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彼得·林奇算不算“冤大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2:14 21世纪经济报道

  感谢美国证监会(SEC)三年的不懈努力调查,全球投资界偶像级人物——彼得·林奇这次有点灰头土脸。

  彼得·林奇的遭遇告诉我们一个常识:那就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美国富达声誉这么好、历史这么悠久的基金公司,照样也存在这种违规行为。彼得·林奇的收入那么高,声望那么好,也还是难免贪点小便宜,不厚道的人可能猜测他没准也私底下搞搞老鼠仓什么的。

  彼得·林奇可能不知道,在他案子结案之前,中国也有两位很有前途的年轻同行出事了,他们犯的事名叫“老鼠仓”。只不过他们获利的数额比林奇要大得多,至少都在百万以上。

  听到这个消息,估计彼得·林奇会相当羡慕这两位年轻人,虽然做的都是不光彩的事,可是咱们中国这边就是来得豪迈。当然,他也不知道,像他这样拿了人家十几张门票的,在中国应该是寻常事,倘若中国监管部门也像SEC那么认真地查,那么可能大多数基金经理都得下岗。

  所以说,如果拿彼得·林奇跟这两位基金经理相比,彼得·林奇肯定觉得自己是个冤大头。

  不过呢,这两位基金经理也受到了惩罚,他们被终身禁止进入证券市场,没办法再从事这份有前途的职业了。

  但是,如果拿他们跟另外一个人以及一件事相比,这两位年轻人肯定也觉得自己是“冤大头”。

  这个人,就是去年媒体热炒的“涨停板大队长”刘芳,她创造了21世纪最惊人的炒股神话,她买哪家股票,哪家股票随后便火箭般上升,并且不是翻一倍二倍,也不是翻十倍八倍,而是十几倍几十倍地翻番,其中的ST金泰居然接连42个涨停板。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炒股每次都能预测准确,你肯定认为他是疯子,但是人家刘芳大队长偏偏每次都准确预测到了即将发生的事情,她所购买的14家股票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她购买后很快便宣布进行重组,重组永远是股票暴涨的第一题材,于是钞票便像潮水般涌入了刘家大门。

  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这个人是上帝;第二,这个人有准确的内幕消息。我不知道你相信哪一种,反正我倾向第二种可能性。

  既然倾向第二种可能性,在媒体热炒的时候,我就一直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把这个大“老鼠仓”也揪出来示众,可是等啊等,现在还是没有什么消息。

  当然,还有更玄乎的,那就是去年底刚刚发生的大件事,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太平洋证券悄然登陆A股市场。

  这个太平洋证券来头不小,据说当时是借着云大科技(原股票代码600181)股改而上市的,不过上市后竟然获得了新的代码:601099。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改名,往往是因为过去有些隐情不愿意让人知道(大部分是见不得人的事),而太平洋改代码是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更神奇的是,三年平均亏损的太平洋证券上市发行并没有经过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以及重大重组审核委员会等上市交易审核机构的审核,迄今人们也没找出它上市的公开路径。不过呢,那些持有太平洋证券股权的人,可是借着太平洋证券上市着实赚了一大票,当初投入2亿,到上市时就变成了80亿。

  我们的老祖宗庄子先生早就说过:“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而《投名状》里面的赵二虎先生则更加直接喊出:“当匪,我们要当最大的”,因为最大的没人敢欺负。

  当然,这些说的是万恶的旧社会,和谐社会里头,基金老鼠仓该抓,但是像刘芳和太平洋证券这种大老鼠仓更应该抓,否则就会给基金经理们树立坏的榜样,鼓励他们学习赵二虎:“做老鼠仓,就要做最牛的。”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