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在中国的传播正逐渐从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人们在拔牙、补牙、洗牙时,都有可能一不小心染上艾滋病。针对一些媒体报道的这一消息,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中心潘启超教授认为,虽说感染概率不高,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潘教授说,由于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之一是通过血液传染,所以,像人们经常做的拔牙、补牙、洗牙等,因为直接导致许多出血,如果手术器械消毒不严,就有可能会被传染上艾滋病。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经血液和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和患艾滋病者现已占艾滋病总感染人数的 7%。许多人因此成了无辜的感染受害者。潘教授说,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拔牙、牙齿修补和牙齿矫正等手术,一般在门诊中进行,来人事先并不可能进行血液检查,这里就有隐性感染人群;同时,一套牙科器械要为许多患者服务,如果消毒不严格,这些器械就会传播病菌和病毒,其中包括艾滋病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即使在牙科诊所和医院消毒措施十分严格的欧美国家,每年仍有十多人因牙科手术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尽管我国因牙科手术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目前尚没有相关数据资料,但人们对不洁牙科器械与艾滋病传播的关系,还是应该予以高度重视。据卫生部公布的消息,到今年年底,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60万人。如果控制不力,使得艾滋病继续以每年30%的速度蔓延,那么10年以后我国艾滋病病毒总感染人数将超过1000万。潘启超教授认为,在这样一个庞大的隐性感染人群中,看牙科病的人非常多,感染的概率就会增加,这对牙科手术器械的消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牙科器械消毒现状令人担忧。潘教授指出,尽管在正规的大医院牙科有严格的消毒规范,仍有相当部分医院口腔科和私人牙科诊所的医疗设施简陋,手术器械重复使用问题突出,消毒操作不正确、不严格的现象时有发生。最令人担忧的是,那些走街串户的江湖“牙医”,根本就没有消毒概念。他们用酒精、碘酒或苯扎溴铵简单擦拭一下器械,就完成了消毒全过程,根本达不到杀死病菌的目的。那么,在牙科范围内如何预防艾滋病呢?专家指出,高水平消毒可灭活艾滋病病毒。据介绍,在体外及一般环境下,艾滋病病毒的存活能力较弱,高温、干燥环境和一般的化学消毒剂等,都能将其灭活。
但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病毒往往存在于血液、汗液和精液当中,当这些液体被包裹、保护起来后,该病毒的存活能力很强,需要用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甲醛和浓度大于0.2%的戊二醛溶液等)和其它高效灭菌方法,才能将其灭活。潘教授说,我国的《医院消毒管理规范》,对艾滋病病毒的消毒处理有严格的要求。正规医院的手术室对手术器械都采取无菌处理,所以,极少发生通过正规医院的医疗器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事件。潘启超强调指出,预防艾滋病,当前急需要规范牙科的行医行为,牙科医院、诊所要加强消毒管理,坚决取缔江湖“牙医”。同时,牙科手术中普遍存在的缺乏消毒观念的现状,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医务人员以及普通人群中普及消毒观念,预防艾滋病已刻不容缓!本报记者贺天宝
清醒看世界 评2001年十大新闻赢掌上电脑MP3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