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供货商提出的超市出现圈钱现象、收取费用名目繁多、推迟货款结算等几大问题,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超市关门歇业的现象,但原因是多方面,绝不只是利用超市这种方式来圈钱,即使有也是极少数;超市向供货商收取各种费用听起来很不合理,但既然双方同意并签订了相关合同,应当视作不违法;至于超市推迟供货商的货款结算,把巨额资金投向其他项目升值的事情,也有但不很普遍,如果投资经营失败,超市宣布关门歇业,供货商肯定受连累,即使打官司也讨不回多少货款。他们强调指出,必须顺应现代化
大流通的需要,重塑厂商之间的关系,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商业行为。
当记者联系采访一些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时,他们大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表示这个事情正在进行调查摸底之中,目前还不太好下评论。
沿用“国际惯例”
据一些商业专家介绍,20年前,当美国工业开始依靠计算机时就出现了进场费。实际上,当时的进场费是用于支付编程费用,大约350美元。10年前,这个费用涨到了每店每个单品1000美元。现在已发展到在美国西部地区100家连锁店收每项单品10000美元,东部某些连锁店可能收取40000美元或更多。进场费已从正常操作费用变成了利润的一部分,而且经济越是发达,连锁店的规模越大,进场费也就越高。一些洋超市表示他们最初到中国时不收进场费,只想通过谈判得到更低的价格,但没能就此得到供应商足够的让步,最终还是采用了收取进场费的方法。
上海农工商超市总经济师周勇对超市收费提出了他的几点看法。他认为,首先,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收取进场费是超市与供货商经过谈判达成意向而形成的共识,具有合理性、现实性、互利性,是按市场规律办事,目的是厂商共同努力把销售量做大。其次,这是市场行为,不是垄断行为,目前没有哪一家商家能够垄断市场,而且目前生产行业的平均毛利率是高于零售商的平均毛利率的。对有的供货商是不收进场费的,有的供货商在成本中列支了进场费,那就争取征收进场费;如果供货商在成本列支中没有进场费,那么就要通过谈判来解决。
做大市场的代价
一些超市老总接受采访时感慨道,在20世纪80年代,那时商品市场供小于求,是零售商求着供货商,比如进一台万宝冰箱要搭5个电饭锅。国内的连锁公司在10年前开发连锁超市时,不仅收不到进场费,而且是低着头拿着现钱去向代理商“求货”。经过10年拼搏,中国商业不仅建立了连锁网络,而且也推动了中国的商品生产从小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现在,供应商已经愿意接受连锁公司收取进场费的交易条件了,因为网络是有商业价值的,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所以获得网络的使用权就必须支付相当的交易费用。实际上,对供应商来说,这个网络的市场价值就在于降低交易费用,“跑百家,不如跑一家”,产品大批量进入大型连锁公司的“直通车”上市,不仅能使销售量大幅度上升,从而在短期内打响一个品牌、做大市场。
北京物美集团副总裁吴坚忠认为,当一种不知名的商品进入超市销售时,那些已经具有一定市场美誉度的超市实际上是在以自己的无形资产为这些商品促销,假如这种商品不好或出现什么问题,超市的无形资产是要付出损失和代价的,何况超市的市场空间也是有限的。
谁的意见最大
业内人士认为,超市收取进场费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现在的供货商太多,超市有选择的余地。具体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供选择的商品多了,可供选择的商场、超市多了;而对于超市来说,可供选择的产品也多了,可供选择的供货商也多了。这是当前商品供过于求的大背景所决定的。在超市与供货商的关系中,在交不交进场费以及交多少等方面,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企业的实力尤其是产品的竞争力。如实力强大的宝洁公司就不存在许多中小供货商反映强烈的进场费和账期的问题,相反它还会对零售商提出自己的要求。
由此看来,在进场费问题上,超市与供货商出于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形成利益争夺点,出现一些矛盾甚至纠纷是很正常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对进场费意见大的,更多的是小供货商和某些有背景的供货商,一旦他们从超市出局,意见也就随之而来了。供货商对进场费意见比较大的原因还有,一个是超市企业对供货商采取高压政策,以我为主,说收多少就收多少,收取的进场费超出了供货商的承受能力;二是供货商交了进场费是否能收到其预期的效果。
正如一位商业负责人所指出的,就现实而言,进场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互利性,是厂、商之间共同约定的一种市场行为,但需要进一步明晰标准,实现公开、公平、对等,依靠双方力量的交锋和利益的共享,走出进场费所带来的困惑。本报记者苏民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和心爱的她养个短信宝宝,体验浪漫虚拟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