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黑桶,若隐若现
-北京也有人回收黑桶
北京某水厂厂长介绍说,“瓶装水(小包装,600毫升装)和桶装水两者生产用水相同,水处理工艺也一样,但桶装水的合格率就比较低,主要因为桶装水的空桶与瓶装水的空瓶有 两点不同:其一,桶装水的空桶因反复使用受污染较严重;其二,桶装水的桶口面积与其容积的比例小,增加了预处理的难度,也大大降低了反冲力大、除菌效果好的消毒效果。日前,相当部分生产厂家现有的桶装清洗、消毒灌装、封口一条龙的生产线,还不能很好地解决‘空桶在重新投入使用前通过线上处理前完全达到无菌状态’这一工艺要求。因此能否控制循环过程中桶的质量就成了保证桶装水质量的关键。从我们来讲,水桶是统一生产的,因此很难假冒;一个水桶正常情况下会循环使用40次左右,每次循环都要经过检查,防止其他厂家的桶或有缺损的桶再次进入下次循环。一旦出现问题,我们要追究检验员和销售商的责任;废旧桶厂里会劈成两半,或钻穿后当做废料卖掉,经常有人主动上门要以每个8元钱的价格收购厂里淘汰的水桶,这是我们不允许的。从4月开始,我们将用带有防伪标志的新桶,逐步取代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旧桶。
但尽管如此,还是不能完全防止有人利用我们流失到社会上的桶生产假冒的饮用水。前段时间我们还接到举报电话,说有水店在制造和出售假冒的纯净水,我们暗访的时候,几个工人正在向水桶中灌自己加工的水,遇到这种情况消费者很难区分真伪。还有一到夏天,北京的街头就会出现端着箱子卖瓶装水的小贩,瓶盖已经启封了,里面装的水是浑的,但你要追查,人家跑得比谁都快,想抓都抓不住。”
-从业资格低使黑桶有机可乘
一份调查显示,北京市桶装水市场规模每月为3600万元,瓶装水每月市场容量为1.8亿元,巨大的利润促使许多生产厂家加入了桶装水市场的争夺战。仅去年一年,北京市批准的纯净水生产厂就有32家,而市场上生产厂家数量更是突破了400家,其中既包括日产千吨的大型水厂,也包括日产仅几吨的手工作坊,一位水厂老板在分析北京水市场的状况时说:北京水市场是鲨鱼和虾米的竞争,北京目前有经过审批资格的水厂近百家,每月总的生产量可以达到280万吨,而市场的总容量却有300万吨,也就是说有20万吨的水来历不明。
导致水市场群雄逐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饮用水制造业的“入市”条件低,“一套日产3吨的小型制造设备仅有十几万元,加上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屋、一两名工人就可以开工”。但所需的卫生设备,杀菌设备投入却十分惊人。前阶段,市质监局抽查的26家大小瓶装饮用纯净水厂时,发现96%以上生产厂家均生产桶装水。其中,年产万吨以下的小厂,配有自动灌装设备的仅占生产厂家的1/3,年产万吨以上的大厂配有自动灌装设备的也仅达半数。灌装车间安装有空气净化设施的小厂仅占生产厂家的1/3。尤其是年产万吨以下的生产厂家,大部分还没有设置产品质控机构,也没有配备检验人员,理由是小厂资金困难配不起。
与水相比,桶的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桶有3类:“白桶”是以全新食品级PC料制作的,透光度好,桶身无麻点。乐百氏等品牌使用的大都是来自中富或自己生产的这种PC(聚碳酸酯)桶,这种桶每只的价格在30元左右;有些小水厂不能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又想扩张销售,就向新客户回收带有其他品牌标识的PC桶进行使用,由于缺乏监督机制,许多水站均存在使用废弃或过期塑料桶的现象。加上部分小企业、小作坊洗桶技术不过关甚至很少洗桶,到了这一步,桶的质量已经很难保障了;第三种,就是引发轩然大波的“黑桶”。一位水站老板这样分析“黑桶”的肆虐:符合卫生标准的水桶是由进口材料制成的,桶与水的价格之比有时高达20/1,在现有的操作水平下,一只“白桶”寿命在两年半左右,假设某作坊每月售出1000桶水,那么这期间在整个生产、流通环节中至少需1万只水桶作为周转存量。如果使用正规的“白桶”,那么该作坊光存量水桶方面的资金投入就要30多万元,两年半后,为了继续经营,又需重新投入约万只新桶,显而易见,这是他们难以承受的。而回收旧塑料做的深色桶成本只有8元左右。如此低的成本恰恰为产品品质不过关的杂牌军看中,一是成本低,二是水中杂质可以由桶的颜色掩盖掉。有了黑桶,自然可以用低价格去冲击市场,在消费者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商家便有机可乘。
