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尾,民工们如潮般返乡,春节刚过,他们又得匆匆忙忙回城,寻找新的就业机会。就像是候鸟一样,一年一度定期迁徙,往来于城市和乡村之间。那么,这几年的民工潮有哪些变化呢?我们应该怎么样来正确面对它?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锡文。
记者:感谢您接受《经济半小时》专访,这几年民工潮在数量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陈锡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在最近这两三年,拥向大中城市的农民就业潮流还在不断的增长,就是说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是在增加的。
记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陈锡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大家都知道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为了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很多剩余劳动力他就要到农业以外去寻找就业的机会,再加上这两年中国国内的农产品市场供求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农产品由过去的供不应求到现在的供过于求,甚至产生了一定的积压,对农民来说简单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不能增加收入了,所以他也需要到农业以外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但从最根本的去看,我觉得任何国家的农业发展都一定会不断地向农业以外释放劳动力,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要想富裕农民,就一定会不断的减少农民,这是个规律性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进城农民数量的增加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和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非常吻合。
记者:国家劳动部是首次发出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各省市也在有组织,有计划的输出劳动力,从这两点上来看,是不是可以说政府这只手在劳动力市场上正在起着准确的作用?
陈锡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这两个做法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但是我觉得准确去把握一个城市需要多少劳动力,在每个领域、每个岗位需要多少劳动力,从这个要求来看,我觉得我们现在政府能做到的这个距离还是非常大的,你比如说我们怎么来测定到底需要增加多少劳动力,这件事情就非常难,正因为这样你发布的需求信息,你就必须认识到政府自身也得认识到,我发布的信息是一个大的趋势,而且是在正常情况下一个大的趋势,当然它不是精确的数字,所以你不要被自己发布的信息回过头来又束缚自己,比如说我认为今年这个城市只能增加5万人,那如果市场有需求增加6万有什么不好呢,不是更好吗,但你政府管理部门绝不能说是我认为只能增加5万人,所以第5万零1个人进城的时候我就不给他就业机会,我就不给他发证,这样做法就是自己束缚自己。
记者:有人把城市里年初年尾出现的这种民工潮称之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经济问题,您的观点呢?
陈锡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应该这么看,民工潮本身也就是说农民要到城里来寻求就业的机会,这是个经济问题,但是之所以形成一年一次的这种震荡,这种波动,它和我们的社会问题和我们的文化因素都有直接的联系,这是一个必然现象。就我们现阶段来说我们不可能跨越发展阶段,短期内就消除二元结构,我们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把几亿农民都使他们很快地变成城里人,但是我们必须为农民找到就业和收入增长的来源,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个符合我们目前发展阶段的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民是否安居乐业直接关系着我们国家的安定和繁荣。而安排好进城民工,让他们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则是有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经济半小时记者/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