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行专家: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4日 04:27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露

  全球食品、能源价格飙升,通胀加剧,经济下行……在当前经济形势一片乱象的背后,对各国央行及政策决策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抑制通胀还是力保经济增长?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不确定性?

  亚洲开发银行7月22日最新发布的亚洲经济监测AEM(Asia Economic Monitor)半年报建议说,东亚各国央行应继续推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应对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而财政政策方面,一些财政状况好的国家应考虑对国际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给予财政支持。

  中国难以独善其身。7月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发布的对于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报告认为,基于国际大宗产品价格飙升、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压力增大、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加速上涨、成品油、电力和煤炭价格理顺将增大涨价压力、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价格上涨压力大等五大原因,“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新兴市场应继续“从紧”

  亚行报告强调说,亚洲各国央行需要认识到,与经济增长减速相比,飙升的物价是更紧迫的威胁。

  报告认为,鉴于全球石油和食品价格高企,亚洲经济体的核心通胀开始上升,预示着通胀的第二轮效应(即工资和价格螺旋式上升)可能已经起步了。

  报告进而预计,今年亚洲地区通胀将攀升至6.3%,比过去十年来平均通胀率的两倍还高。

  这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7月17日)的言论一致。IMF认为,新兴经济体必须把抗击通胀作为头等大事来做,提高利率,并加大货币升值步伐。

  IMF预计,今年新兴市场的通胀将达9.1%,明年7.4%。其首席经济学家西蒙·约翰逊(Simon Johnson)表示,亚洲经济体尤其有落在通胀曲线后面的危险。

  对于保增长还是抗通胀,新兴经济体往往更难以做出取舍。正如经济学家们指出的那样,作为后发展国家,发展是首要要务,而经济下滑导致的失业问题,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严重。

  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黄范章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在结构还没有调整好的时候,应警惕经济下滑导致的就业问题。

  中国该如何“从紧”

  尽管亚行建议亚洲各国央行应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但他们也看到了目前通胀环境下政策制定者的两难困境:“控制通胀将抑制经济活动——使得当局者在稳定物价的收益和增长放缓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由于经济下滑带来失业问题,通胀和增长之间的平衡确实是目前宏观调控所追求的。”亚行驻中国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对本报记者说,关键是对经济增长和通胀都有个目标,进而做出合适的政策组合。

  同时,庄健也承认,目前中国的通胀面临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比如,世界经济形势还怎么变化?能源价格怎么调?秋粮是不是丰收?等等。因此,“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选择,配以财政政策、外贸政策的具有针对性的某些微调。”庄健说。

  然而,到底如何从紧,而经济增长被压低到什么程度是合理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这一轮全球性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世界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而如果中国经济增长主动紧急“刹车”,以控物价为宏观调控惟一目标,大幅减少需求,自然是对稳定世界经济做出巨大贡献。“但经济规模接近世界第三的中国,如果经济增速下降过快,不仅国内代价巨大,而且还容易助长全球滞胀。”夏斌表示。

  因此,夏斌认为,应尽可能在保增长与压物价间取得适度平衡,“取GDP增长9%-10%和CPI上升7%-8%的组合目标。”

  在财政政策方面,夏斌表示,为防止经济下滑过快,财政政策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稳妥的。“尤其是上半年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下行,而唯独财政收入增长指标仍名列世界前茅,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在压物价、保增长中有相当实力与余地。”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