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没感觉”只不过是患者和消费者没有感觉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在这背后人们首先是感觉到药更难买了,病更难治了,生病更痛苦了;更加感觉到药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太稀缺了;还有就是感觉到医药领域的改革还远远不够。
新闻背景:根据国家计委发布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降价通知,从
1月15日开始,对383种药品实行最高限价,其中80%以上的药品都做了下调,最高降幅达80%。然而据近日媒体报道,有数种常用类药品因为这次“降价通知”而在大多数医院、药店中“蒸发”,众多市民实际上无法买到国家限价的降价药。曾于一年前“三问”医疗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卜仲宽,今年也发出了“药品降价怎么没感觉”的疑问。
从医药分家到药品降价,从医疗保险改革到药品监督管理法的修订,医药卫生领域发生的悄然变革引起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也曾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两会”期间,媒体上不乏关于政协委员建议“给医院算算成本”、普通百姓关心“看病太贵”等报道。曾于一年前“三问”医疗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卜仲宽,今年又提出新“三问”,问题之一就是:“药品降价怎么没感觉?”
是呀,药品降价怎么没感觉?不仅卜老,近期但凡和医药打过点交道的人,恐怕都会有此一问。上千种药品降价,降价面不可谓不大,按说到医院看病应该有感觉,到药店买药也应该有感觉,没感觉是不正常的。然而,“没感觉”只不过是患者和消费者没有感觉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实惠,并不是他们什么感觉也没有。恰恰相反,他们对医药领域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突出弊端不仅感觉到了,而且反应强烈。可见,“没感觉”本身就是一种感觉。
“没感觉”的感觉,是人们首先感觉到药更难买了,病更难治了,生病更痛苦了。来自长沙的消息说,该市各大医院的许多外科医生是硬着头皮上台操刀的,因为他们惯用的肌肉松弛剂维库胺生产厂家停止了供货。连医生开刀都有“硬着头皮”的感觉,那么患者绷着肌肉挨刀又会是什么感觉?由于生产厂家停止提供一种名叫氟奋乃静的精神病治疗药,以致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跪倒在医院药剂科主任膝下,央求主任给她患有精神病的儿子开一些“救命药”,而主任却无能为力。老人下跪是什么感觉?她儿子因得不到药品治疗而致精神病复发又是什么感觉?可见,人们对药品降价“没感觉”的同时,对降价后反而缺医少药的反常现象的感觉却倍加深刻。
“没感觉”的感觉,是更加感觉到药品生产和流通中的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太稀缺了。药品断货,主要因为相当一部分药品生产厂家拒绝按新价格供货,或者干脆用“停产”来搪塞。药品生产厂家当然应该知道药品是关系人民生命和健康的特殊商品,当然应该知道药品断货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当然应该知道自己肩上担负着什么责任,而他们居然能做出停止供货的事来。而且据报道,停止供应的药品有两类,一类是常用的基础药;另一类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新特药品,这两类都是“卡脖子”药,可见他们对停止供应的药品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维持药品生产的暴利。为了维持暴利,不惜把患者当人质,以迫使国家政策做出让步———能做到这一步,还谈得上什么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哪还有一点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没感觉”的感觉,是更加感觉到医药领域的改革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停止供货和停产对药品生产厂家有什么好处?一点好处也没有。拒绝供货就是拒绝市场,停止生产意味着没有效益,对此他们是很清楚的。既然如此,他们之所以还要这样做,固然是为了维护药品生产的暴利,而他们如此痴迷于暴利,是因为我们的药品生产还缺乏真正的市场竞争。他们之所以还敢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有某种垄断心理,自认为有垄断药品市场的能力。既可以享受某种垄断带来的利益,又何必去市场上公平竞争?要破除他们这种暴利心理和垄断心理,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继续深化医药领域的改革。
沈阳市反腐风暴过后,一些官员“礼不收了,脸好看了,为基层办事的积极性也不高了”,为此,在该市召开的人大会议上,基层人大代表提出警惕“腐败后遗症”。导致上述“没感觉”的感觉的,莫非也是一种后遗症———药品降价后遗症?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