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8月8日电 今年7月底、8月初,广州市场突然发现了大量含致癌物质--黄曲霉素的劣质大米,一时间举城皆惊。
其实“毒米”事件在广州出现已非首次,去年年底,从河南市场流入广东的渗有“矿物油”的“毒米”,以及今年年初发生的“绿米”事件,已震惊全国。但这次“毒米”数量之多,对人危害之大却是前所未有的。与以前广东查处的掺有矿物油的米相比,这次查处“毒米”353.6万吨,而且是强致癌的黄曲霉素严重超标,是食品打假中的一种新动向。
广州发生“毒米”事件后,在广东的顺德、惠州、韶关等城市也发现了不少含黄曲霉素的米。
“毒米”震惊羊城
今年7月底,广东卫生部门突然接到消费者举报,在广州天平架的真实惠货仓商场正在出售一种劣质的东北珍珠大米,这种米外壳看起来浑圆透亮,但抓起来闻一下却有股异味。有人吃后出现头晕、呕吐现象。
卫生部门在接到举报后立即开始了对该种劣质米的检查,经对真实惠商场销售的大米取样检测,表明销售的大米含有大量有致癌黄曲毒素。随后广东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又顺藤摸瓜找到了“真实惠”进货的“森计粮油店”。
“森计粮油店”是一家规模很小的以经营粮食批发为主的商店,当时卫生监督部门执法人员都难以相信,像“真实惠”这样的大型货仓式商场竟然是从这里大量进货的。在获知这家粮油店只是“永康米业加工厂”的代销点后,执政法人员便直捣制造“毒米”的老巢。
7月30日广东省卫生厅立即联合组织广州市和白云区卫生、公安粮食等有关部门对白云区江夏生活区的“永康精米厂”、“港兴精米厂”、“泰京精米厂”等3家劣质米加工窝点进行了突击检查,当场查封了劣质大米300多吨。并依法取缔了非法加工场所。据调查,“永康精米厂”场内的“原料米”来自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均为收回的过期储备粮,然后经复碾包装后批发到粮油市场,他们经过加工后以假冒30多种品牌大米批发到各粮油市场,然后再批发给各大商场出售。在送检的12个样品中,经检验6个样品黄曲霉毒素严重超标,7个样品矿物油严重超标。
来自泰京米业加工厂的“早春米”、“富吉米”及原料米以及港兴米业的“金禾二季晚粘”米的黄曲毒素均严重超标,这些大米若长期食用会致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毒米”事件发生后,国家卫生部非常重视,马上在“毒米”的源头进行了拉网式的检查,不久就在广西、湖南等地查出了大量劣质米。
“毒米”流入市场绝非偶然
记者所住的东兴小区旁边就有一家大型的粮油批发市场--广州东兴粮油批发市场,每天这里装满大卡车的粮食不断地运进运出,各种大米、玉米、面粉的袋子堆积如山,各色人等也穿梭其间,买卖非常兴隆。
记者问一家档口的老板,这些粮食是哪里运来的,他说有的是直接从外省运来的,有的是从广州及珠三角的粮食加工厂来的。他告诉记者他们进货分不同的等级、质量,如果价格便宜,当然只能买次等品。
当记者问他,这么多的粮食是否经过有关部门的检测时,粮食质量怎么才能保证?他说,粮食的质量凭自己把关,没有任何部门来管,以前卫生部门偶尔会来人要求送检一点货样,其它部门就没有人来了。去年年底发生了“毒米”事件后,各大管理部门纷纷查上门来,他们非常紧张,但是一阵风后,又没事了。他估计,这次发生“毒米”事件也就会像以前一样。就像有人往水里扔了个石头,起了阵阵波澜后,不久就会风平浪静。
据记者了解,像东兴粮油批发市场这样大型的市场在广州约50家,这些市场把大量的粮油批发到广州和珠江三角州地区。另外除了这些批发市场外,早在1992年,广州市经营粮食有商贩已达1600多家,如今却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但每年广州粮店有增无减,甚至连卖杂货的小士多店也卖粮食。
据不少人反映,这种有害的劣质米还十分有市场,因为这种米的包装十分精美,并自封为“优质米”、“精米”、“米皇”等称号。广州五羊新城一家被发现销售致癌大米的大米批发零售档老板就说:“附近的快餐店、大排档、酒楼和居民吃的都是这种大米,因为它便宜啊,你想吃好米,多花点钱。”有关部门的调查,附近不仅是酒楼、大排档消费这种米,就连附近的单位食堂居然也是这种米的消费大户。因为这种米一般售价为40元,而同样份量,牌子比较好的如“金福米”要卖到50多元。因此这种米确实是非常有市场。
广州卫生部门在调查时发现,在五羊新城一家饭店,见到了许多袋米袋子上有牌子,生产批号和“免洗免淘”的字样,可就是不见生产厂家和厂址,伙计说这些米都是从附近的农贸市场买来的。很多饭店都说,他们进货没有一定的渠道,一般都是随着货源季节的变化,哪种米便宜就进哪种。
有人说,“毒米”流入市场并非偶然,因为便宜的价格让不少商家有较大的利润空间。
“毒米”为何屡禁不绝?
大米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就把大米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由政府部门严格控制,为何这两年“毒米”事件屡屡发生?
