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伊朗危局冲击亚洲石油消费国 三大买家急寻替代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18日 15:17  人民网微博
伊朗危局冲击亚洲石油消费国三大买家急寻替代

  2011年最后一天,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旨在加强对伊制裁的新法案,起起伏伏的伊朗问题随之跨年升级。关于制裁伊朗,喊得最凶的是欧美国家,但真正受影响是亚洲国家。伊朗石油出口的5大目的国中,有4个是亚洲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波斯湾的紧张局势让依赖伊朗原油的亚洲客户们明显感受到压力,在可能出现的失控局面来临前,在美国的施压之下,这些国家纷纷作出应对。

  韩日率先闻风而动

  近年来,由于制裁和对立导致贸易往来锐减,西方国家对伊朗的石油早已谈不上依赖,除了南欧几个国家有少量进口,伊朗石油大部分流向了亚洲。

  美国在亚洲的两个传统盟友——韩国和日本日前已率先表达了亲美疏伊的立场。

  2011年12月16日,韩国政府公开表示,韩国支持扩大针对伊朗的制裁,并警告韩企不要继续进口伊朗石油产品。今年1月5日,韩国财政部、能源部等发布联合声明,称韩国将通过外交努力,削减进口自伊朗的原油,并寻找替代原油供应。韩国财政部副部长申霁润12日再次强调,针对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将影响韩国经济,韩国需要更加多样化的原油供应。

  韩国政府稍早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伊朗是韩国第五大原油供应国,2011年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占到韩国进口总量的9.4%。

  石油储备较为充足的日本紧步韩国后尘。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12日在会见来访的美国财长盖特纳时承诺,日本将应美国方面要求,减少从伊朗的石油进口。安住淳表示,过去5年,日本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已减少40%,但仍占日本原油进口总量的10%左右,日本政府今后将要求该国石油企业不再延续到期的伊朗石油进口合同,以逐步减少伊朗石油的进口量。

  除伊朗之外,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都是日本的重要石油供应国,这三国出口日本的石油分别占其进口总量的30%、25%和10%。日核危机爆发后,包括石油在内的传统化石能源,已成为日本短期内填补供应缺口的首选。

  此前一周,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出访中东四国,明确向沙特和阿联酋提出日本希望从这两个国家进口更多石油,以填补可能失去的伊朗供应,这一请求得到了两国的正面回应。据日本外交部发言人佐藤胜透露,日本方面很快将派出一个专家组前往沙特和阿联酋,探讨增加对日出口的细节问题。

  在日美财长会谈中,安住淳还向美国同行提出,作为日本减少伊朗石油进口量的回报,希望美国不要制裁参与伊朗石油贸易相关结算业务的日本金融机构。

  印度被迫跟风

  据路透社援引两名印度外交部匿名官员的话说,1月10日,印度政府已通告印度各大石油公司,由于政府不打算从美方寻求豁免权,与伊朗有原油贸易的印度企业恐将受到制裁牵连,因此政府方面建议炼油商减少从伊朗进口的石油份额,并寻找新的原油供应。

  美国制裁伊朗的法案有一个缓冲规定,即如果某国大幅削减与伊朗的贸易往来,则该国企业可以取得豁免权,免受制裁牵连,但这个所谓的豁免权有效期只有120天,有消息说这是印度无意寻求豁免权的主要原因。据悉,印度将于本月16日至21日派遣一支代表团出访德黑兰,就如何继续维持两国石油贸易展开深入磋商。

  客观地说,制裁伊朗并不符合亚洲石油消费国的利益,特别是石油资源极其匮乏的印度。印度目前是伊朗原油的第二大客户,仅次于中国,日均进口伊朗原油40万桶,约占其进口总量的12%,年进口额达120亿美元。在此之前,现行的制裁措施已经给两国的石油贸易制造了支付难题,最终印度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一家土耳其银行,印伊两国的石油贸易因此得以维持,若进一步的制裁得到落实,这条唯一的支付渠道将被切断,印度将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购买伊朗原油。

  政府方面表态后,印度企业方面的反应非常迅速。10日当天,印度国油炼油公司——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宣布,今后该公司从沙特进口的原油将增加一倍,印度石油公司和巴拉特石油公司等其他印度国有石油公司也正扩大从沙特的进口,而信实集团从2010年起已开始疏远伊朗,转而扩大拉美进口份额,之前由于石油支付出现困难,该公司还放弃了与伊朗的一项年度进口协议。

  海湾未来难以预测

  美国和伊朗的针尖对麦芒引得全球舆论浮想联翩,是否会出现第二个“美伊战争”成为各方关注焦点。1月8日,美国防部长帕内塔明确提出美方“采取行动”的“红线”是伊朗开发核武器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则在同一天回应称,一旦西方国家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伊朗就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并非难事,伊朗只需在其最窄的水域放置若干水雷,就能够成功封锁这条世界级石油运输要道,但其后果是伊朗难以承受的。石油出口占伊朗经济收入的60%,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朗的石油也将无法出口,同时来自海外的食品、燃料等重要物资也将无法运抵伊朗,伊朗不仅无法从自己制造的混乱中获益,更有可能在国内引发众怒。对伊朗而言,这恐怕是比战争更糟糕的结果。

  而美国方面制裁伊朗的热情持续高涨,其努力拉拢的“制裁联盟”也已初具规模。本周主管恐怖分子融资和金融犯罪的美财政部副助理部长格拉泽还将访问已经松口的日韩,就制裁伊朗深入交换意见;欧盟方面则已“原则性同意”进一步制裁伊朗,但事实上欧盟内部在这个问题上仍有不小争议,欧盟究竟能否就制裁伊朗达成一致,还得看23日的欧盟成员国外长会议。制裁就像一条导火索,它能释放多大的能量,还要看伊朗的反应。(来源:中国能源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