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欣
去年11月,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暂停使用和销售含有PPA的药品制剂,原因是含PPA的药品制剂容易在使用中出现过敏、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性肾衰、失眠等严重不良反应。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监局要求,停止含PPA的药品制剂的生产与销售。上月中旬,国家药监局提醒患者立即停用降血脂药“拜斯亭”,因国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当时发
现全世界34例因服用拜斯亭不当而致死的病例。在告别了缺医少药的年代之后,安全用药成为患者关注的焦点。药品不良反应究竟会给患者带来怎样的影响?人们又该如何确保安全用药?
对此,辽宁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人李占生解释说,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者意外的有害反应,而保证安全用药的关键则是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他说,一种新药上市前所做的临床实验一般只要求1000例,特殊情况下可增加到3000例,而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一般仅为万分之几,所以这个阶段还难以发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此,药品上市后必须继续对其不良反应做监测,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就会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
198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组建,随后,北京、湖北、湖南、浙江、天津、辽宁、河北、福建、甘肃、上海等省市也先后成立了本省市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辽宁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负责人表示,我国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尚存有一定差距,一方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起步晚、底子薄,因此加快建立起我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迫在眉睫;另一方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差距大,原因是报告制度上以及认识上的差距,例如医生的顾虑,害怕报告了药物不良反应,缺乏药物知识的病人会把责任归咎到医生身上,所以该报的不报,掌握不了第一手资料。
目前,我省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尚处于早期阶段,表现在制度、机构、队伍方面都不够健全。如一个省级中心起码要有5-6个人,有学医的、有学药的,但眼下的情况却是既没有专项工作经费,也没有专门人员编制,设备也比较缺乏,所以患者有了不良反应不能及时发现、识别和鉴别。
而许多患者在购药时多半是看广告而非疗效,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也普遍较低。王女士说自己有个头痛脑热的小毛病懒得去医院,通常是到街头的药店买些从广告里听说的药,只要病症消除得快就认为疗效好。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主任李芳久告诫患者,药物的有效率最好的也不会超过80%,不可能是100%。另外,药品的专一性越高越好,宣传能治百病的药往往不可信。要让老百姓知道吃药都会有副作用,对药物的接触个体差异也很大,要注意禁忌症,吃药一定要对症等。
李主任说,群众对药物知识了解了,医生的顾虑也可打消,更有利于不良反应报告信息的畅通,反过来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