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希拉里盖特纳联名撰文:为什么要与中国对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8日 09:10  新闻晨报
□奥巴马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奥巴马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希拉里·克林顿/蒂莫西·盖特纳(晨报记者 吴志浩译)

  在首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之际,主持对话的美方官员——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与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联名撰文,阐述两国对话的意义。这篇题为《与中国的新战略与经济对话——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独解决全球问题》的文章发表在7月27日的《华尔街日报》上。以下为全文:

  30年前美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时,前景如何还很不明朗。1979年,中国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760亿美元,不到美国(2.5万亿美元)的零头。那时,在美中两个大国之间进行旅行和通信都成问题:电话线路很少而且不可靠,也没有直飞航班。如今,中国的GDP已突破4万亿美元。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电子邮件和手机通信跨越太平洋两岸;到明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直飞航班将达到每周249个。

  这些变化对我们的民众乃至全世界都会持续产生影响,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我们需要及时调整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今年4月,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次会面时宣布,将建立一个新的对话机制,这是致力于建立积极、合作、全面的双边关系的一大努力。在此基础上,我们本周将在华盛顿会见两位来自中国政府最高层的官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共同打造美中关系的新框架。我们的许多内阁成员将参加这一“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方同样有众多资深高官参与。

  我们为何要与中国开展这样的对话,它对美国民众有何意义?

  简言之,没有什么全球问题能由美国或中国单独解决,绝大多数都需要美中携手合作。增强世界经济、保护全球环境、稳定脆弱政权以及防止核扩散,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美中合作。为期两天的对话会谱写将经济和外交讨论相结合的新篇章,同时,我们会继续巩固过去七届美国政府所做出的努力、巩固两国政府在众多领域内对话和合作的既有成果。

  (这次对话)最重要的议题将是确保我们从数十年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复苏,并确保全球经济此后实现平衡而可持续的增长。本轮经济危机袭来时,美国和中国都迅速积极地做出了反应,支持经济活动、创造和挽救就业机会。世界主要经济体得以成功地减弱全球衰退的影响力、为复苏创造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我们两国所采取的大胆举措。

  在迈向复苏之际,我们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为今后实现平衡而可持续的增长奠定基础。对美国来说,这涉及到人们重新储蓄,增强我们的金融体系,加大在能源、教育和医疗领域的投入,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对中国来说,则涉及到继续推进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此外,这还包括刺激内需的增长,减少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提高个人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消中国公众不得不大量存钱的后顾之忧,这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内需和全球经济增长。

  美中两国都必须继续开放各自的贸易和投资市场。双方都必须努力为我们的工人和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新机会,以便让两国人民都能看到快速增强的美中经济关系会带来诸多好处。(这次对话的)第二大议题是,在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这些互相交织的问题上取得进展。我们两国需要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让两国都走上低碳排放的道路,在促进经济复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跨领域性质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使美国的重要官员能够与中国伙伴会面,应对气候变化这个全球问题。国际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今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显而易见的是,任何相关协议都必须包含中国这样的主要经济体的积极参与。

  (这次对话)讨论的第三大议题是,寻找有助于地区及全球安全和发展的途径。从(应对)朝鲜的挑衅行为,到(维护)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稳定,再到(发掘)非洲的经济潜力,美中两国必须共同努力达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这些紧迫的挑战不只是美中两国所面临的,也摆在全球其他很多国家的面前。

  首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中国官员合作的独特机会,当然,我们不会总能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我们必须坦白承认双方存在的分歧,其中包括设立合适场所进行这些讨论。

  在努力使中国成为一个重要合作伙伴的同时,我们将继续通过适当的国际团体和组织,与我们在亚洲和全球的长期盟友及朋友密切合作。不过,与中国官员进行这类战略层面的讨论将有助于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以应对当前和未来几十年最棘手的全球挑战。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同舟共济。今天,我们将与中国同行一起抓住船桨,向前划。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