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争议:经济下行周期到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8日 05:36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程晓雯

  通胀压力、出口放缓等等因素作用下,市场恐慌情绪不断,经济是否进入拐点,甚至进入衰退,接下去的通胀形势如何?机构对各行业将执行怎样的资产配置策略?

  本期邀请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胡永刚、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总监牟永宁、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员赵建兴,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增速放缓还是衰退?

  《21世纪》:各位如何定义现在中国所处的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速放缓,还是由繁荣转为衰退?未来的经济形势如何?

  李慧勇:我们将经济周期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中国经济经历了8年时间的上升期,到2007年的时候达到了阶段性的高点。中国季度经济增长率在去年二季度达到12.2%高点之后,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回落。按照修订之后的数据,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10.6%,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已经回落到了2005年经济增长开始加速时的水平。下降速度如此之快,表明这次经济调整不同于以往曾经出现过的向下波动,而是一种趋势性的调整。

  我们认为这一轮中国经济调整将持续两年时间。

  胡永刚:当前宏观经济走向基本符合调控预期。与美国、日本等经济不景气不同,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调整是一种主动放慢,一旦放松调控,经济会立即反弹,中国的投资和消费的潜在需求很大。

  从结构上来观察,增速放缓的主要是出口,通过升值挤出那些微利、但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经营企业,对外贸依存度已高得令人不安的中国未必是坏事,出口减少会增加国内供给,从而有利于抑制通涨。

  2008年通货膨胀偏高,并可能产生传导,但还难言恶性通货膨胀。短、中期中国还将继续保持8%-12%的高速增长。

  牟永宁:经济衰退是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状态。可能会导致多项经济指标同时出现下滑,比如就业、投资和公司盈利,甚至还伴随着通货紧缩等现象。事实上,现代经济的波动形态越来越趋于平滑,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衰退特征了。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经济周期的存在,然而经济衰退并非总是存在的,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抹平经济周期。

  可以肯定,伴随着全球性通货膨胀问题的日益恶化和经济紧缩政策的持续,中国经济增长现在已经开始放缓,未来甚至会进一步放缓。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未来经济出现反弹是大概率的事件。

  赵建兴:我们认为,人口红利支持下的长周期繁荣并未终结,但生产要素的上升正在促使中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通货膨胀的出现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或者产业结构升级的速度已经不能弥补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速度,企业的出口价格不得不上升,国际竞争力将开始下降,中国必须谋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而在转型压力期,通货膨胀、经济减速和企业盈利能力下滑并存的阵痛难以避免。

  不确定时代下的投资策略

  《21世纪》:由于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放缓、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作用下已经有不少的制造企业和外贸企业倒闭。同时,在通胀压力下,国民基础生活开支增大,购买力下降对有消费升级概念的上市公司如家电、汽车等有一定影响,请问各位对下阶段的资产配置策略有何看法?

  李慧勇:我们对于行业的看法,可概括如下:首先看好服务业;资源类产业优于制造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优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当前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消耗、高污染、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高货币信贷等方面。只有全面推进要素价格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在资源价格改革的背景之下,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将面临需求端和成本端的两面夹击。资源价格的提高促使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将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二产业将向第三产业转型。在居民收入分配改革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快速提升,同时也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所以能受益于要素价格的行业包括:消费、环保、新能源、装备制造、服务业等。

  对消费升级的产业,有两种作用因素。一种是向上的力量,由于人民币升值、收入增多导致消费升级,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价格相对昂贵的物品。还有一种是向下的力量,在经济下降周期中,必需品的消费是相对稳定的,奢侈品的消费会受到负面的影响。综合来看,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只是增速放缓。

  胡永刚:中长期来看,我们还是看好消费类企业。消费拉动目前只占GDP的50%略多一些,发达国家为60%-70%,消费拉动作用将不断增强。但股市暴跌已对消费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消费增长抵消出口减少影响的良性结果可能落空。

  赵建兴:我们建议重点关注能源和公用事业、日常消费和TMT三大类产业,超配以下子行业:石油石化、媒体、零售、饮料、医药、软件、通信设备、电信服务、电力。未来一年遵循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方向重点布局转型成功期后最具成长空间的金融、房地产、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消费服务业及机械装备、电气设备、新能源、节能减排、通信和大飞机制造等代表产业升级切入点的领域。

  奥运后有足够时间买股票

  《21世纪》: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一种担心:奥运过后股市会更不乐观。对此你们如何看待?

  牟永宁:我不这么认为。离开具体的股市和经济环境谈奥运效应是没有意义的,也得不到历史数据的支持。况且,中国经济和中国股市的奥运效应本来就不会像一些小国那么显著。从去年10月份至今,特别是今年1月以来,中国股市的跌幅巨大,市场估值已经重新回落到历史平均值以下,而且和其他新兴市场的估值也比较接近。

  换言之,我们认为,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市场已经接近底部区间,价值型投资者将会逐渐回归市场,未来市场将有望逐步走出熊市形态,重新回归正常轨道。

  胡永刚:奥运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奥运所带来的经济规模与经济总量相比可以忽视。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和散户投机盛行以及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机制和管理者素质与国际差距较大(对经济和股市一知半解,将散户的投机方式用在机构投资上等);内幕者交易、股价操纵现象屡禁不绝;缺乏做空机制。

  赵建兴:我们始终认为,奥运会对中国经济与中国企业将产生巨大的广告效应,奥运会之后经济形势不会很差。若奥运之后市场处于相对低位,我们反而将对届时的市场走势持乐观态度。

  从中国资产长期牛市发展的脉络看,虽然第二次估值国际化很难于3000点终结,但可以肯定的是此点位以下必将是战略性布局下一轮牛市的建仓区域。减持压力意味着在中国经济重归增长轨迹与A股市场重归牛市趋势之前,投资者将有足够的时间购买到足够多的底部筹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