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东盟自贸区1月1日正式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30日 11:33  中国网

  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定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这一自由贸易区将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年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的年贸易总额。

  这一自贸区的启动必将为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合作增添新的动力,也将有力地推进世界经济发展。

  7000种产品零关税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双方约有7000种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也就是说,双方90%的贸易产品将实现零关税。

  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与东盟将实质性地彼此开放市场。在投资领域,自贸区的全面建成将使双方相互投资更加自由、便利、透明和公平。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强调,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使双方人民得益”。他说,中国13亿人平时吃的用的许多产品(比如一些来自东盟的新鲜水果)的价格会下降;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优势产品(比如一些轻纺、电子产品),也将以零关税出口至东盟国家。

  新加坡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主席陈企业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将促进亚洲国家间的贸易增长,降低对出口欧美的依赖度,这有助于亚洲经济的稳定。

  一个共同营造的自贸区

  中国和东盟走过了近10年的共建自贸区之路。2000年,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于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构想。专家们认为,自贸区得以建立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中国与东盟是近邻,双方都有合作共赢的愿望。自中国提出建立自贸区建议后,东盟方面积极配合,双方很顺利地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达成了建立自贸区的协议。

  其次,中国和东盟经济互补性强,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东盟国家要向中国出口石化、橡胶、棕榈油等产品,同时从中国进口物美价廉的机械、电子等产品。

  第三,双方在历史上有着成功的合作,正是这些合作奠定了自贸区的基础。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则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中国-东盟自贸区这艘巨轮即将扬帆启航。陈企业说,10年后中国-东盟贸易量至少应翻一番。同时,这艘巨轮也将接受风浪的考验。

  中国东盟问题专家张蕴岭指出,全面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还面临几个问题:一是还要逐步加大开放力度,特别在服务和投资领域;二是要减少非关税壁垒。

  执笔记者包尔文、陈俊侠、王丹蒂  参与记者李晓渝、高川、张永兴(据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