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2011年G20戛纳峰会 > 正文
欧盟打算借助G20平台筹措资金,然而,众位“施主”在打开荷包之前,不免要问一句“你准备好了吗?”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孙闻发自布鲁塞尔去戛纳参加本次二十国集团峰会(G20)的欧盟领导人,既像赶考的举子,又像化缘的行僧。
借助G20平台筹措资金,为债务危机减压,这是欧盟在即将于法国戛纳召开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上的核心诉求。然而,众位“施主”,尤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被欧盟寄予很大期待的新兴经济体成员,在打开荷包之前,不免要问一句“你准备好了吗?”
10月29日深夜,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微博)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联名向二十国集团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发出了公开信。公开信说,应对债务危机、确保欧元区稳定的“一揽子计划是欧盟对二十国集团峰会的主要贡献”,“我们有信心迅速化解危机”。
27日凌晨4时,在经过了长达10小时的马拉松会议之后,欧元区领导人最终达成了“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三项旨在遏止危机进一步蔓延的止血处方:巩固欧洲银行系统、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扩容并实现杠杆化运作、私人机构减记更多希腊国债。
欧盟领导人认为,这张处方既能有效遏止危机蔓延,又能维护经济稳定,可谓标本兼顾。但仔细推敲,“一揽子计划”中仍有诸多不确定因素。
银行业重组恐伤及实体经济
随着法国和比利时合资的德克夏银行被拆分,欧洲出现了债务危机向银行业传染的苗头。为此,欧盟成员国在此次峰会上达成决议,欧盟将对成员国主要 银行进行资本重组,巩固银行体系,为防止债务危机向欧盟财政系统蔓延设置一个缓冲区。据欧盟估计,对欧洲银行业实施资本重组的总花费,将略微突破1000 亿欧元(1欧元约合8.7元人民币)。
首先值得质疑的是,1000亿欧元的重组资金是否足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美主要商业银行估算,重组欧洲主要银行需要2000亿至3000亿欧元。
其次,银行业资产重组,可能会加重个别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欧洲主要银行中相当一部分无法从市场上筹得足够资金,这将迫使银行所在国政府拿出额 外资金向银行注资,势必增加政府的预算负担。由于法国和德国是EFSF主要出资方,如果法国信用评级下降,EFSF将随之失去“3A”评级,这将使欧盟对 危机国家的救援成本上升。
不仅如此,银行业重组将降低EFSF的火力。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势必会向EFSF贷款,以支持本国银行业重组,EFSF首席执行官克劳斯·雷格林也承认,银行业重组所需资金的一半将用于支持上述三国银行。
此外,银行业重组恐将伤及欧洲实体经济。在银行业重组的消息释出后,欧洲主要银行纷纷表示他们不会寻求政府帮助,而会通过出售资产、降低对实体 经济放贷能力等途径,筹集提高核心资本金率的资金。分析人士纷纷表示,如果欧洲主要银行真的为提高核心资本金率而减少向实体经济放贷,则债务危机很有可能 向欧洲实体经济传导。
中国态度备受关注
经过欧元区成员国,尤其是法德之间多轮讨价还价,欧元区峰会最终同意以两种方式提升EFSF的“火力”——明确杠杆化运作方式运作,将EFSF 的规模扩大至约1万亿欧元;设立一个或多个“特殊目的投资工具”(SPV)为EFSF注资,以使其有更为充裕的操作空间。SPV的资本金将由EFSF资本 金、公共投资机构投资和私人投资共同组成。“为让其他投资方放心”,EFSF的资本金将在SPV中居于从属地位。
至于EFSF的杠杆效能是否足以向欧元区所有面临债务风险的国家,提供充足的流动性,这尚须得到市场认可。决议出台后,有一种声音认为,相比目 前的措施,向EFSF发放银行执照显然更为明智——通过向欧洲央行借贷,EFSF可以获得“无限”的火力。此前,法国曾力主这一作法,但因德国、奥地利、 荷兰、芬兰和卢森堡等国强烈反对而流产。
此外,由谁来掌管EFSF的放贷权目前尚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EFSF可根据有关国家的情况,自主决定向谁发放贷款。而另一种意见则是向EFSF注资的法、德等主权信用评级“3A”的国家,其议会应有权决定EFSF贷款的发放。
EFSF获得银行执照无望后,欧元区转而寻求中国、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向EFSF投资。而巴西财长曼特加已明确表示巴西不打算购买欧债。分析人士认为,印度也会持否定意见。在此背景下,中国对欧债的态度备受关注。
对此,布鲁塞尔接近欧盟的智库欧洲政策中心高级政策分析师,杰尼斯·艾曼诺利迪斯表示,基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很难说杠杆化动作的EFSF能否吸引到像中国这样的买家”。
对此,伦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达利博尔提醒:“欧元区外围国家,因债务问题而经济疲弱的情况下,希望中国能为其埋单。但如果中国政府和银行,在当前的状况下,贸然出手是不理智的。”
减记债务后果难料
欧元区峰会决定对私人投资方(主要是银行)持有的希腊债券减记50%。但对于这一决定是否能令希腊债券得以维系,此间分析人士仍怀有疑虑。