但黑桶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使用“黑桶”的不规范企业绝不可能长久生存。由于桶装水是朝阳产业,国家检验周转桶力度尚弱,一些小企业用劣质桶低价上市,虽然从表面扩展了市场,但在市场经济秩序的整治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种“黑桶”绝不会为市场所容。而一旦发现“黑桶”是定时炸弹后,想使用“白桶”,他们却没办法解决巨额的水桶流通费用,只能再拼命发行水票敛集周转资金,“黑桶”和“废票”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只能一走了之,损害消费者利益和行业形象,制造“深水炸弹”的企业将毫不留情地毁掉自己,被市场淘汰。
另一方面,“黑桶”的存在也可能造成“逼良为娼”的局面。各厂商水桶规格并无二致,你做大了,别人的桶就可能流入你的加盟店;反之,你的桶就可能从了别人。很多新开发的客户家中有一些小厂的桶,大企业如果非本厂的桶不收,难以扩展市场,如果收了,你的配送网络就良莠不齐,市场上存在的大量“黑桶”就会步步为营逼你就范,最后,再好的水也会被桶染黑。
全程监管体系如何建立
-抽检难断黑水的根
为了缓解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状况并整顿京城的饮用水市场,2000年11月北京市政府已经出做了对纯净水等产水企业产水率低于50%的限期改造的决定,但这个决定却遭到了各家水厂的质疑:一方面是日产千吨但可能开工不足的大厂,另一方面是日产几吨却满负荷运转的手工作坊,这两个水厂究竟哪个更应该被清理出市场?同样,对于行踪隐蔽的地下水厂这个法令又该如何实施?
在去年市技术监督局召开的一次饮用水质量鉴定会上,一位上了黑名单的水厂老板抱怨说:“一次抽查只检查六七十家,查出来的就倒霉了,可有些小厂连地址都没有,查都查不出来,日子过得还挺不错。”而上了红榜的厂家同样抱怨:“每次检验过后,不合格的厂家还可以通过补检合格,人家说得清楚,检测只能说明受检的两批桶装水的质量,并不能代表全年的质量水平,补检通过照样可以继续生产,这样打而不死的检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饮用水的质量,却不能从生产格局上整顿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
据了解,饮用水的质量监督主要涉及到4个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水源鉴定;工商部门负责核发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卫生防疫部门审批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技术监管部门协同工商以及卫生部门进行不定期的质量抽查工作。
主管食品卫生监测的北京市卫生防疫站在去年6月分成了卫生监督所和疾病控制中心两个单位,但是这两个单位都称目前还没有专门对饮用水水桶的专门检测,健康产品审批办公室的一位水专家告诉记者,北京目前还没有听说这种情况,但是在水桶的检测方面确实存在漏洞,卫生部门目前还没有主动去做这方面的工作。为什么没有主动做这方面工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一位同志的话道出了监管的困境,全市有几十万家企业,几百万种产品,而每年的常规检查费只有几百万元,饮用水只是技监部门检查的一个品种,政府没有拨出专项的检查费用,质监部门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进行质量跟踪,厂家更不愿出这笔费用。食品安全缺乏监控,由于人少活儿多,监测频率有多高,效果如何很难说清楚。
-监管部门相互分离,执法标准不清
而且我国饮水行业至今没有规范管理的相应标准。据悉,目前常用的文件有四份,分别是建设部颁发的《饮用净水水质标准》、卫生部颁发的《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以及质监局颁布的《产品质量法》。标准不一,指标也有不同,比如对细菌总数的限制方面,三者的标准分别是每升水不高于50个、20个和100个。到底参照哪个执行,谁也说不清楚。
另外各部门的配合也是一个问题。市卫生防疫所陈科长说,每次出事我们到场检查都发现那些生产厂家都是没有卫生许可证的,但是他们都能顺利地通过工商年检,而工商部门来查的时候,又会出现生产手续齐全,无权罚款的现象。出了事,卫生部门、技术监督、工商都可以去查处,但是怎样管理才能使它不出事呢?却没有一个部门有这一职能。在现在的监管体制下,每一个监管者都互相分离,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留下了一大片空白地带。因此,这种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监管模式在业内却常常被说成“人人都抓,谁都不管”。
