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媒:紧缩政策将欧洲拖入二次衰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14日 07:51  新华网

  【德国《南德意志报》网站5月10日报道】题:“过度节约”? 副题: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谈欧洲的危机政策和新的世界秩序节约方针肯定要失败

  《南德意志报》问:施蒂格利茨教授,您的预测听起来很悲观。倒霉的全球危机是否还在后头?

  约瑟夫·施蒂格利茨答:对世界经济来说,无论如何存在一系列危险。使我感到最担心的是欧洲。欧洲多数国家政府在采取节约措施。这会加剧经济衰退。欧洲面临短期内的第二次经济衰退。在今后几年里,情况真的将变得很严重。但从长远看,欧洲大陆有远大前途。

  问:您是欧洲危机管理的严厉批评者。欧洲国家的领导人真的有那么笨吗?

  答:政治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要求南欧采取节约措施和进行改革。但在隧道的尽头仍然看不到所允诺的亮光。因此在危机国家中愤怒和不满情绪将进一步加剧,尤其由于经济衰退。因为经济衰退使税收收入少于预期,社会福利开支增加。

  问:所以布鲁塞尔要求采取更严厉的节约措施。这是个错误吗?

  答:这种方针肯定要失败。世界上不存在仅通过缩减工资、养老金和社会福利费用使一个生病国家痊愈的例子。通过进一步采取节约措施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几乎等于零。像希腊和葡萄牙这样一些国家需要经济重新增长的可信前景。

  缺少扭转局面的工具

  问:如今许多人在想,欧洲用增加负债来消除危机,这在犯与爱尔兰拯救银行相同的错误。许多救助贷款最后不会使拯救者陷入危险吗?

  答:这种恐惧被夸大。但我承认,不要马上提供贷款,对一些国家来说,重组债务也许是正确的道路。遗憾的是,给希腊减免的债务太少了。人们担心破产,但破产——也包括国家的破产——属于现代资本主义,人们本该允许破产。对欧洲来说,恰恰是阻止破产的尝试成为大问题。这一点在变得越来越明显,即欧洲的政治家们尽管为欧元的生存辩护,但他们并不真正知道,要使共同货币继续生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问:欧元患了什么病?

  答:在实施欧元时,人们普遍相信,仅仅预算纪律就足以保持欧元区的团结一致。但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爱尔兰和西班牙在危机前有预算盈余和少量债务。所缺少的是在危机中扭转局面的工具。作为有效手段的利率和汇率在货币联盟中消失了。与此相反,欧元区需要一个能够调节地区经济力量差距的共同预算当局。例如这个当局能够向失业率高的国家提供额外的资金。

  力量中心向亚洲转移

  问:鉴于欧洲没有解决的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提醒说,世界经济非常脆弱。中国的中央银行甚至担心出现新的经济衰退。美国的经济复苏势头也在减弱。

  答:问题是,与过去的危机不同,目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把其他国家从危机中拉出来。美国虽然没有采取如此激进的节约措施,但税收将提高,这会阻止经济繁荣。过去拉车的马—— 印度和中国将不再像过去几年那样有力地推动其经济发展。

  问:中国或者印度的经济仍然在以7%左右的增长率增长。这个经济增长率对西方国家来说只能是梦想。这场危机会加强全球力量中心向亚洲转移吗?

  答:肯定会。在几年前谁会想到,欧洲的国家首脑跑到中国请求提供财政援助?美国和欧洲的力量在减弱,中国和印度的影响在扩大。

  当然那些控制世界经济近200年的国家很难接受这一点。但这里最终将纠正历史的反常现象。1820年,亚洲的经济总量还占全球经济总量的半数。后来出现殖民主义,发生战争和工业革命。亚洲从中得益甚少。中国和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降到10%以下。这是不正常的,现在我们在重返合适的比例。

  丧失对资本主义信任

  问:在许多国家的首都,人们已经在担心发生世界经济统治地位的争夺战和新的贸易战。您也有这种担心吗?

  答:是的,人们将争论,将来谁操纵世界的命运。例如将争论,新兴市场国家在像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一些机构里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估计会发生一系列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冲突。不会有灵活的过渡。

  问:这不是危机带来的唯一严重后果。各种骚动已经使对资本主义的信任受到震动。政界认真对待民众的忧虑了吗?

  答:没有,肯定没有。对由金融市场推动的资本主义的信任已经丧失。金融危机表明,这种模式不起作用。此外,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已经有人对资本主义模式产生怀疑。在美国,贫富之间的差距早已在不断拉大。如今工人的平均收入少于1968年。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工人没有看到收入增加。这是不可接受的,并且只允许得出一个结论:资本主义只对一小部分人有利。

  问:我们在经历新的劳动和资本再分配吗?

  答:从劳动到资本,或者换句话说,从在流水线上千活的工人到老总。财富被不平等地分配,大部分财富流到占小部分的社会上层占大部分的社会底层得到的财富很少。我们必须思考,我们想要怎样一种经济。不仅仅在美国。我们本该吸取重要的教训:不能允许那么大的银行存在,以致人们只好不惜一切代价拯救大银行。不能给把我们引向深渊的银行家奖金。我们需要增加透明度,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尤其需要更讲道德。

  (未经允许,其他媒体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