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美的:中国制造转型之路

2012年11月12日 12:14  新浪财经 微博

  文/新浪财经欧洲站站长 郝倩[微博]

  每四台中国出口的空调中就有一台“美的造”。可美的出口业务中九成都是贴牌。眼下中国成本优势尽失,订单从中国流到孟加拉,留给中国民企的转型时间却少得可怜。美的集团总裁黄健说“中国企业重成本缺创新。”有专家乐观预计:中国出个国际品牌,十年足矣。

印度美的开利合资公司的生产车间(图片来自:美的官网)印度美的开利合资公司的生产车间(图片来自:美的官网)

  十多年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名誉教授让-皮埃尔-雷曼(Jean-Pierre Lehman)买了台日本品牌奥林巴斯的数码照相机,机身上赫然标着“中国制造”。

  十年过去,老相机丢了,在东欧出差时随便在数码城又买了一个新的奥林巴斯,机身上标书“印度尼西亚造”。当然,这只是一个小例子。走进英国一间时装店,几年前随便拿起一件衣服都是“Made in China”,现在“Made in India”亦不少见。

  这就是雷曼对“中国制造”的理解:“中国的成本优势显然已经没那么明显,企业进入了平台期,必须要提供增值服务,产品跨上一个台阶,才有新的发展,否则连现在的位置也保不住,一定是一路下滑。”

  就规模而言,美的集团是中国第五大民营企业。40%的业务来自海外市场,其中,每四台从中国出口的空调中,就有1台产自美的;每三台微波炉中有1台产自美的;每10部洗碗机中,有8部产自美的。在国内,美的绝对算是个民族品牌,但是在海外呢?

  在这些看似惊人的数字背后,美的集团出口业务中的九成主要还是以贴牌的形式生产。这其中,又有30%的业务都在欧美。美的集团总裁黄健毫不讳言他现在正面临两难困境:如果投资欧美,美的现有的欧美客户会有流失;可若不进行海外扩张,提升品牌优势,企业的发展都成了问题。

  一个国家生产水准的提升和品牌铸造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曾通过侮辱性的商标法条款,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产品都须注明“Made in Germany”,以此将劣质德国货与优质英国货加以区分。当时的德国货以廉价、仿造著称。但是仅数十年后,“德国制造”华丽转身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如是说来,中国制造大约需要多久可以有自己的品牌,同时成为品质象征?几十年,一百年?”新浪财经问。

  “你为什么这么悲观?”雷曼说,“依我的预期,10年之后,中国制造的质量就会出现明显改观,而中国届时就可以创出真正意义的国际性品牌。”

  如果说德国的先例太久远,那么日本和韩国走的道路其实是有些类似的,日本造从声名拙劣、饱受欧美取笑,到现在炼出了这么多国际品牌,甚至在有些 行业成了带头兵。在雷曼看来,日本和韩国的企业早就已经跨上了自主创新的平台,但是他们现在也处在一个平台期,如果要跨到第三个阶段,则是一个新开始,如果跨不上,企业和品牌声誉会不断下跌。

  不知道是雷曼太乐观还是我太悲观。起码按照美的集团总裁黄健的亲身经历来看,中国企业从代加工企业转型到做全球性品牌,任重道远,道路曲折。

  “现在我们企业明显挑战比机遇多,正在慢慢丧失低成本的优势,这一点在2009年之后体现的尤为明显,中国的市场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之前的生意模式日渐不可持续,中国企业海外竞争力自然也被削弱。

  美的当然不是个案,在近两三年两位数计的中国工厂迁往了印度尼西亚、孟加拉或是越南之后,中国企业没了成本优势,丢了单子。可现实的情况是要么拼成本,要么拼创新,可中国企业恰好就卡在这么个青黄不接的时代。

  2005年开始,美的开始从“输出商品”的模式转向“输出资本”,重点就是向发展中国家扩张,五大目的地分别为巴西、印度、越南、埃及和白俄罗斯。投资总额达到10亿美元。

  选这五个地方是有讲究的。既可以寻找新的市场,又能探索成本洼地,还可以继续资源整合;既要提升创新能力,可又不能过多动用金融杠杆。

  黄健承认,即使是在新兴市场的扩张,也没那么轻松和一帆风顺。

  “中国企业的优势是成本,发达国家的优势是创新。而创新恰恰是中国企业眼下最欠缺的,这个课短期内也补不上。”黄健在伦敦“中欧-成为”欧洲论 坛上对新浪财经表示。而和美的集团拥有15万名员工相比,这两年突飞猛进的韩国三星全球拥有15万名技术人员,研发的投入令人咋舌,也为三星的全球知名度 和销售都带来了根本性的拉动。

  或许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短期的阵痛,起码不会是长期的。

  按照伦敦商学院院长安德鲁-李柯曼教授在“中欧-成为”欧洲论坛上对新浪财经的表述:“劳工成本的提升对中国来说未必是坏事,这个趋势无法避免。劳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双提升意味着‘中国造’必须加快产业转型,低技术含量的加工业将更多向其他东南亚国家转移,留下的将是高附加值的制造产业。”

  “中国企业现阶段在从‘中国造’向‘中国买’转变,买技术,买资源,”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赖斯(Gerard Lyons)表示:“虽然企业收购了诸多资源、新技术和品牌,但企业创新远远不够,高科技仍大都被西方而不是东方掌控。”

  但是再看乐观的一面:既然中国资本已经开始向买技术起航,距离创技术和创品牌,还有多远呢?

  本文来自于新浪财经原创专栏集《全球新闻眼》如需转载请务必标明文章来源和栏目链接,欢迎媒体洽谈落地合作。意见建议请@全球新闻眼2012 (微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重庆女警自述被黑打:戴脚镣坐老虎凳
  • 体育兰帕德2球切尔西2-1 CBA麦蒂29+9青岛胜
  • 娱乐平安直通春晚 金池淘汰惹争议 视频
  • 财经年终盘点:郭树清履新1年70新政难救A股
  • 科技新浪科技2012年终策划:见证
  • 博客新周刊:2012年最让人痛心的十件事
  • 读书揭秘:被日军掠夺的中国十大国宝(图)
  • 教育北上广等14省市公布“异地高考”方案
  • 育儿怀孕给女人带来的10种惊人好处
  • 李玲:共同富裕将成为新改革开放的旗帜
  • 张茉楠:未来全球金融三大趋势
  • 张卫星:A股只是救命与逃命行情
  • 曹凤岐:中国股市的三大困惑
  • 杨再平:2012年中国银行业十件大事
  • 罗天昊:俄印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对手
  • 孙立坚:2013年宏观政策会有哪些新变化
  • 陶冬:2013年全球市场展望
  • 陈思进:朋友卖掉纽约房子只够在上海租房
  • Kingsley:城镇化背后的金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