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易纲:全球经济好转但需警惕保护主义抬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05日 02:09  新华网

  新华网伊斯坦布尔10月4日电 (记者 陈铭)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4日在这里说,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正趋于好转,但整体复苏的基础尚不稳固,全球经济的主要风险包括保护主义抬头和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等。

  易纲是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简称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部长级会议时说上述这番话的。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基金组织监督和治理、全球经济展望等问题。

  易纲说,各主要金融市场应加大推进金融改革的力度,加快处理银行有毒资产和补充银行资本,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宏观和金融政策的协调和前瞻性。基金组织要在政策协调中发挥作用,并加强对各种风险因素的监测与分析,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测,促进主要储备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

  易纲强调,促进全球增长的根本途径是各国加强合作与协调,通过建立一个更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全面深化结构改革和优化资金在全球的再分配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劳动力、产品和服务市场的结构改革。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应尽快研究利用多边机制,推动资源更多地流向发展中国家,提高其经济增长潜力,促进世界经济深层次的平衡发展。

  在谈到基金组织改革及其未来使命时,易纲指出,主要国际金融组织未能及时预警此次危机,与其近年监督方向和重点偏离有关。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基金组织的份额长期被低估、代表性不足是该组织治理结构不合理、监督不公平、预警不及时的重要原因。

  他表示,支持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基金组织资源,但强调份额仍应是基金组织的主要资源,基金组织应建立份额自动调整机制以及时反映各国经济地位的变化。支持基金组织更广泛的治理结构改革,包括加强执董会职责、加大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改革总裁遴选制度、增加管理层和工作人员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人员比例。

  易纲强调,基金组织应加强对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监督,综合考虑成员国各项政策,而不应简单、机械地评估单项政策。易纲欢迎基金组织在提高早期预警能力方面取得的进展,欢迎基金组织对低收入国家贷款工具和融资机制进行的一揽子改革措施以及增加低收入国家非优惠融资灵活性的举措。

  此外,易纲还介绍了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他说,2009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发展平稳,整体表现好于预期。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财政和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银行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中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加快推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改善民生。与此同时,中国也将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发展。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