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削弱美元霸权 中国声音渐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31日 06:52  北京晨报

  金融高官密集撰文历史罕见

  晨报讯(记者 周治宏) 连日来中国金融高官连续呼吁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继上周央行行长周小川呼吁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后,财政部长谢旭人也发布了类似看法,而27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更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中国愿意为扩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资金库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中国金融最高层官员如此密集撰文就一件事情明确表态,历史罕见。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G20金融峰会之前发出这种声音,更主要的目的是向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等施加压力,提高他们的决策自律,不要过多地将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特别是持有较多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

  G20金融峰会前夕,周小川连续在央行官方网站上发表三篇文章,尤其是在3月23日的文章中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中国的主张得到了巴西、印度、俄罗斯等“金砖四国”的响应。而对于美国政府大量印钞票自救的举措,西方国家内部也存在较大分歧。此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明确指责目前的危机是由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向金融体系廉价注资导致的。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表示,“超主权储备货币”有助于改善国际公平,如果各国外汇储备都是超主权国际货币(SDR),那么美国人很难向世界转嫁危机,因为滥发美元的后果是美国国内通货膨胀,美国只好自己承担金融救援和财政政策的大部分成本。

  吴敬琏在日前的一次演讲中亦力挺这一主张,强调对于即将召开的G20金融峰会,“最低的要求就是要对美元的发行有一种国际机制加以控制。”

  不过许小年同时强调,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美元地位的降低将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为了减少美元贬值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我们需要尽快转换增长模式,改变对外需的过度依赖,缩小贸易顺差,放慢乃至停止积累外汇储备,以国内市场为主,实现均衡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经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额高达人民币5800亿元。“此举将能节省因兑换美元产生的支付成本。”分析人士称,这一做法在金融危机日益蔓延的非常时期,对稳定地区货币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和减少危机扩散性效应起到积极作用。

  “超主权储备货币”

  并非纸上谈兵

  ●华仔

  继上周周小川提出建立“超主权货币”之后,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又在英国主流媒体上刊发文章,表明中国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态度。全球货币市场正经历一场大地震。

  而事实上,周小川最先提出的超主权储备货币不仅看上去很美,而且具有较强的操作空间。 

  首先,在挑战美元独霸全球地位的过程中,中国并非孤军奋战。目前,中国“后援团”里至少有俄罗斯、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及拉丁美洲。与周小川“英雄所见略同”的有金融大鳄索罗斯和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众多经济界权威。而周小川的建议还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呼应。

  其次,“二战”后,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使得美元被无限放大,美元信用日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灾难。这次破坏力空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更迫切催生一个新的国际金融货币格局的形成。在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建议被提上政治议程之前,经济学家们恐怕并未真正严肃地考虑过将这样的设想付诸实施。但是,在美联储“大开印钞机”的行动在全球范围内遭到普遍担忧之际,谁又能忽视来自美国最大债主、拥有大约占全世界30%外汇储备的中国的声音?

  必须看到,中国正在向世界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不再是一个坐在台下默默看戏的观众,现在到了她上台发言和表演的时候了。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