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华出口管制现松动苗头 中美合作望开启新格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7日 07:56  南方网-南方都市报

  作者:葛倩

  摘要: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正在中国展开任内第三次访华之旅。此次随行团队包括24家“最具创新能力的顶尖企业”,涵盖清洁能源、能效及电力储存、传输和分配等领域。

  专家点评

  目前美国政府正对出口控制体系进行修改,预计几个月后公布的结果中会有一些“实在的建议”,对修改后的内容将出现“有意义”的变革表示乐观。

  ——— 骆家辉昨日表示

  南都讯记者 葛倩 实习生 娜迪娅 发自北京 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正在中国展开任内第三次访华之旅。此次随行团队包括24家“最具创新能力的顶尖企业”,涵盖清洁能源、能效及电力储存、传输和分配等领域。

  这是奥巴马政府首个内阁级贸易代表团访问中国。与此前多任美商务部部长访华不同,中美清洁能源科技的合作将是重点。骆家辉出发前也明确表示:“主要目的是推广与清洁能源、能效以及电能存储、传输和配送等方面的相关技术。”

  由此,此行也被外界寄予厚望:中美间的技术转让壁垒能否消除?合作又是否能如骆家辉预期“取得双赢”?

  清洁能源领域 中美互有需求

  “清洁能源技术”一直伴随骆家辉的访华历程。此行任务,依旧是推销美国清洁能源科技。骆家辉12日在美国公开表示,清洁能源将是合作重点。

  对于中美近来在清洁能源领域频繁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认为,中国的清洁能源市场广大,是美国频频与中国开展新能源合作的主要原因。去年11月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便较大篇幅涉及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

  中国在节能减排路途上对于清洁能源的追求有目共睹。同时,清洁能源领域也是美国开拓国际市场、振兴经济以及增加就业率的一个重要渠道。

  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在5年内实现美国出口额翻倍,为美国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对此,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余万里认为,美国可通过向中国推销清洁能源技术解决国内就业问题,中国则可以获得美国处于世界尖端的清洁能源技术,双方都能各取所需,因此,在清洁能源领域中美最易达成协议。

  能否突破核心技术共享壁垒?

  核心技术转让一直是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中的一个壁垒。鉴于知识产权、防务需求等因素,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的高新技术,美国在政策上一直对中国实施出口限制。

  “现在欧美国家不愿转让技术,国内企业通常采取自主研发,”全国政协委员、秦岭核电集团党委书记李永江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坦言,在清洁能源方面,即使得到技术转让,也价格高昂,不仅容易被国外遏制,也会带来高额成本。他认为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共同研发,中国不能缺少自主研发。

  骆家辉12日在美国公开表示,此行主要目的是推广与清洁能源、能效以及电能存储、传输和配送等方面的相关技术。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院教授袁钢明看来,骆家辉的这一承诺为攻克技术壁垒带来希望。因为去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已为中美进行技术合作提供明确轮廓,即中美气候能源合作就是要美国转让能源技术。哥本哈根会议打开了一条通道,达成了简单协议,但最关键的问题,比如资金缺口、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送环保技术等,均未解决。此次美国商务代表团访华,也涉及美方解决向中国输出技术等问题。

  袁钢明估计,此次和通常单纯的贸易谈判有所不同,将会借着环保会议的初衷,利用环保这一全球利益,达到技术输出这一战略目的。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指出,中美政府可通过骆家辉此行,带动美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多合作,本着双赢原则转让技术。中国或将能够买断核心技术,而非最尖端技术一次性买断,供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

  但袁钢明却指出,中国目前存在的并非技术缺口,同时也包括资金不足。他认为,最理想的状态是,美国输出技术同时附带资金,因为很多技术已经成熟,而资金上中国无法承受。

  骆家辉言论体现新转变来临

  访华前,中美贸易也出现了利好信号:骆家辉1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正在重新检讨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政策。美国基于安全考虑而限制对华出口的一些高科技产品,在世界各地已经放开,这就使得管制没有意义。他透露,目前这一事宜正在由美国国防部、国务院和商务部审查。

  袁钢明认为,骆家辉此言,本身也包含这一新格局的转变。美国如果再限制出口技术,就明显错误。他预测,未来美国至少在能源技术上会放宽对华管制。

  一直以来,中国都对美国限制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的政策表示不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认为,美国的这种限制举动实际上对美国自身很不利,“管制的结果,是美国该赚的钱没有赚到,而将中国这一谁都不能忽视的大市场拱手让给其他发达国家。”

  而美国对于这一点也逐渐有了认识,据沈骥如介绍,实际上在小布什离任以前,对华限制高科技出口的政策就已经开始松动,但具体落实还需要较为长期的协调过程。

  但正如骆家辉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强调的,美国始终将国家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沈骥如认为,保证国家安全是美国考虑调整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标尺,美方最敏感的核心技术出口依然会保持严格管制。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余万里也认为,中方现在能做的,便是在接下来的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尽量争取在除了清洁能源以外更多的高科技产品进口领域有所突破,这将对中国的发展有利。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