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20的变数:G3还是G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2日 07:47  大洋网-广州日报

  G20伦敦峰会定于今日开幕。有人说,这将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它将在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展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共识,传达各国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合作的意愿。也有人说,它将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因为,它无法在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等重大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会凸现各国的分歧和矛盾。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江涌和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杜金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地表示,G20峰会后果难料。江涌表示,G20正式运作不到半年时间,远未成熟;而且,G20还面临分化的可能。杜金岷则表示,G20有一个缺陷——它目前仍是一个应急磋商机制,内部矛盾重重,效力不高。

  然而,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压面前,G20峰会仍有其值得期待之处。两位专家均表示,G20伦敦峰会能够达成某些共识,传递某些信心,就已是不错的成果。目前来说,G20仍是一个好过以往的新机制。

  文/记者党建军

  世界格局开始调整

  广州日报:全球金融危机在去年爆发后,G20似乎一夜之间走到了国际舞台中心。面对此次危机,为什么世界选择了G20而非其他机制呢?

  江涌:在G20登台之前,世界经济和金融领域有其他调节机制,主要是二战后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残余,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后来则发展出西方七国集团(G7),即由主要发达国家组成的机制协调世界经济。后来,G7(包括后来加上俄罗斯的G8)还建立了与发展中大国沟通的机制,即所谓的G8+5对话机制。

  杜金岷:1999年诞生的G20机制是为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而设立的。由于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间,世界经济大致较为太平,G20的作用没有体现。

  但本次危机的影响十分广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和落后国家都受到冲击。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秩序面临很多问题和担忧,不是单个国家所能独自解决的,也不是G7所能解决的。

  可以说,从G7到G20,本身就是最近20年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体现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调整,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日益活跃。

  广州日报:G20能否担当起拯救世界经济、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的重任?

  江涌:如果G20成员国精诚团结,真正合作协调一致,它可以担负起这项重任。G20成员国的GDP总值占全世界的90%;贸易占全球的80%,人口占全世界三分之二,因此,理论上,它有可能担负起重任。

  但从现实角度看,G20很难担负起拯救世界经济的重任。G20成员国形形色色,利益千差万别,心思各不一致,议题互不相同。由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G7已经难以协调彼此立场,由更多不同国家组成的G20在协调方面将面临更大困难。

  杜金岷:在G20成员国中,欧盟、美国和中国三大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欧盟重视金融监管,美国热衷经济刺激,中国提出了美元地位问题,其间博弈十分复杂,需要多边协调。

  G20前途未卜

  广州日报:G20机制本身存在哪些缺陷?

  江涌:G20从去年正式运作到现在,只有大约半年时间,G20没有相应的机构进行协调。

  杜金岷: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效力不高,这是因为G20包括太多国家,太难协调,很难达成共识。

  广州日报:既然存在缺陷,那么,G20峰会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江涌:G20峰会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就目前来说,世界也需要这种象征意义。G20是一个合适的对话机制。

  杜金岷:本次G20峰会,只要不变成各国自说自话,争吵不休,只强调自身利益就算很好。伦敦峰会只可能做到两点:一、达成共识性的东西;二、传递信心,尤其是向全球企业家和工商界传递信心,这对于恢复经济增长十分重要。

  广州日报:G20的命运会怎样,它将逐渐完善,还是前景不明?

  杜金岷:就目前看,G20主要是一种危机处理小组的角色,至于未来走向是经常性机制还是应急处理机制,取决于其眼下的运行效果。如果运行不顺,未来完全有可能被其他机制所取代。

  江涌:改善G20机制面临不少问题。美国仍在竭力维护其特权地位;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不愿放弃特权。此外,G20还面临分化组合的可能。有欧洲国家提出了所谓欧盟+美国+中国的“G3”概念;还有美国学者则提出了所谓“G2”(中国+美国)的说法。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G20前途未卜。

  圆桌会议

  专家资料

  江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

  点睛语

  G20还面临分化组合的可能。有欧洲国家提出了所谓欧盟+美国+中国的“G3”概念;还有美国学者则提出了所谓“G2”(中国+美国)的说法。

  专家资料

  杜金岷: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点睛语

  伦敦峰会只可能做到两点:一、达成共识性的东西;二、传递信心,尤其是向全球企业家和工商界传递信心,这对于恢复经济增长十分重要。

  背景资料:

  全球救市大事记

  以下是2008年9月以来,世界各国采取的一些重大救市措施。

  2008年

  9月7日至16日,美国政府先后接管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等重要金融机构。

  10月1日和3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通过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

  10月12日,欧元区15国首脑在欧元区首次峰会上通过行动计划,同意各成员国为银行再融资提供担保并入股银行。德、法等国此后纷纷出台各自救市措施。

  10月30日,日本政府公布约273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两年投资约4万亿元人民币。

  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会议就国际社会加强协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持经济增长达成一致,并呼吁改革世界金融体系,防止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投入8000亿美元,用于解冻消费信贷市场、住房抵押信贷以及小企业信贷市场。

  12月12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就一项总额约20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达成一致。

  12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政府将提供总计达174亿美元的紧急贷款以救援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业。

  2009年

  1月12日,德国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政府将在2009年和2010年两年内投入总额最高为500亿欧元的资金。

  2月13日,美国国会众参两院先后通过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3月20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同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资金规模,并决定为此提供750亿欧元(约合1000亿美元)。欧盟领导人还决定,将把对中东欧成员国提供的紧急财政支持的危机基金规模扩大一倍,增至500亿欧元。

  3月22日,美国宣布将利用政府和私人部门资金,购买金融机构“有毒资产”,最高购买额可能达1万亿美元。           (新华)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