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玄武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为卡上的钱不翼而飞,储户将银行告上法庭的官司。
今年3月8日,南京的张小姐在工行鼓楼储蓄所办理了牡丹灵通卡,并设了密码。今年7月5日下午,张在自动柜员机上两次共取了3000元,上面还余5000余元。第二天上午张小姐又去取钱时,发现自己卡上的钱少了2000元,经银行查明,是7月5日下午7时,张小姐的账户在厦门自动柜员机上被两次支取1000元。张小姐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自己明明在南京,卡也
在身上,怎么会有人从厦门的柜员机上把钱取走呢?遂将银行告上法庭,但法院认为,张小姐无法证明自己密码未曾泄露,一审判决其败诉。
就在此案宣判时,发生在长春的两起银行卡上钱“失踪”之事在媒体上报道。10月14日,长春市民霍向民在牡丹灵通卡上存了11万元现金,但当他次日取款时,却发现卡内存款余额仅剩1000元。10月26日,长春市民徐颖将35万元现金存入了配有一张存折的银行卡上,但次日取款时,发现卡内竟然空空如也。
为什么卡上的钱会“不翼而飞”?记者就这个问题请教南京市公安局的李警官,他分析了一种可能性,提醒广大银行卡用户注意。他告诉记者,以前南京曾破获过有人买来磁卡读写器和空卡,到银行趁人取款时,远远地偷看取款密码,再捡储户取款后扔到地上的回条,抄下上面的卡号,制作出银行卡取款。前不久,浙江警方破获了一起借记卡“克隆”案,该犯罪团伙头目陈福龙通过钻研“克隆”出银行卡。他们先到银行存钱,办出一些卡,这些人到这些银行网点趁客户存取款时,偷看客户的卡号和密码,陈将事先准备好的银行卡经过一系列手术,就“克隆”出与客户所持一模一样的伪造卡,之后他们立即用“克隆”的卡到银行自动提款机或商场购物。本报记者 刘大颖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