,城里人又兴肚脐装了。过去我们上厕所用不起那么好的卫生纸,等到我们上厕所也用那么好的卫生纸擦屁股了,城里人又改用卫生纸擦嘴了。同样道理,过去美国人用玻璃幕墙在北京盖长城饭店,我们盖不起。好不容易我们的乡镇都盖得起了,人家又改上农村搜罗明清家具、雕花屏风了。”
“在老是不赶趟的年代,我最不爱听人说的一句话就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都没弄明白,怎么建设呀?北京有条秀水街,南城有个潘家园,连洋人都知道。一句中国话不会的美国人,都知道用英文拼出来,让我领着去。可是咱们的人呢,见了摊,就要撤摊进厅。不知道摊是一种文化现象,全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都有,还比咱们北京多得多。我看朝阳区这位副区长是个明白人,知道一个地方、一条街的生机和活力是最重要的,也就有咱们中国人说的人气。秀水街的人气聚了20年,潘家园的人气聚了10年,容易吗?”
“北京东直门的餐饮一条街,人气聚了五六年以后开始火旺,12年了,如今拆了,据说还盖餐饮一条街,设备建筑一律升级。等盖好了,未必火旺。北京城里,一拆就完的例子太多了。人气这东西,就是这么怪,所以连升级都得谨慎。咱们以为升级了,购物餐饮的条件都改善了,人家认为没味儿了,还是原名原姓,人家都不来。”
“我悲观地认为,如果北京都建成长城饭店这样了,2008年,咱们就别说什么人文奥运了,丢不起那个人。”
在三里屯酒吧街痛苦地挣扎的时候,一个能使酒吧街如虎添翼,能使酒吧街发扬光大的物件正在升腾,这就是“三里屯新天地”。
三里屯的服装是有名气的,但萎了;三里屯的酒吧是招人的,但忐忑着。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三里屯地区没有一个标志性建筑,没有一个让人提起来就点头的去处。
崔旭是华顿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早就注意到三里屯的魅力,也清楚三里屯的弱点。
三里屯酒吧街东西各有一所小学校,三里屯二小和三里屯三小,由于计划生育,生源日益短缺,且校舍破旧。华顿公司将三小校舍推倒重建,使两个小学合二为一。二小地皮则用作建设“三里屯新天地”。如今,一所“三里屯中心小学”已经建成,塑胶跑道、数字化的教学设备使这个小学校近乎“武装”到了极点。为此,华顿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耗资数千万元。
“三里屯新天地”是一个5层的建筑群,集酒吧、餐饮、服装、健身、文化、美容为一体,将大大提升三里屯地区的人气和商气。
李爱国,是原三里屯“琪妮亚咖啡屋”的老板,但所有的人都称她为“安妮”。听说要建设“三里屯新天地”,她特意跑到“三里屯新天地”的地址驻足良久,毕竟,无论是她与三里屯还是三里屯与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76年,琪妮亚咖啡屋在三里屯开张了。这个紧邻汽配一条街位于三里屯十字路口西南角的一间酒吧,由于上下两层的通透玻璃罩面而被人称为”玻璃房子“。经常光顾玻璃房子的客人中不仅有达官显贵,也有像王朔、陈燕妮、刘晓庆这样的名人。如今,玻璃房子随着汽配一条街的拆除也已荡然无存,玻璃房子的女主人也到朝阳公园附近开了一家“安妮意大利餐厅”,然而说起玻璃房子,说起三里屯,她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在安妮看来,三里屯之所以成气候完全是由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改革开放政策环境的宽松,可谓天时;靠近使馆区,可谓地利;人们的自发地摆摊设点,可谓人和。“自发,您可别小看自发,由于是自发,摆摊设点的费用低廉,日积月累聚了人气。”
在今天,三里屯成了“酒吧一条街”的代名词,可安妮的说法是:“酒吧的火爆,是因为服装市场的拉动。你不知道,那些老外多能算计,三五成群地买服装,而且特别能砍价。买完了,随便拣个酒吧喝点什么,还有那些在使馆工作的外国人下了班也喜欢在酒吧泡。”人们自觉自愿的革命行动,完整地结构了三里屯的商业模式。
安妮说得不错。有一点可能真的被人们忽视了,那就是三里屯服装市场。”
2000年12月28日,继汽配一条街被拆除之后,三里屯服装市场和北三里屯集贸市场被同是撤消。12月23日傍晚,北京三里屯服装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代替了往日收摊后的“清净”。摊主们在大声吆喝着:“挥泪大甩卖了,200元一件的毛衣卖40了。”
许多摊主都拿出了自己的所有家当,把摊位也延伸到了马路旁边,50元的毛衣、30元的衬衣、10元的围巾和两三块一双的袜子到处都是。而赶来“捡便宜”的人更是将不宽的马路挤了个水泄不通。凡是从里面走出来的人大多都是大包小包的,在满意购物的同时,对三里屯也充满了留恋。
一个重要的原因,缘自于市场的扰民,来来往往的杂乱无章给管理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拆除并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如保重建,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相当一部分人,包括一些驻华使节的夫人们都上书有关部门,积极要求或建议恢复或重建三里屯服装市场。人们挥之不去的三里屯情结,是因为三里屯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三里屯服装市场被拆除后,在三里屯的边边角角,一些新的服装市场又自发地集结起来。三里屯玉狐服装市场利用一家副食商店的场地开张了,在一条不起眼的胡同中,一个名为“秀色”的三里屯服装市场也吸引了不少客人。至于三里屯雅秀服装市场更是吵吵嚷嚷地广告。然而不论是这样的市场还是那样的市场,都不是在原三里屯服装市场的位置上,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酒吧与服装市场微妙的互动关系,就在于服装市场和酒吧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泡吧的可以顺便去买卖衣服,买服装的也可以到酒吧来坐坐。
有一句话流传甚广:“登长城,看故宫,溜秀水,逛三里屯。”说是到北京你一定要去的几个地方。长城、故宫、秀水似乎变化都不大,惟独三里屯,没了汽配一条街,没了服装市场,只有一些酒吧在孤独地守望着……
日本人东野一夫说:“我来到北京后,一直想去看看三里屯服装市场到底是什么样子,一打听才知道,三里屯服装市场早已经拆掉了!”
