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一:课时缩水、随意并班
典型案例:小王上大学时英语没过四级,报了个初级口语班,可没想到由于初级班报名人数少,刚上了一堂课就被并到了中级班。同学们水平高了不少,他上课只有听的份,可有时连听也听不懂。
陷阱模式:不少培训班都存在开班人数不足的问题,有的培训机构在学员报名时信誓旦旦,但开学后就往往因人数不够而“多班合一”。不少培训班也存在课时缩水现象,少的一两节,多的几十个课时。也许有的培训机构会承诺,出现上述情况时愿意退钱,但千万不要相信,退钱最多也只是象征性地退一小部分。
抵御技巧:对培训班的课时数、班级人数在报班之前要加以核实。
-陷阱二:贴名师标签
典型案例:有一个广告“(政治、外语命题组成员)授课,猜题命中率百分之多少,考生录取率百分之多少;价格优惠:280元/期,赠送学习辅导材料;可安排食宿…”够动人吧!实际情况是:它借用王长喜教授在考生中的名望来招揽考生。
陷阱模式:在每个培训领域都有知名的讲师,在受训学员中极具号召力,这些讲师的名头就成了某些培训机构招揽生源的工具。越是和大学不沾边的培训机构越是会拿大学里的名教师、名人当“幌子”。
抵御技巧:对“名师”不要过分迷信。名师一般都很忙,有的是全国各地飞着赶场,讲课质量缺乏足够的保证。对培训机构广告打出的“名师”要尽己所能“验明正身”,不要上了假名师的当。
-陷阱三:夸大培训效果
典型案例:某同声传译培训机构在做招生咨询时宣称,“经过77小时培训,就可达到国际会议同传的要求”。并对咨询的考生宣传:“只要英语过四级就能参加,没过四级只要想学也没问题。”
被这样卓有成效的培训效果吸引的小梁花2500元上完该培训班却大呼上当。在宣传材料中宣称是“科学、系统的培训教程”,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系统的教材,所有发给学员的教材只是几本错误百出的词汇手册而已。而且还收了300元的教材费。承诺上课时所有使用过的磁带,都会在课后发给大家做练习。但到还有最后一次课时,也没有见到有磁带。
陷阱模式:在宣传时通常会聘请极具鼓动性的讲师把培训的效果宣传得天花乱坠,把钱收上来后就再不提培训效果了。
抵御技巧:头脑冷静地分析学业的困难程度,对自己的基础做恰当的分析,切不可被宣传误导。
-陷阱四:炫耀“海外关系“
典型案例:最近一个项目称是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称该大学要在中国成立分院,而卡内基梅隆大学相关部门的回答是只在洽谈中,还没有签订任何协议。
陷阱模式:在与海外联系比较密切的培训领域易遭遇此类陷阱。通常会把和海外机构洽谈的消息迫不及待地透露给媒体,为自己的培训项目贴金。
抵御技巧:向培训项目的海外合作方发电子邮件进行求证。
-陷阱五:免费噱头诱人
典型案例:某幼儿早期教育训练班在开办的时候,向家长分发了各种玩具、教材,声称是免费赠送的,但小张因为某些原因不能继续学习时,退费时要把这些免费赠送的东西一一折价。1000元的培训班,只上了一堂课,最后只退100多元钱。
陷阱模式:此类陷阱在各个领域都有发生。当你看到诸如“培训学费全免”之类的培训广告,千万不要欣喜若狂。如果你拨打报名电话,服务小姐即会说“你来晚了,我们的免费班和打折班已经爆满,我们还新开了好多班级,学费也不高”。类似的广告语还有“报名截止已剩最后几天”、“班级余额不多,报名从速”、“退钱无标准”等,这些语言往往能吸引报名者的眼球,但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抵御技巧:别忘了那句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陷阱六:步步为营逼你掏钱
典型案例:某留学中介向小孙承诺去年11月就能拿到南非某大学的硕士入学通知书。等中介费都交了,拖到今年4月通知书还没拿到,中介说出了点问题,通知书变成了本科的,如果要研究生的还要再交一笔钱。
陷阱模式:这种情况在留学服务领域比较常见。事情发生后,客户要么选择退费,白耽误了工夫;要么只得再交钱。
抵御技巧:对培训、中介机构的义务要在合同中详细规定。(汪燕辉)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