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周慧兰:越南面临两难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4日 03:0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评论员 周慧兰

   外贸赤字、通货膨胀、汇率贬值、股市下跌,各项经济指标都表明,越南正在陷入经济危机之中,其货币体系遭遇了重大冲击。这不禁让人联想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是泰国货币泰铢首先贬值,然后迅速扩展到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随后是多数亚洲经济体长达数年的经济衰退。因此,人们都迫切地想知道,越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否会对其他亚洲经济体造成严重影响?

   就此,本报特别组织专题文章和论坛,对以上这些问题进行连续探讨,本期邀请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花旗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教授施建淮,对越南的货币危机进行剖析,并对其影响做定性分析,是为21世纪北京圆桌第177期,暨“越南货币危机系列之一”。

   信心不足使越南盾贬值

   《21世纪》:越南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

   曹远征:越南的经济是很落后的,基本上以农业为主,工业基本谈不上,只在南部湄公河流域有一点,中部和北部山区都很穷。1986年革新开放以后,越南的国有经济比重反而上升,因为没有工业基础,只能靠国家扶持。我在越南参观过几个他们认为比较有示范意义的工厂,有南越的拖鞋厂,有北越的瓷器厂,基本上还是类似我们乡镇企业的水平。重工业只有几个钢铁厂、沿海石油开采和一些矿业资源的开采。进入本世纪以后,由于越南廉价的劳动力,中国比较低级的工业转移过去,但是由于它的产业结构还不成体系,所以缺乏竞争力。

   越南的工业基本是外向型,内需比较小,却是一个比较国际化的市场,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把握不好,就很容易像一只小船一样在大海中飘摇。

   造成这次越南金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通货膨胀。在过去的20余年间,在加速工业化的政策取向指导下,越南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亚洲区第二位高速增长的国家。但与此同时,为支持经济增长,其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财政有赤字,其货币政策是宽松的,货币供应量较大,利率较低,构成了通货膨胀的温床。2007年后随着国际石油和原料价格的高企,越南国际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在贸易出现逆差的同时,高企的国际石油和原材料价格触发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到今年5月,越南的通货膨胀率已超过25℅。

   通货膨胀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它的发展不是收敛的,而是发散的,即具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二是它的发展会危及对本币的信心,并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从去年开始,越南的通货膨胀呈现出加速发散的趋势,并由此伤害了对越南盾的信心,老百姓开始抢购美元、人民币和黄金,进而伤害到金融体系的稳定。

   中国在1988年—1993年通货膨胀率接近20%的时候,出现过抢购风潮;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深圳,人们也抢购外汇,深圳当时的黑市汇率几乎是官方汇率的一倍以上,相当于人民币贬值了100%。越南和那时的中国相比,情况更加糟糕,1993年中国的国际收支是顺差,并且有外汇管制,所以没有出现大的危机;而越南目前的国际收支状况不好,从2007年2月以后,越南政府就不太向外公布外汇储备了,但是一般预计可能在100-200亿美元,它今年1-4月份的贸易有赤字,国际收支顺差只有10亿美元。因此,人们担心越南盾能不能挺住。

   但这次危机和11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不同,那时大家有一个共识,危机是由外部冲击和国际热钱造成的,而越南这次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货膨胀高企,老百姓抢购美元、人民币、黄金。越南和泰国最大的不同在于:泰国在1993年就放开了外汇管制,实行泰铢的自由兑换,而越南则是外汇管制的,它的资本市场非常小,在这个背景下,以FDI形式进入的外资变现比较困难。

   《21世纪》:越南盾大幅贬值,是在美元趋强的形势下出现的,那么,越南货币危机的风险,主要是由内部原因还是由外部原因所引发?

   曹远征:越南出现问题,不是因为美元趋强,而是因为国内对本币失去信心。动摇信心的最重要因素是通货膨胀,当然,汇率也影响人们对本币的信心,本币剧烈贬值会摧毁人们对它的信心。所以,国家有责任维持币值稳定,但能否维持住,取决于它有多大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外汇储备。

   越南的情况究竟有多危险,取决于两方面的判断:一是受热钱冲击的程度有多大,越南还是外汇管制的,热钱不能大量进入,可能不需要太多外汇储备就能解决问题;二是其他国家是否给予及时援助,亚洲国家建立了互助机制,包括清迈协定和亚洲货币基金,如果伸出援手,应该能把金融危机的势头给压住。我们预计,200-300亿美元就可能平息这场恐慌。

   但平息危机的关键还在于它的物价。只要稳住老百姓,不去抢购美元、黄金,风险还是可以控制的。当然经济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但是却可以从货币危机的风险中走出来。

