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法国财政部长攻击贸易顺差国削弱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1日 20:42  环球时报

  “逆来顺受”是一种忍受别人欺负的态度。如今,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现象———逆差国汹涌而来,顺差国被动承受。近日,美国、法国、英国等主要贸易逆差国的政要或媒体轮番敲打“三好生”德国,认为德国的强劲出口损害了它们的利益,德国人应该放慢脚步,享受生活,多发工资,多进口。敲打德国的同时,不少评论认为中国与德国是一回事,是这两个顺差大国害了世界,“中德国”一词也应运而生。有分析人士称,在逆差国的“推搡”下,中德日等顺差国阵营“被形成了”。对于两大阵营是否能够真正形成,学者争论很多,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顺差国不会在不合理的指责和威胁下逆来顺受。 

  “中德国对抗希美国”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法国财政部长拉加德率先吹响了“贸易维权”的号角。她对外表示,德国的贸易模式长期而言、对整个团体而言是不可持续的。她敦促德国考虑增加国内消费,以便帮助欧元区国家恢复它们被德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所侵害的竞争力。

  拉加德登高一呼,应者云集。3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该报副主编兼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的文章———“中国和德国联合起来削弱世界经济”。文章称,中德两国拥有某些共同特征:它们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出口国———目前中国领先于德国;它们都拥有巨大的储蓄对投资的盈余;同时拥有巨额贸易顺差。两国都认为,它们的客户应该继续购买商品,但应停止不负责任的借贷。作者宣称他开始怀疑开放的全球经济能否挺过此次危机。因为盈余国家坚持维持原状,但它们拒绝接受以下观点:一旦它们的客户破产,它们对出口顺差的依赖必定会令它们自食其果。如果盈余国家未能通过总需求的扩张来抵消这种转变,全球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场“以邻为壑”的战争。作者还称在这场战争中,盈余国家最不可能获胜。欧元区分崩离析对德国制造业将非常不利。美国诉诸于保护主义将对中国非常不利。为了突出中德两国“同病相怜”,沃尔夫创造了一个新词———“中德国”。

  3月24日,法兰西24电视台评论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后也要做出努力来帮助逆差国家。25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题为“德国应该通过提高工资的双赢战略来帮助希腊”的文章。文章引用英格兰银行决策者的话称,德国应该增加国内消费和提高工资以缓解欧元区内不平衡的贸易流动,这限制了从希腊到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8日出现了一篇为顺差国辩护的文章,题目是“中德国对抗希美国”。文章称,“你辛苦工作,你把钱存起来,你生产商品并卖掉赚钱。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感到高兴的事。可是,你的消费者却不这样想,这些愚蠢的挥霍者会破产。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吗?每个人都会指责你,谴责你。英国《金融时报》说‘世界的领导人正在选择经济衰退’,它是指中国和德国的领导人。《金融时报》说,这两个国家应该放松一下,好好进行娱乐。”文章认为,德国人和中国人富有都不是因为像蚂蚱,他们变得富裕是因为他们像蚂蚁那样做事,而且他们现在仍然像蚂蚁那样做事。沃尔夫把中国和德国称之为“中德国”。大的消费国则有巨大的赤字,主要是希腊和美国,被称作是“希美国”。如果德国提高工资,将会使希腊变得更具竞争力,但是不要指望希腊人会制造出迈巴赫汽车。这看起来不是要把德国人变成蚂蚱,相反是要把他们变成失业的蚂蚁。这篇文章最后总结说,“中德国”对于“希美国”的问题不负有责任,“中德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希美国”自己犯下的错误,他们现在必须要纠正这些错误。

  英国《卫报》3月28日的一篇文章攻击中国和德国在不接受相互责任的情况下“剥削全球体系”。在大量的网民留言中,一些人认同这种观点,但也有不同看法。网民UweEllinghausen的评论是被推荐次数最多的,达到94次,他留言说,中国人和德国人都是坏人,真的吗?难道只是因为他们比别的国家更了解如何出口本国产品?只是因为他们不像别人那样末日来临般地乱花钱消费?都是嫉妒罢了,这些人是失败者。

  害了德国,谁来救他们

  对于欧美“差生”的指责,德国全力反击。《法兰克福汇报》3月11日以“全球失衡:出口能成为罪恶?”为题称,一方面,主要出口国如中国、德国和日本靠商品生产和高储蓄,对外贸易盈余。另一方面,一些国家靠国家赤字信贷消费。文章说,德国在狂欢聚会中,为法国及南欧国家担负了“厨师和服务员”的角色。他们长期享用德国大厨提供的丰盛午餐。到付账时却没钱买单,因为他们破产了。同时,他们还倒打一耙,怪“德国为什么不减少生产?”

