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经济不会长期陷入滞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9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周五美国方面出台的多项数据,令各界对于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可能陷入“滞胀”的忧虑陡增: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而通胀压力却有增无减。不过,在分析人士看来,经济降温伴随物价上涨的情况应该只是短期现象。

  滞胀疑虑升温

  上周五,纽约联储公布的2月份美国制造业指数大幅下降,仅为-11.7,为近三年来首次降至负数,显示制造业前景不容乐观;与此同时,1月份美国进口物价同比升幅创出13.7%的历史最高纪录。

  同样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份消费者信心大大下降。路透社/密歇根大学2月现状指数和预期指数双双大幅走低。

  “最新出炉的数据将为市场人士有关经济滞胀趋势的说法提供依据。”RBS Greenwich资本的首席国际分析师拉斯金说。一些人担心,上世纪70年代那样的经济滞胀局面将卷土重来。

  尽管多数分析师认为通胀将会缓和,但问题在于,通胀放缓的速度会有多快。

  通胀有望缓和

  不过,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上周表示,美国经济未达到滞胀的程度,他同时指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在50%左右。格林斯潘的继任者伯南克也认同经济衰退的预测。他认为,美国的通胀在未来几个季度中将会缓和,这一看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经济学家表示,尽管在短期内,美国消费者可能难以适应每加仑大约3美元的高油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价格的上升,但起码情况也不会继续恶化,而且需求的低迷最终会令通胀势头冷却下来。

  花旗集团的分析师韦廷说:“我们即将发现,高物价本身是否就是解决(通胀)问题的良方。”他还表示,物价上涨已经侵蚀了老百姓的实质薪资收入,并抑制了消费者对非必须消费品的购买。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所(ECRI)主管阿楚表示,该机构编制的未来通胀指标仍处于下降趋势之中,即便其每周领先指标触及衰退水准。

  华盛顿布鲁金斯研究所资深成员贝利表示,当前美国形成“滞胀”局面还欠缺重要一环,即薪资上涨。业内人士注意到,前几次经济滞胀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物价上涨导致薪资提升,进而推动物价继续攀升的恶性循环。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楼市降温的一个正面影响就是居住成本下降,而居住成本是核心通胀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项。同时,耐用品成本也有所下降,这些因素都将遏制通胀。(小安)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