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尔街金融风暴催生拾荒者的微观经济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4日 14:41  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11月14日电(记者桂涛 秦亚洲)徐传中从身边新收来的旧报纸里顺手拿起一叠翻看。他对那些大标题的“华尔街金融风暴”系列报道并没有太多兴趣,目光一扫而过。显然,这个收了10年废品的拾荒者没有觉得自己目前惨淡的生意和大洋另一头有何关系。

  35岁的徐传中是中国上亿名为了赚钱进城打工的农民之一。他经营的“金水废品回收站”位于中国内陆城市郑州——这里距离中国沿海城市还有上千公里。

  回收站的主要业务是购买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贩收来的废品,再卖给更大的废品收购公司,赚取差价。

  一个月来,他发现报纸、易拉罐、旧钢材等废品的收购价一跌再跌,自己的收入从原来每天的七八十元下降到三四十元。

  “也不知道是啥原因,收购商只说积压的产品卖不动,给的收购价钱一天一个样,废品越卖越贱,钱越赚越少。”他说。

  面对日益惨淡的生意,徐传中根据自己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果断地做出了调整。

  通过观察比较,他取消了过去10年一直经营的易拉罐和饮料瓶回收业务,因为“每个罐子现在只赚一两分钱,还不如省下力气多收些报纸。”

  徐传中还决定不再存货,每天及时将收来的货物出清,防止价格变动,东西砸在手里。

  “咱没读过多少书,怎么赚钱怎么调整,只希望熬过这一段,等价格提起来就好了。”他说。

  不少年老的低收入者以往靠从路边的垃圾箱里捡易拉罐、广告传单等补贴家用。面对废品价格不断下跌,许多人决定以“跳水价”卖掉家里的存货,并在短时间内不再从事这项“副业”。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长管爱国表示,废品价格近期出现跳水与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有很大关系。

  “随着国际大宗商品贸易量明显减少,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废品收购业受到直接冲击;再加上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商品出口量下滑,国内需求疲软,对钢铁、化纤等领域的影响比较明显,这些都导致了废品收购价格受到影响。”他说。

  今年10月开始,铝、铜、锌等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出现百年一遇的暴跌,钢材、纸张的产品价格也不断下调,废品收购不可避免地进入寒冬。

  徐传中说,如果短期内废品价格还是没有回升,自己会暂时关闭收购站,蹬上自己的三轮车跑跑家装用品运输,要还是赚不着钱,那只有带着老婆回农村继续耕种早已租给邻居的责任田,因为自己在城市“没啥其他本事过活了”。

  管爱国预计,废品收购业的冬天会持续要明年5、6月份。这次危机很可能给徐传中这样的拾荒者带来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