从甲醛食品到瘦肉精再到桶装水中发生的“黑水”、“黑桶”问题,近年来有毒食品的事件频繁出现,有专家称这是标志中国造假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虽然是商人们利欲熏心的偶然性污染,但在这种偶然事件的“常发性”面前,政府显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的食品卫生检验是要收费的,所以很多食品饮料在出售给消费者之前根本未做过任何检测。一头猪八个部门管,一人一刀为的都是钱,有多少是真正为了保证猪肉的健康、安全的?而在国外检测则是一种公益性的服务——不收费。而某些制假贩假严重的地方被揭露的事实也表明,一些执法者和管理部门的迅速“致富”,正是有毒食品泛滥、制假升级和打假难的真正原因。
王则楚教授说,由于水市场监管不严,我国的水门槛很低,因此实行准入制很有必要。让广大消费者吃上健康放心的食品,不仅是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责任,更是食品生产企业的责任。我们有义务呼吁建立完善的食品检验体系,倡导食品安全,承诺对消费者负责。
-文/祖薇王军
黑水利润有多高
前段时间,有地方专门贴出了加工桶装水快速致富的信息。在这份信息中,详细地记录了一个地下水厂的投资方案:纯净水生产线
经济效益分析
1.设备投资清单:
厂房:30平方米动力电源:三相380伏5千瓦
纯净水生产设备:产水量1吨/小时1套8万元(每小时可灌装50桶、2000瓶纯净水)
桶装灌装线设备:100桶/时聚酯桶冲洗、灌装线优惠价1.9万元
厢式送货车:1辆3.5万元
聚酯桶(5加仑):1000桶3万元
其他费用:3万元
总费用:19.4万元
2.桶装水成本为:
商标0.05元、瓶盖0.35元、水费0.03元、电费0.05元、工资0.30元、运输费0.50元、其他不可预见费0.40元,成本合计:1.68元
3.全部成本日期:
每桶零售价按8元计算,每桶利润6.32元,每天生产500桶,每天利润是3160元。则:194000/3160=62天即可收回全部投资。
记者拿着这份信息向业内人士求证,得到的答案是基本属实。一位水厂老总透露,目前桶装水的从业条件非常低,而生产假冒纯净水所需的生产设备仅需灌水机、封口机等几种简单的工具即可。目前自来水价格是1.5元左右/吨,桶装纯净水的售价大约是8元至15元左右/桶,而1吨水可灌桶装水约60~70桶左右。除去空桶本身的成本及封口、贴自制标签的成本等不算,以5元/桶的批发价计算,生产假冒纯净水用水量1吨时可获利润就达300元至350元左右。但说起这种水的质量,乐百氏一位销售经理曾这样揶揄某成功人士:“一身名牌,但喝的却是四五元一桶的水。把丝袜蒙在自来水龙头上,出来的水也比那种好!”这种水的成本不超过2元钱,到了水站就成了4到5元钱,卖给消费者就成了8到10元,相对于正规的桶装水价格还是偏低,意在以低取胜。
卫生监督部门提醒:喝水要仔细
-为不受利益侵害,消费者选购桶装水时,在考虑价格的基础上应注意:向供水者索取生产厂家的卫生许可证和法定检测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书复印件,检查产品标签上有无品名、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及执行标准,同时要与供水单位制定饮水机定期消毒协议。另外,选购桶装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检查桶装水的标志是否完整详细,包装桶是否密封、色泽一致并厚薄均匀,水体是否有杂物。2.选择口感好,矿物质含量比较合理的矿泉水。3.桶装水开封后,要尽快饮用,夏天不要超过一个月。4.睡觉前要关闭饮水机电源,以免热水槽的贮水反复加热。5.对饮水机的贮水槽要定期清洗、消毒。
-对于大桶装的容器,正品瓶外观比较透明光滑,罐体呈淡蓝色或白色,无杂质、无黑点,用手指敲击罐壁声音清脆,韧性较强,罐身标明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及生产日期。若是劣质瓶,则外观呈淡蓝色或乳白色,色彩暗淡,透明度较差,罐壁有杂质、多黑点,用手指敲击罐壁声音沉闷,跌落性能差,韧性差,在使用过程中易开裂、变形,罐底无厂家标识,用劣质瓶灌装饮用时口感差,有异味。
-买水不能贪便宜。不愿多花钱的消费者可以喝自来水,国家土地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北京市的自来水生产各道工序都很严格,水处理技术在世界上来说也是排在前列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第85号文件,我国将把矿泉水、地热水的开采、加工、生产作为今年的治理整顿重点。目前,市矿协已经对全市矿泉水生产企业的水源、生产、经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调查,预计到今年5月底,地矿管理专业委员会可以将调查结果提交上来,届时,市水利局、卫生防疫站、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行业管理办公室将有的放矢地研究制定具体措施,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