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8酝酿撤出策略美英与欧洲大陆国家存分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5日 11:10  经济参考报

  吴铮    

  经过“暴风雨般”辩论,八国集团(G8)财政部长会议13日宣布,鉴于经济出现趋稳迹象,八国集团开始考虑如何停用政府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但现阶段不会付诸实践。 

  政策转向 

  路透社报道,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的财政部长在会上描述本国经济情况时,所用语言自金融危机出现以来感情色彩最为积极。 

  这次八国集团财长会议为期两天,13日结束。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会后说:“这场经济风暴强度正在减弱。许多经济体出现鼓舞人心迹象。” 

  八国财长当天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这场金融海啸退潮后,政府如何以最佳方式停用经济刺激政策。 

  他们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助勾勒出“撤出策略”,以减少降息、减税等经济刺激措施的负面影响、确保经济长期可持续恢复。 

  一名不愿公开姓名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记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能在10月年会上提交“撤出策略”相关报告。 

  时机未到 

  财长会议发布公报,强调鉴于“形势依然不确定,不利于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重大风险依然存在”,八国不会立刻停用经济刺激政策。 

  盖特纳说,政策转变为时尚早,“形势好转的初期迹象鼓舞人心,但全球经济活动依然远未发挥潜力,我们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也淡化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研究“撤出策略”紧迫性。“我们绝对清楚这一点:我们还没走到那一步,”他说,“没人谈论现在就撤出。” 

  俄罗斯财政部长阿列克谢·库德林用“暴风雨般激烈”形容会上辩论情况。 

  路透社报道,八国集团内部就“撤出策略”分歧不小。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希望尽可能早停止经济刺激政策,遭美国和英国冷对。报道评论说,围绕经济刺激政策的辩论具外交敏感性,因为如果一些国家比其他国家提前停用经济刺激政策,可能受到未尽力提振全球经济的指责。 

  美联社报道,德国等国家为经济刺激措施潜在长期风险烦恼,警告这些措施可能导致通胀率和赤字双高;美国和英国则担心欧洲大陆国家刺激经济发展的力度还不够。一些国家建议到年底再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助设计“撤出策略”。 

  投机抬头 

  公报说,原油等商品价格多变对经济复苏构成重要威胁。 

  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和意大利经济部长朱利奥·特雷蒙蒂指出,这种价格多变现象主要缘于金融投机活动。 

  特雷蒙蒂说:“金融投机活动卷土重来。投机者又干起直到去年夏季才收手的不光彩事。” 

  在特雷蒙蒂推动下,八国集团财长同意设立一系列全球商业新准则。因这次财长会议在意大利南部城市莱切举行,这类准则得名“莱切框架”。 

  这项框架意在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提高国际商业和金融活动透明性,进一步保护投资者利益。 

  公报说:“这次经济低迷程度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显示我们致力于强化正当、诚信、透明准则的重要性。”(新华社专稿)

  相关报道

  G8同意创建“莱切框架”

  本报罗马电(记者王昀加王星桥)为期两天的八国集团(G8)财政部长会议于13日在意大利莱切闭幕,在当天发布的公报中,八国集团财长一致同意创建“莱切框架”,以一系列“正当、诚信、透明”的准则来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 

  公报表示,世界正处在自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其时间、深度和广度说明了遵循正当、诚信、透明准则的重要性,忽视这些基本准则将会损害世界经济的稳定。为了让市场经济获得可持续的繁荣,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尊重正当、诚信、透明的准则。 

  公报说,八国集团财长同意创建“莱切框架”,以完善全球市场体系,发现并填补监管漏洞。公报说,“莱切框架”认为很多金融制度都和正当、诚信、透明准则存在共同点,并将这些制度分成五个种类:公司监管,市场诚信,金融管理和监督,税务合作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和数据的透明。公报表示,很多国际机构已经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大量工作,只是它们的行动缺乏国家的参与和支持。 

  公报表示,八国集团财长将吸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努力成果创建“莱切框架”,八国集团将和其伙伴国家一同推动“莱切框架”的发展。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