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能源署警告气候变化后果沉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7日 12:00  新浪财经

  该机构在报告中称,气候变化协议达成的时间每推迟一年,全球能源行业就将在2030年之前多付出5000亿美元的代价

  曹海丽

  如果《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下称《公约》)在今年12月哥本哈根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不能达成一个协议,那么每推迟一年,在2030年之前,全球能源行业就将为降低排放多支出5000亿美元。

  这是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10月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一个测算数字。

  为了配合此间正在曼谷举行的《公约》《京都议定书》第九次工作小组会议的谈判,国际能源署决定在10月6日这天提前发布其《2009世界能源展望》中关于气候变化的章节,即《能源行业可以为哥本哈根气候协议做什么》(How The Energy Sector Can Deliver On A Climate Agreement In Copenhagen)。

  “我们想传达的这个信息简单又沉重:如果世界继续按照目前的能源和气候政策运行,气候变化的后果将非常严重。能源是这一问题的核心,因此也必须成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国际能源署总干事田中伸男说。

  国际能源署的这份报告指出,能源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到了全世界的65%,因此必须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中扮演核心角色。

  该报告根据计算得出,如果要将地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考虑其他各种因素,理想的状态是将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百万分之450的水平(450ppm)。

  国际能源署认为,化石燃料的使用应在2020年前达到峰值,并确保和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20仅比2007年增长6%。

  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蒂·比罗尔(Fatih Birol)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在这一模型下,到2020年,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排放量将占到全球的43%,其他主要经济体占40%,余下的占16%。而到2030年,经合组织国家排放量所占比重将降至36%,其他主要经济体则上升至43%。

  比罗尔特别指出,根据中国政府现在制定出来的政策和措施,如能很好地实施,中国到2020年将减少排放10亿吨温室气体,远高于任何其他国家。

  而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能源行业需要在2010年至2030年间累积投资10万亿美元——相当于2020年全球GDP的0.5%,到2030年时则会增加到占全球GDP的1.1%。但另一方面,减少使用化石燃料节省下来的成本,到2030年时可以达到8.6万亿美元,接近投资额。

  国际能源署总干事田中伸男指出,要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变,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能确保足够的资金支持,特别是给发展中国家的实质性支持。

  田中伸男表示,到2020年,非经合组织(non—OECD)国家的能源行业将需要2000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提高能效,以及新一代电动混合汽车的研发等。这些钱部分地需要由经合组织国家提供。而在经合组织国家内部,这一投资总额也需要达到2150亿美元。

  不过,田中伸男表示,虽然投资成本很高,但节约能源,减少燃料进口,改善空气质量,以及避免极端的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好处,将可以抵消这些额外的成本。

  此文来源于胡舒立·我们网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