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轮胎案胜有何欢败亦何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2日 12:56  长江商报[ 微博 ]

  现在网消息 轮胎特保案去年闹腾得动静太大,上周WTO宣布“中国败诉”后,我特意关注了一下。结果一周过去,国内舆论反应几乎如上周的新雪般悄然。中国商务部的表态,立场也可谓淡定。有媒体报道称这一裁决“出乎业内人士预料”,实不知意外何来。

  舆论关注的虎头蛇尾当然是有缘由的。轮胎特保案是奥巴马总统上任后中美商贸“第一案”,其时金融危机阴云尤浓,各国自顾不暇。奥巴马的人气,危机中的焦虑与恐慌,“落井下石、伤口撒盐”的观感,世界各国群起效仿的预期,使轮胎特保案不仅局限于实际的伤害,更具有溢出的象征意义。

  时过境迁,WTO的裁决虽可以用“胜败”解读,但在这场曾轰动一时的贸易争端尘埃落定之时,并没有谁成为当然的赢家。一定要用输赢形容,可谓“胜有何欢,败亦何苦”。

  从美国这一方来看,2009年奥巴马政府炮制轮胎特保案的根本缘由,还是国内政治需要,很大程度上是做给美国自己人特别是行业工会看的。这或许一时转移了视线,但现在看,画饼充饥,不足如故。

  轮胎特保案所引出的,原本就是“惩罚性关税”,但却是“损人不利己”。轮胎特保案给中国的相关行业造成了相当的伤害,可别人筷子掉下的肉并没有转到美国的饭碗里。这还没有把中国采取的反制措施对美国的影响计算在内。

  无论轮胎特保案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都没有影响到美国的经济基本面,更没有使奥巴马政府面临的国内形势柳暗花明。尽管作出了巨大的努力,9%的失业率还是让民主党在国会中期选举中完败,甚至连奥巴马的下一个任期都成了问题。这些都拜美国的经济困难所赐,轮胎特保案没有给奥巴马政府提供有价值的支持。仅仅过了一年,美国政府要员甚至没兴趣多看这个案件的卷宗一眼——三年的关税有效期转眼即到,他们何必多费唇舌。

  轮胎特保案不会给美国经济带来好处,不会提高美国的就业率——在去年,大量中国经济学者就这一点列举了无数数据。事实证明,他们没错。美国之胜,只关“面子问题”,而对奥巴马政府来说,胜利其实不乏苦涩。

  而从中国这一方来看,所谓“败诉”,也是“败后之诉”。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言外之意,主要的损失在去年已经铸成。WTO的裁决,不过是为美国背书,不会造成新的实质性伤害。在美国政府仍受困于金融危机高失业率后遗症之际,中国经济的复原速度令世界意外。

  去年最让人担心的“各国跟风”也没有成为现实。在走出最紧张的时期后,国际贸易争端开始回归到理性与常态。无论有着怎样的形式,国际间的贸易争端其实都如同维基解密的世界,真实得冰冷坚硬,结局取决于综合实力对比,取决于对后果的细密估量。

  当然,轮胎特保案失败影响了中国10万左右的工人就业和损失将近10亿美元的出口额。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作为推进中国轮胎业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学费,虽然昂贵,但若能取得实效,也值得。

  新的争端和新的“败诉”不可避免。“无则加勉”或许太过自我贬抑,但“有则改之”绝不会有损我们的自身利益。小到一个行业的发展结构,大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莫不如此。卧薪尝胆、反求诸己、借机转型,虽败犹胜。

  作者系上海资深媒体人

  ◇ 安平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