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美联储乐观表态不无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7日 07:27  人民网-人民日报
3月15日,交易员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内工作。当日,尽管纽约股市在开盘大跌后出现了明显的反弹,但受到日本地震危机恶化的压力,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最终仍以1%以上的跌幅结束了全天交易。新华社记者 申宏摄   3月15日,交易员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内工作。当日,尽管纽约股市在开盘大跌后出现了明显的反弹,但受到日本地震危机恶化的压力,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最终仍以1%以上的跌幅结束了全天交易。新华社记者 申宏摄

  本报驻美国记者 马小宁

  尽管日本灾情引发全球股市动荡,但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前景的看法较以前更为乐观。美联储在3月15日的例行政策会后表示,“美国经济的复苏基础日益巩固,劳工市场形势正在逐渐改善”。这一乐观表态如同为股市打了一剂强心针,当天开盘即大跌的股市闻声而起,一度出现反弹。

  美联储在传递乐观信息的同时,并没有放弃支持美国经济的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在声明中强调,不会改变自去年11月通过的6000亿美元债券购买计划,同时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保持已实施2年之久的接近于零的联邦基金利率,继续为经济注入巨大的流动性支持。此间舆论认为,美联储的做法显示了其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一贯态度:复苏态势并不等于恢复健康本身。美联储始终不能确定,没有联邦政府的支持,美国经济是否可以继续保持增长。

  就业市场状况仍然是经济的最大隐忧。自去年底以来,美国经济重新获得动能,消费及企业开支取代政府支出成为支持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加上去年底出台的减税等刺激政策的推动,经济学家普遍看好2011年的美国经济。然而,自2009年中就呈现的美国经济无就业复苏的状况始终困扰着美国经济决策者。近两个月来,美国失业率大幅降低,已从9.8%降至8.9%。美联储在认可这一改善的同时,强调失业率仍处于不可接受的高位,经济复苏的速度仍不足以迅速拉低失业率。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就业市场前景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近几个月来,美国公共部门的裁员被私营部门增加雇佣所抵消,但如果各州财政紧张状况得不到缓解,失业率仍可能反弹。消费开支占美国经济总量的70%,高失业率必然制约消费开支的可持续增长。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曾多次表示,除非看到强有力的就业增长,否则美联储不会认为经济真正复苏。

  美国房地产业从未加入复苏的潮流。美联储声明强调,美国房市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尤其是反映企业景气程度的商业地产市场尤其疲软。市场人士认为,受失业率高企、购房税收优惠政策到期、房屋止赎量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美国房地产业复苏仍需时日。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特别是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推出以来,在美国内外引起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由于美国的通胀水平一直低于美联储设定的2%,美联储似乎一直为美国可能陷于通货紧缩而担忧。然而,美联储对通胀的认知与普通百姓的感受并不一致,美国社会对通胀的担忧较以前明显增强。

  此间舆论普遍认为,油价的高企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构成了挑战,在不考虑外部条件的情况下,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贬值,必然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包括原油在内的商品价格的上涨,而过早退出又可能使该政策半途而废。在此次会议上,美联储坚持自己对通胀前景的看法,虽然表示对目前出现的通胀趋势保持警惕,但认为不会引发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全面上涨,美国长期通胀预期依旧稳定。

  美联储的政策声明没有提及日本地震可能对美国经济构成的影响,对中东局势也只是寥寥几笔带过。分析人士认为,美联储显然还处在收集和分析信息阶段。

  (本报华盛顿3月16日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