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 酱油的国家标准已从今年9月1日开始实行,但消费者在选购酱油时,往往还缺乏足够的常识和科学的鉴别方法。有关专家指出,消费者在选购酱油时存在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颜色越深越好]
因为酱油颜色是由酱油中的氨基酸和糖类相互作用生成的一种化合物———“焦糖”来决定的,酱油颜色越深,意味着营养物质氨基酸及糖类的消耗越多,颜色深到一定程度,酱油中的营养成分也就所剩无几了。
误区之二[味道越鲜越好]
一般来说,豆粕、小麦在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给酱油带来了鲜味。很多消费者认为酱油越鲜越好,于是一些生产厂家为迎合大众的口味,在酱油配兑时添加水解蛋白质、谷氨酸、核苷酸等,虽然可以增鲜,但对人体健康不利。
误区之三[价格越高越好]
很多消费者购物时喜欢根据价格高低判定其质量优劣,其实并不尽然。专家认为,优质酱油澄清、无沉淀、无浮膜,色泽呈红褐色,比较粘稠,挂杯持久,细闻有酱香味和酯香味。现在市场上酱油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之分,国家也有明确规定,在酱油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明质量等级和氨基酸含量。有的消费者在选购酱油时往往忽略这一点,而去追求包装精美、价格偏高的酱油。
误区之四[酱汁也是酱油]
在餐馆就餐时,经常看到桌上的瓶瓶罐罐上写有“调味汁”、“酱汁”之类的字样,很多人以为它们就是酱油的代名词。其实,调味汁、酱汁与酱油是两码事。国家在酱油的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其氨基酸态氮每百毫升不得低于0·4克,而调味汁、酱汁其内在质量不执行酱油标准,基本不含氨基酸态氮。
误区之五[炒菜凉拌都行]
国家标准明确规定,酱油的用途有烹调和佐餐之分,且必须在标识中标明类型。因为二者在发酵中工艺不同,卫生指标也不同,所以不能互相替代。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