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之魅

9月3日-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东方IC图9月3日-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东方IC图

  “这部影片中的五个故事都是从情感出发的,能够让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人分享。”

  《时间都去哪儿了》,一部由五国导演合拍的电影,9月上映,中国导演贾樟柯是整个影片的监制,协调其他四国制作的时候,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开创一个历史,这是第一部金砖国家合作拍摄的电影”。

  自2006年,金砖国家机制性合作开启以来,金砖国家就经济结构改革、社会文化合作以及全球经济治理等领域不断协调立场,找寻战略对接点和利益契合点。

  截至目前,金砖五国经济体量约占世界两成,国土面积约占世界三成,人口总数约占世界四成,过去十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五成……“二三四五”格局彰显金砖成色。

  2017年,金砖合作机制“第二个十年”正式开启,中国总结了过去几年的成功经验,概括地提出了“金砖+”合作模式。

  自1月1日接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以来,中国已经主办了财金、经贸、科技、工业、文化、教育、环境等各领域的会议和活动84场,共形成60多项合作协议和共识。

  9月3日-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如何在“第二个十年”,让“金砖+”释放金砖合作生命力,成为重要命题。

  褪色了吗?

  “金砖”,作为经济学概念,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2001年首先提出。

  当时,他将四个新兴经济体首字母组成英文单词“BRIC”,其中,B代表巴西,R代表俄罗斯,I代表印度,C代表中国。吉姆·奥尼尔认为,到2050年,以上四个国家将跻身世界最主要经济体行列,并将对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金砖”概念提出数年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领导人建立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并将南非纳入其中。

  2011年以来,金砖五国中,南非、俄罗斯经济出现滑坡,发展动力不如从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五国经济增速差异化明显。 

  2015年底,高盛集团关闭旗下的金砖四国基金,金砖褪色论调抬头。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世界银行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GDP总量排名中,中国位居第二,印度位列第七,巴西名列第九,俄罗斯排名十五。南非排名略低,但也位列第34位。

  最近十年,金砖五国GDP总量在全球的比重,从12%上升至23%;国际贸易总量比重,从11%上升至16%;对外投资比重从7%上升至12%;吸引外资的比重升至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0%。

  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新了十大股东名单,其中金砖国家占据了四个席位,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有了较大提升。

  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十年来,金砖机制对五国经济贸易发展、对促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对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吉姆·奥尼尔表示,金砖国家发展路径基本没有偏离他的预言,“不仅是中国,印度也基本按照此前预言那样发展。尽管巴西和俄罗斯的发展近几年不尽如人意。但是,它们依然为全世界的生产总值(GDP)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

  对于“褪色论”,吉姆·奥尼尔并不赞同,特别是“金砖国家”主力成员中国的发展成绩,令“金砖”色彩继续生辉。

  分歧还是合作?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峰会中,将金砖国家的关系概括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伙伴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伙伴关系、弘扬多元文明的伙伴关系、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的伙伴关系”。

  不过,日本以及欧美一些媒体,还是会对金砖五国之间的分歧做文章。

  在去年印度果阿金砖峰会召开之时,日本《产经新闻》唱衰金砖合作,“同床异梦的金砖,反恐和经济上存在分歧”。

  欧美舆论也有类似论调,“这个俱乐部成员之间的经济、社会层面的分歧,以及在外交优先等级方面的差异,将考验这个俱乐部能否有效改革由欧美主导的世界秩序”。

  其实,金砖五国之间存在一些分歧,无需回避,比如贸易调查和贸易赤字。

  相兑投资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印度对跨国公司依然通过贸易救济措施设置投资障碍;俄罗斯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方面存在很多欠缺,通关效率较低;南非对投资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跨国公司投资南非,南非当地民众将会拿取投资的26.7%干股;巴西政府制定了严格、细致的劳工法律法规,企业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劳工纠纷或受到行政处罚。

  8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金砖国家财金合作情况吹风会上,一位印度记者提到了一个问题:有什么措施可以推动中印之间赤字问题的解决?

  数据显示,2016年,印度是中国的第七大出口市场;中国对印度进出口贸易总额701.5亿美元,同比减少2%,其中对印度出口总额583.9亿美元,进口总额117.6亿美元,贸易顺差金额为466.3亿美元。

  面对差异或分歧,金砖五国能否持续合作?

