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联储十分注重货币政策微调操作手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 04:24  证券日报

  徐 克

  20世纪90 年代初的美国处于经济衰退和复苏阶段,美联储采取利率下调手段以刺激经济恢复,但又不实行对经济的过分刺激。在20世纪90 年代上半期以来经济进入扩张阶段,联储密切监测美国经济运行中的各项经济和金融指标,尤其以实际经济年增长率为尺度来调整实际利率,适时地收缩银根来打压任何通胀苗头;但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以防止经济过度紧缩为度,努力运用温和的货币政策将宏观经济增长调控到一个较为适度水平之上。美国90年代的调控实践证明了,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适度增长成为美国新经济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实现在物价稳定基础上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货币政策目标,美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也有所调整,即放弃了20世纪70 年代以来货币主义政策操作中以货币供应增长率为中介目标的做法,重新提高了利率指标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中的调控地位, 建立了以利率为中心、包括货币供应量、汇率等多项金融变量组成的中介指标体系。经过调整后的这套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体系具有几个特点:突出利率中介目标的调控作用、并未放弃货币供应增长率这一调控指标、合理的利率结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综合性增强。

  我们来看看美国货币政策运用的5个特点:

  一是中性。所谓中性货币政策,就是指利率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让经济自身潜在的增长率在低通货膨胀条件下持续地增长。从1995 年起联邦基金利率被精确地控制在5. 5 %左右,利率的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0.50 个百分点。市场对利率波动形成了合理的预期,这无疑消除了不必要的经济波动,也促进了投资的增加,这也可以说是构成美国这几年来经济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

  二是微调。进入20世纪90 年代以来,美联储十分注重微调的操作手段,根据经济的发展趋势,随时不断地调整联邦基金利率,从而保持长期实际利率不变,力求货币政策对经济不产生正向或反向的作用。联储的利率微调策略避免了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大起大落,减少了金融市场动荡的风险。

  三是调控结构。联储的货币政策以调节利率为中介目标,在具体的利率结构上也注意做到长短利率相互结合,以便使货币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1994年以来,联储在调高短期利率的同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低资本市场的长期利率。如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从92年的8.24%下调至7.8%。联储还注意调节联邦基金利率和再贴现率的比重,使二者结合从而更好的调节经济。

  四是前瞻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联储加大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减小了经济的波动性。前瞻性的必要性在于,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经济的影响不是即时产生效果,而是要在一定时期后才会产生作用,即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效应。因为货币政策最先使货币数量和利率水平发生变化,然后影响资产价格和社会资金成本,最后才影响到若干时期内经济总需求水平。例如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央行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由于时滞性的存在当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时,货币政策的作用才发生从而加大了经济过热的压力。当经济处于过热阶段时也如此。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时滞性,美联储总是设法在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率过高之前就采取限制性政策,并在经济衰退之前采取刺激性措施。

  五是独立性。美联储有权根据美国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独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做出的决策不需经过总统或任何政府部门的批准,其行为只对国会负责。

  总之,从美国货币政策的特点中看,每一点都是为了实现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而服务的。中性和微调主要是保证调控的幅度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使得经济不会因为利率的突然大幅度变化而带来剧烈的波动;利率结构的选择和搭配也是为了能够使货币政策更有效的发挥作用,使多种工具有力的结合,各种经济主体都能获得发展的机会。前瞻性主要是由于利率发生作用存在时滞性因而必须提前有所准备和防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如果收到太多牵制那么货币政策就不能真正起到作用而只能做其他经济指标的附庸。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