   施建淮:越南此次事件是由内外两方面原因引起的,内部原因主要是通货膨胀上升速度比较快,而政府又错过了控制通胀的最佳时机。除此之外,它还面临着贸易逆差、财政赤字扩大等困难,它的财政赤字已经占到GDP的5%,远远超出了3%的警戒指标,这是导致货币危机的重要原因。而且,外债相对于它的外汇储备来说也比较高,这些都使得越南的经济非常脆弱。

   越南应对通胀措施失当

   《21世纪》:越南政府针对恶化的经济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中国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施建淮:此次越南事件,政府的处理手法是错误的。从历次货币危机来看,放宽汇率波动的幅度或者贬值,会加大人们对贬值的预期,从而招来进一步的供给紧张和贬值,直到最后外汇储备消耗完毕,转向浮动汇率为止。所以我觉得更合适的手段应该是提高利率,哪怕牺牲一些经济增长,让一些企业倒闭,增加一些失业。只有这样,贸易逆差才会减少,进口才会下降,这些都有助于解决货币危机。所以我认为越南政府未来会面临两难选择:是要防止货币危机,还是避免经济衰退。如果较大幅度提高利率,经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但这是解决货币危机必须付出的代价。要知道,如果出现货币危机,经济也必然会衰退。

   这次越南的问题,从表现形式上看,是股市暴跌触发了资本外逃。但问题的根源,与其说是股市暴跌,不如说是通货膨胀。越南的外资流入规模比较小,这一次币值和股市下跌,主要是由于国内居民由于通货膨胀的预期而采取自救行为。它给我们的教训是对通货膨胀不能掉以轻心,不能仅仅靠提高准备金率来紧缩经济,还要适当加息,只有加息才能改变负利率状态,人们对人民币币值才有信心。即使外汇储备再多,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和资产规模也是很大的,一旦出现把人民币挤兑美元,就有可能出现货币危机了。

   曹远征:越南危机给中国的启示是:对于转轨国家而言,通货膨胀不容小觑。越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发生通胀,愈演愈烈,超过20%的时候,突然崩溃下来,导致了上面所说的一系列问题。当然越南通货膨胀的快速上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石油问题,这个国家产石油,但是炼油能力非常弱,成品油基本靠进口,国际油价攀升全部传导到了国内,增加了国内价格上涨的压力。另外,越南过去一直出口稻米,但今年突然宣布稻米出口下降,不是因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而是因为今年国际粮价持续上涨,老百姓开始囤积稻米,这是导致贸易顺差减少的原因之一。

   对于通货膨胀的看法,20%的通胀率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可能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在越南就变成了问题。没有人知道通货膨胀的临界点在哪儿,由于它是会扩散的,不知道哪天就崩溃了,所以预防很重要。越南政府的政策是值得检讨的,为了经济发展,采取了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在输入性通胀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这就是火上浇油了。他们可能存在着侥幸心理,因为历史上也出现过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而且十几年都没事,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情况就不同了。

   其实,去年越南政府多少感觉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为了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它放开了越南盾的浮动区间,希望通过越南盾的升值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升值的道理很简单,很多投资进来需要越南盾做配套,所以越南盾相对美元来说肯定是升的,但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当通货膨胀不断上升,人们的信心发生变化的时候,不管升不升,大家觉得它实际上不值那么多钱了,要兑换成美元,形势一下就逆转了。这对中国也是一个启示,即靠人民币升值来抵消通货膨胀,至少从越南的事例来看,是有疏漏的。

   《21世纪》:有学者倡导对越南进行经济援助,您认为比较合理的方式是什么?

   施建淮:经济危机不是自然灾害,不能实行不计成本的人道主义援助,不能是中国单方面伸手援助,而是应该在亚洲建立一个多边合作机制,不仅针对越南,而是我们区域之内的任何一个国家出现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去援助。这方面最近有了比较大的进展,建立了一个800多亿的外汇基金,相当于以前日本所提倡的亚洲货币基金。通过亚洲本身的多边机制来援助,这种援助是建立在经济利益之上并附带条件的,比如提供贷款要考虑利率是多少,有没有偿还能力。

   越南危机的加深可能会出现传染效应,包括印尼、菲律宾、印度也会出现问题,这种恐慌进一步蔓延,就会对中国造成伤害,所以应该采取措施阻止危机的传播。在这里,中国所起的作用只是提一些倡议,然后通过多边的机制来做,而不是单方面和它签订一个协议,对它进行流动性援助。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