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油价破百美元:激发变革的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4日 10:07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高渊

  该来的迟早要来。尽管一桶原油是100美元还是99美元并无实质性的差别,但毕竟突破了一道重要的心理关口。

  很多人相信这样的突破不可避免,但没想到它会与新年钟声相伴而至。1月2日,国际油价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最高纪录。1月3日,由于美国原油库存下降幅度超过预期,国际油价盘中首次上破100美元。当天,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2点,纽约市场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最高报于100.05美元。

  从去年初的每桶54美元到100美元,石油正越来越烫。对此,几乎所有人都视为一个坏消息,在发出惊叹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连锁反应的悲观预测。但从某种意义上说,百元油价带来的震撼效应,正是激发与推动一系列变革的最新契机。

  定价会不会变?

  看到百元油价的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出现大面积“油荒”?

  根据惯例,国际石油市场一“感冒”,国内石油市场马上就打“喷嚏”。而最让人担心的,除了国内油价大幅上调,还有近年时不时出现的石油供应短缺。虽然这种短缺目前还只是局部性与间歇性的,但开着燃油即将耗尽的车没地方加油,终归不是件让人高兴的事。

  不过,“油荒”背后还是油价。去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个出人意料的举措,实际意图就是缓解国内炼油商放缓生产而导致的燃油短缺现象。

  但油价毕竟牵动方方面面。站在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思考,或许它也处在两难境地。因为一方面要根据市场来调整油价,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去年以来,“原油加成本”的油价形成新机制已悄然启动,一改以往依据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的加权平均值来确定的做法,初步实现了准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改革。但即便如此,每次上调油价,还是会引来一阵诟病之声。

  现在,国际油价一度越过100美元红线,使国内油价面临新的上涨压力,也为推动原油定价机制变革提供了新契机。

  在石油消费者和生产商之间寻求平衡,这是政府部门的主要着眼点。因为成品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油价不应该是单纯的价格问题,它本身也是各方利益平衡的工具。

  但从长远看,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快油品定价机制改革,实现价格市场化,真实反映国内油品需求状况。如果觉得这还需要时间的话,那么当前可以做的是,尽快使石油定价的决策过程透明化。

  手段会不会变?

  再看百元油价,很多人的连锁反应是:物价会随之大涨吗?

  不可否认,同其他工业化国家一样,石油在我国同样处于经济产业链的顶端。油价波动也会直接或间接传导到物价上,进而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有关专家分析,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如果以石油为主体的能源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在经过半年左右的滞后效应后,油价的变动将会进一步反映到社会经济运行和物价指数上。随之而来的担忧是,乘飞机、坐火车、粮食蔬菜都会连锁涨价吗?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连锁反应或许不可完全避免。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尽可能控制价格过快上涨的过程中,政府之力应如何运用得更巧妙、更艺术?换言之,这也为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提供了新契机。

  每次承受油价上涨压力,出租车行业便会受到较大冲击,政府部门也会酝酿出台一些保护性措施。但面对出租车的行业性困境,政府职能部门更应该在何处着力呢?

  在国内大多数城市,出租车市场依然是一个通过限制准入而形成的“法定垄断”市场。一般做法是,出租车公司从政府获得经营权,并由公司直接出资购买车辆、雇用司机。在这种模式下,出租车公司获得一张政府授权的牌照,就可以获得稳定且不菲的高额回报。

  准确地说,油价上涨引发的市场波动,只是使现行出租车经营管理模式的弊端凸显出来,但同时也给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契机。这是给政府出了道题:面对高油价下的城市交通新变局,政府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保障司机、乘客的基本权益,同时其自身如何转变职能,真正客观公正地协调各方利益?

  模式会不会变?

  三看百元油价,很多人的后续反应是:生活方式会随之改变吗?

  近年来,拥有大排量汽车正成为一种时尚。当然,追求时尚也是昂贵的。在外企工作的朱先生向记者感慨,2003年他买了辆进口越野车,当时的油价是每升3.02元,而现在已经超过5元了,“大车成了累赘了。”

  不过,提倡使用节能型汽车的关键,还在于消费心理。在很多人看来,汽车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虽知道有些车用起来不实惠,还是咬牙买下来,因为“毕竟看上去是辆大车”。

  现在,国内的能源日趋紧张,而汽车拥有量也在快速增加。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尽快建立一种新型成熟的“汽车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油价超过100美元,不仅让人反思自身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加快变革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的重要契机。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决定,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更引人关注的是,节能减排还成为考核各级地方干部执政水平的一条“硬杠杠”:今年起,各地将向中央上交“节能答卷”,如果成绩不合格将面临“一票否决”。

  有人感慨,只要能源价格不涨,企业对提高能源效率的兴趣就不大,节能减排就没有原动力。而现在,突破百元大关的油价,或许能让每个人内心有所触动。

  最后不妨来听听国际能源机构的严厉警告:未来5年内,全球将面临石油供应危机,这将把油价推升至创纪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2008年刚上班,就听到油价百元的“坏消息”是件好事,它为每个人敲响了“新年钟声”:必须加速转入科学发展的新轨道。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