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次债:一锅谁也弄不清的杂烩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10:25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 方利平、陈海玲

  本报纽约讯 (记者方利平 陈海玲) 继花旗银行、美林证券等投资银行爆出巨亏消息后,近期华尔街又爆出为次级债提供担保的保险公司深陷无底洞。如今,华尔街像经历了一场地震,不仅地震中心的金融机构乱作一团,连外围欧洲市场、亚洲市场的金融机构也深陷其中,其中,既有风险投资型的对冲基金,也有稳健的商业银行,甚至保守的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也卷入其中。据市场粗略统计,次级债带来的损失目前已超过了1250亿元,而损失仍在继续着,最终规模有多大,谁也说不清。

  经投行包装次债风险被掩盖

  记者在华尔街采访了多位投资银行的内幕人士后发现,次级债真正的罪魁是住宅贷款担保证券和债务担保证券。在德意志银行从事抵押担保证券的安小姐说:“次级债券的原料很简单,就是一些收入低、信用差、负债较重的人的房屋抵押贷款,这些贷款的风险原本很容易鉴别,但经过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切成丝剁成片,经过多次混合蒸煮后,熬成的是一锅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粥,经过评级包装后,很具迷惑性,最后造成包括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也卷入其中。”

  安小姐表示,前几年,房价大涨,而贷款利率却处于低位,这使投资者的冒险意识提高,而投资银行也来钻空子,通过所谓金融创新产品,向市场推出包装得漂漂亮亮的产品,一方面向没有偿债能力的购房者提供低首付房贷,另一方面又不断向投资者兜售经过打扮的次级抵押证券化产品,从中获取高额利润。

  次级债的原料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次级抵押贷款。美国的住房按揭贷款市场分为优质贷款市场(Prime market)和次级抵押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前者面向信用等级高、收入稳定可靠,债务负担合理的优良客户。次级贷款则主要是针对那些信用级别低、还贷能力差、负债较重的低收入阶层的抵押贷款。

  近年来,次级抵押贷款不但降低了贷款人的要求,而且还设置了许多陷阱,允许借款人在初期不仅可以不归还贷款本金,甚至可以不完全归还贷款利息,利率方面,初期利率可固定几年在较低的水平,过了约定期限后利率将逐年上调。

  个人次级抵押贷款被各种各样的房屋抵押贷款公司(originate lender,像房利美、房地美、countrywide)收集后在一起,然后根据贷款人的信用进行分级评估,分成3A到3B等不同级别后输送给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将抵押贷款公司输送过来的证券,按不同比例分别在3A到3B等各种级别产品里抽取一些产品,混合在一起,然后按照优先受益权划分等级,如在遭遇损失时享有最优先偿债权的等级为3A产品,其次为2A,在遭遇损失时最后享受偿债权的等级为3B产品。此过程可以继续多次。

  投资银行将次级债证券化产品,经过多次混合和重新划分后,最后做成一个打包的证券发售给投资者,此时,即使是3A的产品中,也混合了不少低级别的个人抵押债券,而且不同级别产品比例也混合不清。

  次级债问题的形成链

  1)原料选取

  2)评级分类

  3)债务担保证券化(CDO)

  4)销售

  在以上各个环节中,评级公司的评级对债券价格的确定和销售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在以上每个环节中,只要是保险公司提供了担保的债券出现亏损,保险公司都要负赔偿责任,保险投资巨亏。

  房价下跌,利率上涨,用次级抵押贷款买来的房子资不抵债,贷款者还不起钱,拖延还贷或者干脆不再还贷,房子被收回,购房者遭遇部分损失后,将包袱扔给抵押贷款公司,次级债市场出现危机。

  次级债问题的亏损链

  手中正在打包的次级债销售不出去,只好自己买单,造成损失,而且次级抵押市场的萎缩也造成亏损。

  从抵押贷款公司手中接过的次级债证券化产品销售不出去,烂在手中,造成亏损。

  手中购买的次级债证券化产品价格下跌,造成亏损。

  1)购房者

  2)抵押贷款公司

  3)投资银行

  4)投资者

  5)保险公司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