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芃 发自上海
“呼声很高的上海市居住证制度将于6月15日正式启动。”6月3日上海市人事局的有关人员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咨询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自5月15日这一制度试运行以来,已有500多人向上海市人事局提出了申请,第一张上海市居住证可望在6月15日以后派发。
“高学历者的蓝印户口”
据了解,居住证是持有本人合法居民身份证、在沪居住满半年以上,并有合法住所、稳定收入或职业的上海市常住人口身份证明文件;居住证制度是对外来常住人口试行并逐步推广的现居住地管理办法。
人事局咨询处的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即将实行的上海市居住证制度的适用对象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是有特殊才能、以不改变本人国籍或户籍的形式来沪工作或创业的国内外人员。和以前上海市实行的蓝印户口制度相比,居住证制度不再以购房作为解决上海户口的先决条件,而是设置了学历的门槛,难怪有人把它形象地称为“高学历者的蓝印户口”。
这也正是上海市停止办理蓝印户口、代之以居住证制度的用意所在。据悉,目前申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的都是年龄在30岁左右的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其中尤以合资和外资企业员工居多。
有“财”者让路有“才”者
1994年2月起实行的《上海市蓝印户口管理暂行规定》对上海市招商引资、引进人才,尤其是推动房产市场的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运行至今,由于申办人员增长过快,与上海人口的综合调控要求不相适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海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据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副队长乐伟中介绍,上海市自1999年开始,每年将办理蓝印户口人数指标控制在1万人,但申办的人数源源不断,去年到7月份,已用完了全年指标,而今年到3月底,已用完了2002年指标的70%。
蓝印户口所带来的问题之一是不利于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促进上海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不利于上海市人才的柔性流动。蓝印户口政策执行的初衷之一是引进人才,但必须承认的是,这方面作用的发挥得不尽如人意。上海市公安局提供的数字表明,自1994年2月到去年年底,上海共办理蓝印户口4.2万人,其中购房类占88%,聘用类占2%,投资类占10%。可以发现,绝大多数获得蓝印户口的人都是购房者,这对上海真正引进高素质人才,构筑人才高地十分不利。又以浦东新区为例,浦东某售楼处的花小姐证实,蓝印户口引进的更多是有“财”者而不是有“才”者。据估算,真正引进人才的比例只占10%左右。
根据上海市居住证制度的有关规定,上海市居住证制度将首先在柔性流动的国内外人才中试行。对一般外来务工人员发放短期居住证,对柔性流动人才及其直系亲属发放较长期居住证。记者获悉,未来持有居住证的人士享有相应的市民待遇,包括享有上海市的社保、医保,而这是以前蓝印户口持有人所没有的。对此,上海市人事局的这位工作人员没有否认。有关人士指出,取消蓝印户口,推行“上海居住证”制度,不仅不会影响上海引进人才和吸引投资,而恰恰会促进人才高地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经济发展亟需人才助推
作为全国英才汇聚地之一的上海,为何一再锐意改革,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在4月底召开的“中国入世与青年发展”论坛上,上海市人事局局长孙路一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竞争势必激化,上海必须构建国际人才高地。
尽管截至2001年底上海市的人才总量已达119万,比1994年增长了69%。孙路一提供的一组数据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上海与国际城市的距离:美国纽约常住外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上海的42倍,香港的这个比例达到了7.1%,而上海连续几年都只有0.4%;法国巴黎每10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是上海的8倍;在过去20年中,上海留学人员回归率只有20%左右,而美国人口仅占全世界总人口的1/22,却已集聚了世界上1/2的研究生、1/3本科生、1/4的科技人员。数字简单而又直接地丈量出了上海与“国际人才高地”这一目标的距离。
孙路一介绍,最新一批参加沪上青年赴港培训的人员由30岁左右、硕士以上的证券界青年组成。
但去了不到一个星期,这群年轻人都连喊“吃不了这苦”,原来是香港“苛刻”的工作环境使然。真正国际化的人才除了掌握本专业的国际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外,首先要经得起艰苦环境的磨炼,本土人才与国际化标准的差距不言而喻。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也最革命的因素。上海市推行居住证制度意在网罗人才,最终的目标依旧指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美丽梦想。
如何申请上海市居住证
申领上海市居住证必须由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向上海市人事局人才开发处提出申请。收到人事局通知后,由本人携带以下材料到上海市大木桥路123号上海市人事局人事业务受理处办理相关手续。
1、《国内人才上海市居住证申领表》;
2、本人学历证明及专业技术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本人有效的身份证明(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4、在上海市的居所证明;
5、二级以上医院出具的本人健康证明。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