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掀起银行国有化大争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6日 07:59  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随着美国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企业、消费信贷、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坏账不断增加,美国的金融系统正遭受去年9月以来的新一轮危机冲击。危机袭来之时,关于是否要将银行国有化的争论也在不断激化。

  支持者:当前唯一选择

  美国各界现在所提的国有化,与中国国内理解的国有化有一定的区别。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自由市场的经济传统,美国所提到的国有化实际上是指在一个阶段内政府介入经营困难企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暂时国有化”。不过,由于企业和经济环境不同,这个“暂时”的时限可能是一两年,也可能会长达数年,但是政府最终要通过市场机制从企业退出。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成功的国有化案例是瑞典政府的做法。1992年,瑞典政府接管了两家濒临破产的银行,在聘用的私人银行家和经理人对企业进行重组之后,政府对企业重新实行私有化。

  因预测次贷危机而闻名的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努里艾尔·鲁比尼认为,鉴于美国金融系统危机已进入危险的境地,奥巴马政府的救助方案为时已晚,要解决金融系统的有毒资产并最终恢复放贷,让银行国有化是唯一的选择。

  鲁比尼引用瑞典的案例说,银行国有化的最终结果将是一个健康的金融系统和多家拥有优良资产的新银行。那些资不抵债而又大的倒不起的银行被分拆后,将不再有能力威胁到整个金融系统。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当一些重要的企业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时,美国政府可能考虑国有化这个选择。以美国政府与花旗达成的股权转换协议为例,政府对银行进行部分国有可以防止企业破产对金融系统造成系统性破坏,而对于银行债权人和储户来讲,国有化也有助于保护他们的利益。

  在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一直捍卫自由市场经济的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首次表示,国有化可能是美国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选择。

  反对者:并非灵丹妙药

  尽管各界国有化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是奥巴马政府对于国有化仍有不少顾忌。

  前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主席威廉·艾萨克曾经参与过美国银行国有化,他以其亲身经验告诉美国公众,国有化并非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而且瑞典政府的国有化经验在美国很难适用。

  艾萨克曾经在1981年到1985年担任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主席。在他任上,美国政府对当时的美国第七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银行和信托公司实施国有,艾萨克是这一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但是,艾萨克认为,目前美国前10大银行拥有美国全国银行资产的三分之二,任何一家银行与大陆伊利诺伊银行相比规模都要大出许多,其问题也更加复杂。

  首先,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滞胀的风险正在加大,对银行实施国有化只会让目前的情况更加复杂。如果政府对一家主要银行实施国有化,市场的卖空力量以及其他投机资金会沽空其他金融企业,造成金融市场的动荡。

  其次,政府在对银行国有化之后需要择机退出,将企业出售给其他私有企业。目前无论是从法律还是市场来讲,由于涉及国家金融安全,政府很难为美国的大型银行找到买家。

  第三,在金融企业高管薪酬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的管理人才来接管被国有化的企业。即使在1984年没有薪酬限制的时候,政府在寻找管理人才的问题上也是颇费周折。

  最近的一个例子则来自英国。去年10月份,英国首相布朗因为在政府纾困银行方面做得比美国更为彻底而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但是短短3个月后,英国就面临着银行危机、英镑贬值和财政危机等多种困境。

  政府进退两难

  继去年华尔街主要投资银行相继倒闭、转型之后,商业银行成为新一轮金融危机的主要冲击对象。地区性银行破产的速度明显加快,今年以来已有16家地区性银行破产。美国现有的四大商业银行(花旗、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富国银行)今年以来股价的下跌幅度达到了32%至82%。这四大银行共拥有7万亿美元资产,其规模相当于美国一年GDP的50%,它们拥有的居民储蓄总额占全美的近50%。随着经济危机的恶化,这些大银行的坏账越积越多。作为国民经济血液的金融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美国的经济复苏无法实现。由于金融系统的坏账问题无法根除,金融系统几乎成为了纳税人的资金黑洞。

  本月2日,全球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曝出617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这让美国民众和资本市场对于政府国有化金融企业的救市措施前景感到担忧和愤怒。去年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向AIG注资1500亿美元,但是公司的经营状况非但没有因此改善,反倒是去年第四季度的巨额亏损创下了美国公司历史上最大的季度亏损纪录。为了防止金融系统崩溃,美国政府不得不再次注资300亿美元。

  面对不断恶化的金融困局,美国政府左右为难。 (本网驻纽约记者陈刚) (编辑:刘瑞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