据了解,除了广东“毒米”事件外,山东也曾发生“绿米”事件,河南也发生过“毒米”事件。专家认为,是粮食流通市场中的问题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向人们敲起警钟。
广州市粮食集团办公室主任范明说,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除了国有粮食部门改成了独立的粮食经营体外,出现了千家万户的粮食经销商。作为特殊商品的粮食被当成一般商品经营,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粮食所需求的特别经营规则被废除,但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规则却没有建立,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都可能影响整个社会。他说,去年我还是粮食市场的执法人员,有权利检查有问题的粮食,现在我们的身份就是经营者,跟其他经营者没有区别。
据了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来粮食主管部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目前省市两级粮食局先后在编制上纳入了计委,原来那些仓库、运输设备、粮店等资产组成了省、市粮食集团,粮食局管理职能大大减弱。同时这些年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较多,每项政策都引起了粮食系统的大变动,每个人都忙着适应新形势,对粮食市场根本就是无能为力。
广州市粮食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麦桂苏说,过去粮食系统统购统销的旧体制,虽然不适应市场经济了,但对于粮食质量的把关,却有着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完整体系,粮食的收购、入仓,都有明确的标准,由专门机构进行检测。但改革后,原来的经营主体由粮食系统一家,变为千家万户共同经营市场,各个经营单位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杜绝违法者。
麦桂苏认为,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粮食购销体系改革一直是集中的焦点,而对目前开放后的市场,却没有相应的完备政策出台。早在十年前,北京就有学者呼吁对粮食立法,但至今未见出台,粮食这一重要物资的管理,一直无法可依。
确实,在粮食流通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肯定会在监管的空白地带出现无序现象,毒米就是粮食购销放开之后的产物。
今年年初,广东发生“毒米”事件后,记者曾随有关部门,到广州火车站检查过内地运往广东的大米,经过抽样检查,居然有大量的大米不合格。后来记者又随着技术监督部门突击检查了广州一些米业加工厂,这些加工厂条件之恶劣也让人感到非常吃惊。记者惊讶我们平时吃得最多的食品竟然出自于如此恶劣的环境下。
人民健康谁来保障?
广东卫生厅卫生监督所陈卫东科长对记者说,自从我国的粮油体制放开之后,各种有损于群众健康的事情不断出现。开始是食油市场出问题,1997年,深圳发现大量流入市场的工业用棕榈油事件,1999年广东肇庆又发现食物油中毒事件,在此之后政府加强了对食油市场的监管,食油市场的问题才得以根本解决。但是这两年粮食市场又不断出事,这就给政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广州市人大代表王则楚教授说,粮食是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利益的大事,市场专营到放开已有好几年了,经营者肯定是唯利是图的,但政府的管理却长期不到位,这么大的一个粮食市场却出现一个巨大的管理空白,是很发人深思的。
他认为“毒米”事件反映了粮食市场的混乱,本来市场放开之后,政府的工商、技监、卫生部门要赶快跟上,经常的抽检,依法维护市场,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但广东省技术监督局政策法规处赵德成处长认为,广东省有几十万家企业,几百万种产品,而每年的常规的检查费只有300多万,粮食只是技监部门检查的一个品种,政府没有拨出专项的检查费用,因此对粮食的检查每年也不会太多,无法保证劣质米事件不发生。
广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陈东科长说,每次出事,我们到场检查都发现那些生产厂家都是没有卫生许可证的,但是他们能顺利地通过工商年检。现在广东大大小小的米厂就上千家,但有一定规模的也仅有几十家。很多乡下农民到城里来,在郊区找个偏僻的地方就可以开个米厂,这说明我们政府管理的漏洞太多了。
确实,目前粮食流动领域究竟属于谁来主管,还是一笔糊涂账。出了事卫生部门、技术监督、工商都可以去查处,但是怎样管理才能使它不出事呢?却没有一个部门能有这一职能。其实由于粮食的特殊“身份”,它的哪一环都重要,哪一环节出问题都是大事。而现在的监管体制下,每一个监管者都互相分离,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留下了一大片空白地带,极容易出乱子。
王则楚教授说,政府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还必须严格市场的准入机制。据了解,在香港,有600多万人口吃饭,但真正有资格从事批发的,只有30余家信誉好、有实力的企业,并且还每年作年审。现在我国的粮食流通中,进入的门槛较低,而且经营的范围也较乱。因此控制经营者素质,将有利于控制市场。他认为管理还必须抓住龙头,小商贩的粮食来源于批发,批发商可以控制货品的流向,因此要严格审查粮食的批发企业。
据悉,今年起广东、浙江等南方五省的粮食收购也将对社会放开,预计将有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参与市场,放开的口子越大,以后出事的情况就会越多,如果政府不加强管理,谁来保证复杂的流通系统不出差错,谁来保障人民的健康?
“毒米”事件教训深刻
“毒米”事件已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广东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我国粮食监管的法律法规亟待建立,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十分迫切。
广州人大代表王则楚教授说,当前许多地方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重视不够,不少人认为市场经济就应该让市场去调节,市场秩序问题可通过市场竞争解决,政府最好少管理,市场一管就会死的,因此对繁荣的市场疏于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不法商人为了利润就会铤而走险。
记得去年12月毒米事件爆发后,那位造假的河南米贩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采访时说,这次只是倒霉撞到了枪口上而已,口气轻描淡写。因此如果要是没有法律法规对这些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只要风头一过,他们就会卷土重来。
国家教育部食品检测中心古国平教授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信誉是宝贵的资源,我们即将加入世贸,如果不加强对粮食的安全监督,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出口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据悉,如果中国产品想进入欧盟市场,就必须作20多项药物检测,今后可能还将更加严格,这类有毒产品继续存在,不仅会破坏中国农产品形象,更会人为地提高农产品的出口门槛。谁为中国农产品的信誉负责呢?(记者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