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刘晓燕
备受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终于落下帷幕,从12月5日到会场所在地贝拉会展中心办理记者证,到19日会议延期一天闭幕,记者在会场内整整待了14天,全程跟踪报道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型会议,见证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针锋相对的激烈斗争,以及最后阶段《哥本哈根协议》艰难出炉的过程。
最“火爆”的一次大会
早在11月2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气候变化谈判时,记者就接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媒体协调员阿克谢尔的电话,提醒记者赶紧预订一个月后哥本哈根大会会场内的工作间。
到了哥本哈根,记者才意识到,阿克谢尔的提醒多么重要。哥本哈根大会吸引了5000多名记者,而媒体中心大平面只能容纳1500多人,如果不预订单独的工作间,包括记者在内的新华社报道小组就只能每天抱着电脑、相机和摄像器材在媒体中心的大平面内打游击,或者干脆就待在饭店内做外围报道了。
其实,不仅工作间紧张,哥本哈根市内的宾馆也都是爆满。虽然早在两个月前就开始预订房间,但由于这次与会人员多达1.5万人,哥本哈根市内的宾馆价格随着大会的召开“水涨船高”后仍供不应求,记者只好住到距离哥本哈根40多分钟车程的瑞典城市马尔默,每天开车往返于哥本哈根和马尔默之间。
没有硝烟的战场
10多天的跟踪报道,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次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激烈斗争,整个会场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12月6日,距离大会正式开幕还有一天,不少代表团就已经在进行闭门磋商。当天,七十七国集团一位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言辞犀利地说,欧盟提出的减排目标太低,而美国提出的减排目标更不值得一提,这表明美国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毫无诚意。
除了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七十七国集团之外,非洲集团和小岛国联盟在这次会议上也发出了强烈呼声。14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进入第二周的头一天,在非洲集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非洲集团首席谈判代表杰穆艾·卡迈勒直言不讳地说:发达国家在谈判中闭口不谈它们的中期强制减排目标,其目的是要架空《京都议定书》,“让双轨制谈判的列车脱轨”。
面对发展中国家的指责,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一边百般狡辩,一边把矛头对准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玩起分化瓦解的策略。从记者第一天参加欧盟的新闻发布会,直到最后一天,欧盟谈判代表说得最多的就是,欧盟没有打算扼杀《京都议定书》,只是这份议定书没有把一些大国包含进来,所以应该扩大其范围。这一要求貌似合理,实则混淆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因而遭到发展中国家的有力驳斥。
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气候谈判中方首席谈判代表苏伟就直斥欧盟把自己和中国比的做法“不厚道”。
《哥本哈根协议》艰难出炉
18日是110多位前来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峰会的日子。原定10点召开的会议,因为美国总统奥巴马迟迟没有露面,到了11点钟还没开幕。突然,会场内一阵骚动,原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宣布退场,以示抗议。
中午12时,峰会终于开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首先上台发表讲话,紧接着是温家宝总理阐明中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随后,巴西总统卢拉、奥巴马等众多与会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先后登台发表讲话。可以听出,发达国家的立场没有任何改变,而发展中国家坚持要求发达国家大幅减排和提供气候融资的立场也没有松动。
18日晚上,多国领导人的讲话结束后,各方迟迟没有任何表态,大会似乎难逃“无果而终”的命运。最后关头,美国和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在内的“基础四国”的领导人经过磋商,提交了就气候谈判基本原则问题作出规定的《哥本哈根协议》草案供大会讨论。
19日凌晨3时,满脸疲惫的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开始主持全会,让各国谈判代表讨论《哥本哈根协议》草案。从18日清晨6时开始一直没有合眼的记者也只能再次拿起笔跟踪会议进程。
19日清晨8时,就在实在撑不住的记者开始打瞌睡之际,拉斯穆森木槌一敲,宣布草案未获通过。接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强调,会议还不能结束,只是休会,大家还要继续讨论,以便最终拿出一个结果。
终于,19日下午,经过几个小时的磋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记者连续30多个小时的苦熬也终于到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