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瑞银为躲过巨额诉讼向美国提供约5000客户秘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8日 01:25  东方早报

  “美国国内收入署、瑞士政府、瑞银,各方都在吹嘘成果。但事实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尽管我们还不清楚具体细节,但有一点可以猜到:客户成了傻瓜。他们获得了保密的保证,但到了最后却没有人为他们保密。”

  综合新华社供早报特稿

  在瑞士银行(下称“瑞银”)与美国政府就秘密账户案达成协议大约一星期后,瑞士媒体8月16日披露细节:作为世界第二大财富管理机构的瑞银将向美方披露大约5000名美国客户秘密账户信息,换得不受起诉和罚款的“平安”。

  观察人士指出,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协议,结束了美国税务当局与瑞银之间的争议,扫除了笼罩着瑞银的阴霾,同时亦在形式上保全了瑞士珍视的银行保密规定。

  和解细节本周公布

  瑞士《星期日新苏黎世报》和《星期日》周刊当天同时报道此事。《星期日新苏黎世报》说,瑞银将向美方交出大约5000名遭到怀疑偷税漏税的客户账户明细。这一协议的根据是美国和瑞士1996年达成的避免双重征税安排,在法律上绕过了瑞士严密的银行保密规定,瑞士内阁将能直接执行协议,不用提交议会。

  《星期日》的报道则说,瑞银将交出大约4500名客户信息。这些人可能将被美国政府罚款40亿瑞士法郎(约合37.4亿美元)。尽管只有存款到了一定金额的账户才会获得披露,但相关方没有公布这一“门槛”,让涉嫌逃税者可能永远无法确定他们的信息是否会被交出来。

  达成最新协议之前,瑞银面临美国国内收入署的穷追猛打。美国客户通过瑞银等海外金融机构逃税的传闻去年出现。美国司法部门介入后,瑞银2月同意向美国政府支付罚款和补交税款共计7.8亿美元,并提交一份250名客户的名单。

  但这一妥协没能让美方满意,美国国内收入署指控大约5.2万名美国客户通过设在瑞银的秘密账户匿藏大约150亿美元,以逃避税收。美国司法部今年3月向迈阿密联邦地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瑞银公开这些客户信息,遭瑞银和瑞士政府抵制。

  美国政府的“围剿”让瑞银几乎濒临绝境,但《星期日新苏黎世报》说,美国财政部后来改变了原先的要求,瑞银将免于必须支付罚金,因为美方不愿瑞银就此倒闭,再次引发金融业危机。

  8月12日,瑞银和美国政府宣布就秘密账户案达成协议,但未披露具体协议内容。预计本周将公布和解细节。

  “客户成了傻瓜”

  尽管最新协议看起来是“双赢”结局,但实际上,瑞银不少客户正考虑采取法律手段,确保自己的账户信息不被披露。一名英国律师眼下正在奔走四方,为瑞银客户的集体诉讼争取支持。

  瑞士银行界人士也对这一协议感到担忧。韦格林私人银行合伙人康拉德·胡姆勒说,即便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种做法并未违反瑞士的银行业保密守则,但瑞银每披露一名客户信息,瑞士银行业的信誉就受损一分。

  他说:“美国国内收入署、瑞士政府、瑞银,各方都在吹嘘成果。但事实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尽管我们还不清楚具体细节,但有一点可以猜到:客户成了傻瓜。他们获得了保密的保证,但到了最后却没有人为他们保密。”

  避税案波及香港

  随着瑞银披露更多客户信息,一些涉嫌逃税的美国富人开始蜂拥至国内收入署“自首”。国内收入署今年3月推出“自愿披露”项目,逃税者如果在9月23日前交代逃税详情,有望只面临民事诉讼,避免受刑事指控。仅7月的1个星期就有400人提交申请自愿公布未申报财产。这一数字比去年全年的申请都多。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打击瑞银客户的行动正迅速扩大为一场国际搜捕。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政府在上周末公布的一份法庭文件中,详细说明了瑞银以及第三方顾问如何帮助美国人,利用在香港建立的企业藏匿财产。

  上述法庭文件显示,来自加州马里布的麦卡锡持有一个于2003年以一家香港公司COGS Enterprises Ltd。的名义在瑞士开设的瑞银账户。在瑞银和一位不知名瑞士律师的帮助下,麦卡锡从洛杉矶的公司向瑞银的COGS账户转移资金,金额逾100万美元资金。

  曾有一度,瑞士律师建议麦卡锡在列支敦斯登设立一个基金会,用作巴拿马或中国香港公司的遮蔽伞。

  法庭文件显示,麦卡锡还从开曼群岛的一家银行将资金转入其他瑞银账户。已认罪的麦卡锡定于9月14日出庭,他可能会面临最高5年的监禁以及总计25万美元的罚金。

  这是瑞银2月份同意向美国司法部门提交一份250名客户的名单后,此类案件第二次涉及香港账户。今年7月,来自纽约的切尼克已向美国司法部门承认自己曾提交虚假的报税表,他还使用了一家香港公司和海外银行账户向国税局隐瞒了销售佣金。

  目前,250人名单已让美方向4名美国公民提起诉讼。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