专家认为,目前希腊国债被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元区国家等公共投资者大量持有,即使对私人投资者所持有的希腊国债减记50%,希腊主权债务占GDP的比例仍将超过100%。除非希腊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基本盈余,否则,债务占GDP的比例还将上升。
希腊的金融机构将是大幅减记的最大受害者。由于他们持有了最大份额的希腊国债,更大规模的减记势必会迫使希腊的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寻求政府援助,这将进一步推高希腊的财政赤字。
最后,大幅减记会严重削弱投资者对希腊银行业的信心,更多资本会逃离希腊,增加引发挤兑风潮的可能性。随之而来,希腊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的 能力将进一步降低,危机会很快对希腊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专家认为,如果对希腊银行业的信心危机向其他国家传导,则很有可能在欧元区甚至全欧引发对银行业的 信心危机,其后果很难预料。
欧元区“标本兼顾”的“止血处方”一出,市场反应积极——欧元和欧洲主要股指上扬。但从长远看,这张方子能否做到标本兼治,除了尚需进一步得到 市场检验外,还要充分考虑欧盟和欧元区特殊的政治架构和决策程序。对于即将赴戛纳参会的新兴经济体首脑而言,外界最大的关切在于,欧盟和欧元区领导人,是 否有为加强经济治理而推进政治改革的勇气和决断。
记者观察:欧元区旧有货币会被唤醒吗?
无论从经济利益还是政治意愿看,“德拉克马”和“德国马克”都不是欧洲的选择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孙闻发自布鲁塞尔当债务危机在欧洲蔓延之际,从来不惮于大胆预测的经济学家们,开始了绕口令似的激辩——“德拉克马”和“德国马克”谁将先被唤醒?希腊和德国哪个先离开欧元区?欧元区是否会瓦解?
然而,无论从经济利益还是政治意愿看,“德拉克马”和“德国马克”都不是欧洲的选择。
从经济利益看,无论是希腊还是德国,一旦脱离欧元区,都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瑞士联合银行9月发布的报告分析,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它在第一 年蒙受其GDP四成至五成的经济损失,此后几年每年的损失将相当于GDP的15%。退出当年,人均损失为9500~11500欧元(1欧元约合8.7元人 民币)。如果德国退出欧元区,预计退出第一年GDP会下降两成多,平均每位国民将损失6000~8000欧元。
社科院欧洲所副所长江学时分析,即使希腊、爱尔兰、葡萄牙出现债务违约,欧元区其他成员国向其提供救助的成本仅为人均1000欧元。
“两害相权取其轻”,欧元区不会坐视希腊不管。
从德国方面看,自欧元区建立以来,德国在欧元区内积累起巨额的贸易顺差,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德国在欧元区内拥有大约三成的汇率优势,其贸易顺差的增长仍将持续下去。因此,脱离欧元区“单干”不符合德国的利益。
10月28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当年吸收希腊加入欧元区是个错误。但他同时表示:“如果希腊破产,将会产生多米诺效应,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整个欧元区将面临崩盘的危险。”
事实上,无论是希腊还是德国退出欧元区都会最终导致欧元垮台,欧元区和欧盟解体,欧洲一体化进程终结——这是欧盟乃至欧洲无法承受的政治损失。既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格局迈向多极化的潮流。
回看历史,从荷、比、卢三国关税联盟,到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到欧盟和欧元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设计者们规划了一条“先经济,后政治”,“以经济促联合”的路线图。他们们希望作为单一货币的欧元能够成为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助推器。
问题是,欧洲在结成货币联盟之前没有建立稳固的财政联盟。欧元诞生后,欧元区希腊等落后国家在低利率诱惑下,靠疯狂借贷推动经济发展,负担财政 支出,维持民众的高福利。由于缺少财政干预手段,欧元区决策者明知这种存在隐患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但无法予以纠正,最终导致危机暴发。
当前,欧盟和欧元区领导人已经认识到症结所在,并制定了措施。这一系列措施如果能够得到坚决执行,则欧洲一体化进程又会被推进一步。诚如英国前首相梅杰所言:“(危机)解决的那一天,世界或将迎来一个与现在迥然不同的欧盟。”
链接:什么是EFSF
EFSF是欧债危机中孕育而生的救急药方。2010年5月,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了总额7500亿欧元的临时救助机制,其中就包括欧元区 国家设立的“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EFSF运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发行债券为需要接受救助的欧元区成员国提供贷款。希腊、爱尔兰、葡萄牙都成为了 EFSF的救助对象。今年1月,EFSF就成功发行50亿欧元债券,为爱尔兰救助计划筹集资金。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ihl-market@vip.sina.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