“三里屯”服装市场建成于1991年,1996年形成规模,有服装摊位200多个,从业者500多人。主要为居京的外国人提供国产流行服装,面料多以毛、棉、麻、丝、皮为主。这里经营的服装都很时尚化、个性化,不仅外国人喜欢光顾,很多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以及京城里喜欢时髦的年轻人也常常到此。狭窄的通道,攒动的人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装束的购物者,他们当中有寻找个性服装的,也有来感受时尚潮流的,更有来体味这里独有的异国商业氛围的。再有由于地处酒吧街繁华路段,尤其在“雅宝路”服装市场拆迁后,生意日益红火,与三里屯酒吧街遥相呼应形成整体特色和结构性消费。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一项对北京市民的购物报告显示,约有34%的人选择服装为自己主要的购买内容,70%的消费者选择在服装批发市场和服装地摊市场里购物。而在这70%的人群中,又有38%的人喜欢去“三里屯”。当时“三里屯”与“秀水街”、“雅宝路”、在京城服装市场一度是叱咤风云,它们各占一方,互不相让,为京城服装市场上演了一幕精彩的“三国演义”。而现如今,老“三里屯”服装市场没有了,致使不少人都觉得现在的三里屯“差点儿意思”。
三里屯的意思不在酒吧,也不在服装市场,而在于酒吧和服装市场相辅相承地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似乎才是一个完整的三里屯的概念。华顿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意识到这点“意思”了,因此他们要打造一个“三里屯新天地”。
服装市场和百货商店不一样,百货商店用的是柜台,服装市场用的是铺位。一个铺位可以养活一家,柜台只是大的商家才考虑。
崔旭说:“市场购物的乐趣更多的是讨价还价的乐趣。”而安妮说得更直截了当:“你不知道吗,外国人也喜欢占便宜呀!”
三里屯服装市场渐渐被人们淡忘了,酒吧街上星星点点的服装店还坚守着他们最后的领地不肯放弃。酒吧的热闹与服装店的清悠形成强烈的对比,不肯放弃是因为有利可图。三里屯雅秀服装市场试图接续演绎三里屯服装市场的故事,然而人是物非,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当人们把目光定格在“三里屯新天地”时,“三里屯新天地”的建设者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崔旭说:“为了建设好三里屯新天地,尤其是恢复其服装市场的繁荣,我们会在租金等方方面面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以确保三里屯新天地的昌盛。”
华顿公司投资的电影《恋爱中的宝贝》正在拍摄中,周迅和陈坤演对手戏。这部电影很多场景都在叶锦添的酒吧里拍摄。酒吧由著名艺术家叶锦添设计,叶锦添说:“这个酒吧将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最特别的酒吧。”
电影完成后,叶锦添的酒吧将原封不动地搬进三里屯新天地。一个是上海新天地,一个是三里屯新天地。一南一北共同沐浴早上的阳光。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上海的新天地已经名就功成,人们将拭目以待的是“三里屯新天地”,能否是一个酒吧的新天地,能否是一个服装的新天地,能否是一个时尚的新天地,能否成为一个人人都向往的新天地!
“三里屯新天地”,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三里屯新天地”,明天我是否依然爱你?
三里屯年谱
1986年星光俱乐部
1987年咖啡咖啡,明大,隐蔽的树,City pub
1988年白房子
1989年芥末坊
1990年88号
1991年为人民服务
1992年99号
1995年非话廊
1996年愚公移山
总撰稿/王安 采访/阿波罗 吴京辉 陈政 邢丽萍 张建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