  8月30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明确表示,金砖五国的合作需要远大于差异分歧,这是五国领导人达成的明确和一贯的政治共识。

  王毅指出,金砖五国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是新兴市场的代表,都是发展中大国,“金砖合作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生命力”,“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印度驻俄罗斯大使萨兰(Pankaj Saran)近日也强调,印度仍然拥护金砖机制,对于金砖国家的承诺并没有改变。

  对于中印贸易逆差,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周强武认为,“五国之间出现一些贸易摩擦,包括贸易赤字的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解决,要用对话磋商的形式来化解贸易摩擦以及解决面临的赤字问题,应尽量避免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避免伤害五国之间正常的经贸往来。”

  一个细节是,金砖国家间存在贸易赤字,但是,金砖五国也是遭受贸易救济措施影响较大的国家。

  据世贸组织统计,2015年,金砖国家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数量分别占全球案件总数量的43%和61%。截至2016年中,金砖国家遭受反倾销调查超过1700起,反补贴调查200多起,占全球案件总数量的34.8%。

  日前,2017年金砖国家贸易救济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中方倡导金砖国家在贸易救济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研讨会这一平台,以及相互间双边贸易救济合作机制,在贸易救济规则领域,包括贸易救济的立法与实践,深入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加强政府、产业和企业间的了解与互信,提升相互间的合作水平,妥善化解贸易摩擦。”

  学者庞中英在《金砖合作何处去》一文中建议,金砖合作应该从全球和平的高度努力成为拟议中的21世纪全球协调的国际制度之一;中国正在实践的“一带一路”应该在金砖合作框架下得到多边协调。 

  事实上,如今,金砖五国已经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金砖国家机制、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带一路”倡议等,金砖国家通过合作已做出卓越成绩。

  中国有何作用?

  中国是金砖五国中,GDP体量最大的,一言一行对金砖五国合作的影响很大,那么,中国如何协调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历次金砖峰会上,中国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均表达了中国对于推动金砖国家合作的诚意和信心。

  对于金砖峰会,中国希望将其打造成促进南南合作、推动发达国家履行支持承诺、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有言必有行。

  2014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设立紧急援助资金,以帮助成员国应对金融危机。

  截至目前,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已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发行了人民币30亿元绿色债券。在项目方面,2016年批了七个项目,均为可持续发展项目,总金额达15.5亿美元。2017年,金砖银行还会批准一些新项目,预计全年贷款总额将达到25亿美元左右。

  厦门金砖峰会之前,中国主办了两轮金砖国家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一次副手会。

  为了促进金砖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8月1日至2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七次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批准了一份《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合作纲要》(下称《纲要》),旨在开启金砖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巨大增长空间。这也是全球投资便利化领域达成的首份专门文件。

  据商务部国际司司长张少刚介绍,《纲要》的重要意义在于首次在多边层面确定了投资便利化的核心要素,不仅能够对金砖国家投资合作提供政策指导,也会对全球投资便利化、建立全球投资合作制度提供经验。

  此外,中国和巴西还签署了《关于服务贸易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两年行动计划)》。中国商务部表示,这一行动计划的签署将推动两国服务贸易的互利合作,也将为金砖国家彼此间加强服务贸易合作积累先行经验。

  中国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周强武表示,厦门金砖峰会在财经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包括促进金砖国家和世界经济增长;深化在G20项下的财金合作;推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向前发展;推动PPP领域的合作;就会计准则趋同和审计监管等效开展合作;完善税收合作;推动金砖国家本币债券市场发展;推进货币合作,也会在反洗钱、反恐融资方面有所作为。

  金砖如何+?

  2017年,中国提倡“金砖+”, 让非金砖国家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此次厦门峰会的一大亮点是,中国邀请了五个非金砖国家,埃及、肯尼亚、塔吉克斯坦、墨西哥、泰国参会。

  王毅称,俄罗斯、巴西、南非在举办金砖国家峰会的时候也曾经邀请其周边国家参加当时举办的峰会。因此,中国也邀请了一些国家参加对话,“我们的方式略有不同。不仅邀请邻国,还邀请世界上对金砖国家感兴趣的国家”。

  王毅称:“我们对于邀请非金砖国参会的做法有一个固定的名称——‘金砖国家+’,但是每次受邀的非金砖国家数目并不固定。”

  对于“金砖+”,王毅这样定义:通过金砖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组织进行对话,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

  扩大金砖“朋友圈”,始于2010 年,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2013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与非盟主席和部分非洲国家领导人举行对话。随后,金砖“朋友圈”继续扩大,金砖国家领导人分别与南美国家领导人、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领导人、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举行对话会。 

  近日,俄罗斯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举办研讨会,围绕该智库7月12日发布的报告《金砖+:正在形成的另一种全球化?》,就“金砖+”模式的概念及运作框架进行探讨。

  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报告作者雅罗斯拉夫·利索沃利克(Yaroslav Lissovolik)认为,金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延伸、扩展的举措,反映出区域贸易协定的重要性正在增强,可能成为“金砖+”构成的区域贸易协定包括南方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等。

  雅罗斯拉夫·利索沃利克认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可以在地区开发机构合作中扮演协调角色,有力支持“金砖+”模式的运作。

  对于“金砖+”模式,有分析认为,这意味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发生质的飞跃,促进欧、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联通互动,成为推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基石。

  俄罗斯《独立报》指出,这将有利于形成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不过,利索沃利克提醒,“金砖+”模式也面临潜在风险,例如一些国家存在一定程度的贸易保护主义、与发达国家一体化项目的联通问题等。

责任编辑:李彦丽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