  对于别国政要的指责,德国政府发言人克里斯多夫?斯特格曼斯说,德国工资和消费不是由国家来确定的,没有人可以要求企业去生产更多的缺乏吸引力的商品。现在的问题不应该是让德国慢下来,而是其他国家应考虑如何赶上德国。德国《图片报》21日发表题为“成功引起嫉妒”的文章,文章称,德国出口太多,所以引发欧洲政客的不满。难道,现在德国应该对那些顾客说,我们不能卖给你们“德国制造”的汽车、设备、药品等等。这显然是嫉妒德国的成功。《南德意志报》评论说,法国不寻找自身原因,却怪罪德国。这是法国软弱、不自信的表现。法国人,请向德国学习吧!

  《环球时报》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4位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德国商人。他们几乎都感到很冤、很委曲、很愤怒。在汉堡从事贸易的格哈德先生对记者说,欧洲各国这样指责德国没有道理。德国增加的顺差,主要是对新兴国家的出口,如向中国的出口去年就增加7%。实际上,德国人消费欧洲各国产品也很多。像德国人出国旅游欧洲第一,但这部分没被计算到进口中。一位从事德欧贸易的柏林商人甚至说,南欧人不像德国人,重享受,用钱没有计划,没钱也买奔驰宝马,但现在出现问题却怪罪德国。关键是他们没生产出可以让德国人出更多钱消费的东西。他们应该自己反省,否则害了德国,谁来救他们。 

  顺差与逆差不光是钱的问题

  在中国有一句话:“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问题”。而国际上的顺差、逆差表面上看是钱的问题,其实背后是发展道路、国家战略和发展权的问题。在这方面,日本的例子最为明显。

  日本财务省24日公布的贸易统计表明,今年2月,日本实现贸易顺差6510亿日元,同比增幅达818.8%。其实,在顺差问题上,日本被美国欺负了30年。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日本提出各种要求,让日本自主限制产品对美国出口,对日本进口美国产品的防范措施进行抨击。对此,虽然日本进行了强烈反对,最终还是对美国的要求作出了让步。但是日本国民却对美国的行为十分反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日本可以说不》这本书的出版。一位资深经济分析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过去日本人不吃牛肉,但是在美国的要求下,日本政府开放了牛肉进口贸易,日本人才有了吃牛肉的习惯。美国的高压让日本进入了停滞的10年,也在日本埋下了对立的情绪。近日,“日本电视台”就派出采访组深入美国,找到所有起诉丰田的律师、事故车主以及有关人士寻找事实真相。结果当事人面对镜头说,作证或者做实验证明丰田车有质量问题是受雇于人。做实验的教授并为此获得了1800美元,而号称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加速的60岁老人则通过技术记录证明,他曾经反复采刹车和油门,并非车辆问题。导演这些事故的“黑手”是那些号称要为消费者打官司的律师。而美国电视台播放的事故录像也是经过人为编辑的。“日本电视台”认为美国的真正目的是让日本制造受到损失,让日本产品威信扫地。节目播出后,引发了日本市民对美国的强烈不满。很多日本人认为美国打压丰田是为了阻止日本汽车出口美国。

  对于类似问题,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29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西方一些国家对贸易顺差国的指责与压力是对它们自身经济发展模式的恐慌,它们忽视了经济结构的问题。仅仅抓住汇率政策和出口是“治标不治本”,无助于其自身经济的调整,也无助于全球经济政策的协调。一位在华尔街投资银行工作的中国高管表示,当今世界经济中,贸易顺差国,比如德国、日本和中国,大都储蓄率高,赤字少,实体经济强,如同杨白劳;贸易逆差国,美国、法国和英国,大都储蓄率低,赤字高,发展虚拟经济,如同黄世仁。在某些时候,“黄世仁逼杨白劳”就是展现在国际舞台上的现实。

  逆差问题不能归咎于顺差国

  谈到顺差国与逆差国的对立,美国克莱蒙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汤本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逆差国遇到的问题不能归咎于顺差国,更不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逆差国如美国,原来立国精神就是主张贸易自由,这才有了美国世界超强的经济地位。但因为意识形态和对顺差国的不信任,采取选择性贸易,其最终后果使得贸易和汇率问题政治化,让亚洲顺差国感到主权受到干扰,尤其是百年遭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亚洲新兴国家,民族自尊的敏感性容易强烈地体现在经贸、体育等世界性事务上。汤本认为,贸易顺逆之争,充满大国战略,“我不认为中国和顺差国携手对抗逆差国,是符合中国眼前和长远利益的。北京可以做的,还是真诚沟通,讲清楚涉及眼前利益的小道理,说明白涉及今后利益的大道理,尤其是说明白中国的市场经济和美国的市场经济巨大的相融性。

  英国智库、欧洲改革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特尔福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和相互指责顺差或是逆差的贸易现状相比,欧元区应当集中资金,建立欧洲货币基金组织,来帮助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尽快摆脱衰退;而不是遏制一些发展势头迅速的国家,这在全球范围内也是一样,要用创新来代替遏制和指责。事实上,即便是国际贸易顺差大国做出市场上的让步,其他在市场上呈弱势的国家也未必能够让全球贸易恢复平衡,相反会引发世界贸易的进一步损失。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