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可应用四大诀窍判断假药劣药

2001年07月17日 11:15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蒋心和/文

  大病进医院,小病上药房。近年来,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市民不愿为看小病花上半天或一天时间,而宁可自掏腰包购买药品。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本市居民上药房购药金额达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9%,创历年之最。以申城最大药品连锁企业华氏大药房为例,今年1~6月药品零售额同比上升了32%。

  自掏腰包买药是一回事,会不会买药又是一回事。近年来,制售假劣药品的案件屡屡曝光,药品不良反应比率有所上升,买错药、吃错药的事也有发生。怎样正确买药,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掌握买药诀窍

  小病上药房,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从去年1月1日起,我国对药品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OTC)。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业内人士指出,即使是购买非处方药,也必须掌握六方面的诀窍。

  一看。看药店门口是否悬挂全国统一的绿十字灯箱,店堂内是否悬挂《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实际经营内容与证照的经营范围是否符合。

  二找。可找店堂内悬挂值班的执业药师或药师证书的营业员咨询买药,请他们帮助排忧解难。

  三讲。讲清楚您要买什么药,有哪些症状,有无其他疾病或特殊生理情况,如怀孕、例假等,以前曾对什么药物过敏等。这是对症买药、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

  四对。仔细核对营业员介绍给你的药品说明书,看是否适应你的病症。还应核对药品包装上是否印有药品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药品成分、规格、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文字。

  五问。问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和有关注意事项。

  六立。建立买药记录卡,以便总结用药效果,为今后买药提供参考。

  识别假药劣药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在我国生产的任何药品都必须经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并发给批准文号,方可生产,并必须在药品包装和说明书上注明。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药品包装上还印有各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治疗性药品的批准文号,其格式是“省(简称)+卫药准字+(年号)第××××号”。随着新修订的国家《药品管理法》的实施,此类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将不再使用,并明确2004年1月1日起取消保健药品的批准文号格式。

  普通消费者可从四方面对假药劣药进行判断。

  一看包装、标签、说明书的材质是否规整、挺刮,有无粗糙的手工封包装痕迹。

  二看药品包装印刷质量。由于假劣药品的包装印刷通常在地下工厂加工,制版印刷技术水平较差,有些防伪标签、凹凸版不清晰或套色不准。

  三看有关数字。是否有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及是否规范、是否过期等。

  四看药品品质。对片、丸、胶囊等药品制剂,要看其有无变色、斑点、脱皮、碎片、裂片、粘连等情况;对内服糖浆、药水等水制剂,要看其有无霉花、絮状物、浑浊、沉淀(混悬剂除外)情况;对粉针剂,要看其有无结块、潮解、变色;油剂注射安瓿,冬季易凝固,可放在手中,看其慢慢融化后药液是否仍然清晰;对软膏剂,要看其有无水化、变稀、变色、异味等情况。

  小心不良反应

  在美国,曾发生病人吃了胃动力药西沙必利而死亡的事例。去年年末发生的含PPA药物被禁止生产销售,也是因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作出的决定。这些都是药品不良反应的典型事例。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确用法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有害的反应,不能视同医疗事故和药品质量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国住院病人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比率约10%~20%,其中5%的患者因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而死亡。1994年,全世界药品不良反应致死居社会人口死因的第四位,即在心脏病、癌症和中风之后。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就已开始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研究。1988年,国家卫生部组织京沪两地10家医院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试点,其中上海有7家医院。1998年12月,申城组建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有关部门透露,为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本市将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扩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途径;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队伍建设,扩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队伍;设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建立报告网络,实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责任制。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市卫生局日前决定,联合成立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位于本市愚园路532弄50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情报研究所内的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将接受老百姓对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的报告。

  业内人士指出,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使用医疗器械安全有效,本市还必须进一步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让社会充分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与医疗事故、药品质量问题的区别,掌握正确的购药知识,用准药、用好药。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防部:日方若击落我无人机属战争行为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曝陆川秦岚分手 男方要结婚女方不愿安定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沈建青:三主因共振刺激A股上涨
  • 水皮:三中全会是否能让A股回升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