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童大焕
酷暑热日当头,转眼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报到的时间。受高校扩招和世界经济放缓、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是可以肯定,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应届高校毕业生接收工作仍将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南方都市报近几日推出的《千军万马下广深》大学生就业专题报道表明,广州和深圳
仍然是全国大学生就业的大热门。
这意味着什么?这首先意味着广州和深圳可以在日益开放的人才市场上吸纳更多更好的人才。因为市场的自由独立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和公平的表现和实现形式,甚至是一种最为公平的民主的表现和实现形式。当各种各样的人才作为“人力资本”在市场上和各种“货币资本”实现独立的双向自由选择的时候,公平和民主已经在这种选择中得到了足够充分的体现。这样的双向选择越自由、越独立、越充分,人才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越公平、越民主,人才的效率和资本的效率就越高,双方的增值空间也越大。
因此,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不约而同”地往信息密集度高、机会成本低、平均税负低、投资环境好的发达地区集中和转移,是人力资本和货币本身的本能驱动。
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驱动越强烈,越不可阻挡。所以那种“外地生源毕业生进入某某城市就业的愿望增强,增加了该城市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压力”诸如此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道理很简单: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之间是需要一个动态的平衡的,而且市场的调节本身也有足够的能力维持这种平衡。大量外地毕业生进入表面上、短期内“增加了本地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压力”,但它同时也为当地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反过来吸引优质货币资本的进入!过去我们只看到货币资本可以吸引人,却没有看到优秀的人才同样可以吸引货币资本!而且,这种平衡只能由市场本身随时调节,才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及时性、准确性。
但是各地方政府通常都喜欢采取各种手段,调整高校毕业生的接收政策,对非本地生源毕业生就业实行准入制度等,并试图以此保证本地生源毕业生充分就业、引进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达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目的。各地政府迫切希望自己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在这方面,也许政府有所不为,才是真正的大有作为。那种计划经济的做法在许多经济领域行不通,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分支————人才市场上照样行不通。人才市场和其他细分市场没有任何的不同,它只需要政府制定并努力维护一个自由公平的良好竞争环境,而不是这边扎一道篱笆那边砌一堵围墙————实践将会证明,那同样是一种画地为牢固步自封。
对于选择到广州深圳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应当是做了个相当明智的选择。因为穗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机会众多充满挑战的热土,他们有更好的机会也有更多的选择。
任何人追求自己的理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先必须“安身立命”,然后在不断的放弃———选择中慢慢逼近理想。对于一个肯奋斗的人来说,他最大的成功就在于选择。惟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许多身在异乡的人,对故乡的贡献往往反而更大。
这里,将受到最大挑战的不是别人,而是各地方政府。在市场经济下,人才资本和货币资本都是长脚的飞毛腿动物,跑得飞快。它们都是用脚投票的东西。如此,地区间的竞争力可能就会变成相当程序上“政府间的竞争力”。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