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劫华尔街:主权财富基金终于等到了机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10:19 财富时报
-本报记者 袁鹤 华尔街担心的在于——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过于频繁,而且多数选择了华尔街引以为傲的金融机构。事实上,主权财富基金蛰伏已久,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 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在12月24日宣布,将以折扣价向两家投资者增发不超过62亿美元的普通股,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将购入44亿美元的美林增发股票,并有权在明年3月28日再购入6亿美元的股票。若淡马锡行使追加认购权,在美林的持股比例将达到9.9%,正好在美国政府和监管机构的自动许可范围内。 如果再加上此前的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分别接受了来自阿联酋和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简称SWF)的注资,这已经是两个月内的主权财富基金第三次出手华尔街。 对他们来说,现在的华尔街就意味着机会,次贷危机的影响以及美元持续的贬值,都成为他们现在投资的理由。而这类基金越来越大胆的投资也引起了欧美决策者的恐慌。 华尔街的恐慌 华尔街的担心在于——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过于频繁,而且多数选择了华尔街引以为傲的金融机构。即使是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大量收购美国资产时,金融资产也一直是美国人坚守的底线,现在,在主权财富基金的冲击下,华尔街出现了恐慌。 事实上,主权财富基金蛰伏已久,它最早可以追溯到1953年。 这是一群非常特殊的政府投资机构,它由国家设立,资金来源可能是由财政盈余和外贸盈余累积的外汇储备,也可能是出口资源获得的收益。目前全球有22个国家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中东、北欧和东亚是最为集中的区域。 这些基金大约控制着约2.2万亿美元资金——随着能源价格继续上涨,这一数目正在迅速增长。美林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主权财富基金到2011年将翻四倍,从1.9万亿美元攀升至7.9万亿美元。这份题为《溢出的浴缸、一直流水的龙头和主权财富基金》的报告指出,由中国、俄罗斯和中东引领的央行大规模储备扩充加速了这一进程。 2.2万亿美元总额超过了对冲基金(1万亿~1.5万亿美元)和私人股本基金(7000亿美元~1.1万亿美元)的总和。不过,与目前成熟的机构投资者控制的53万亿美元相比,它们仍显得微不足道。 这些基金之所以存在尤其充足的理由——一国的储蓄在用于投资以外还有盈余,而这些资金掌握在政府手中。实际上,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拥有大宗商品财富,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比如俄罗斯;二是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经济体的强制储蓄,例如中国和新加坡。 虽然主权财富基金存在已久,但最近才变成炙手可热的话题,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一份名为《国家资本主义:主权财富基金崛起》的报告认为,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拥有主权财富基金的国家数量迅猛增加,可支配的资金数目庞大,投资目标广受关注;另一方面则因为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性越来越强。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高级市场策略师约瑟夫·昆兰(Joseph Quinlan)调侃说,SWF的含义几乎就是“救火队”(Salvaging Withering Franchises)。他估计自今年第二季度以来,这类基金共向西方金融企业投资了600亿美元左右。这标示着这些基金比其他投资者更为看好银行、交易所以及资产管理行业的增长前景。 投资倾向转变 传统上,这些基金青睐美国国债等固定资产收益,但它们也在寻找其他长期股权投资。这些举动引起了欧美决策者的震惊,他们预感到或许有必要接受主权财富基金崛起的事实,而且应抓住这一机遇与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开展合作。 实际上,2007年以来主权财富基金在金融类股方面的投资额大约为2006年的4倍,显示出主权财富基金越来越大的胃口。 当然,交易还是各不相同。美林将要进行的交易不同于花旗集团和摩根士丹利最近宣布的外部注资计划,美林没有采用托管可转股的方式。托管可转股可视为一种债券,通常要支付高额红利,并最终可转成股票,但其好处在于不会立即稀释现有股东的权益。 此前,阿布扎比投资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通过可转换股的形式,向花旗集团(Citigroup)注资75亿美元。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购买了5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公司发行的一种到期后须转为普通股的可转换股权单位,这批证券将从2010年夏季开始转成摩根士丹利的9.9%股份。但在此之前,摩根士丹利每年要支付9%的利息,较普通股的分红高出3倍有余。 此外,淡马锡已将其投资组合中的近40%投向金融领域,其中包括总部设在英国、重点放在新兴市场的渣打银行17%的股权。 过去一年,主权财富基金完成的其他交易还包括:中投公司购买了美国私人股本集团黑石(Blackstone)10%的股份;迪拜国际资本(Dubai International Capital)收购了对冲基金集团Och-Ziff的部分股权,迪拜国际资本公司是迪拜王储阿勒马克图姆(Sheikh 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拥有的迪拜控股(Dubai Holdings)旗下的投资公司;而卡塔尔投资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则买下伦敦证交所20%的股份 。阿布扎比(Abu Dhabi)的Mubadala持有私人股本集团凯雷(Carlyle)美国管理子公司7.5%的股权。 美林的报告指出,主权财富基金在今后的5年将以年均1.2万亿美元的资产保持增长。美林经济学家预测至2011年,主权财富基金对高风险的全球资产(证券和非主权外债)的投入将呈两倍或三倍增长。2006年,政府机构控制了全球资产中高风险资产的5%。美林预测,到2011年,主权财富基金将会控制这部分资产的11%。 近期看来,中东对高风险资产的投入占主导,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和中国,这些机构出手阔绰但行事诡秘,引起担忧也就不足为奇了。 争议不断 渣打银行的报告指出,行事最隐秘的基金(包括那些来自海湾地区和中国的基金)将引发最大的争议。在近期控股西方企业的交易中,不透明的运作和投资招致了反对之声。 渣打银行的报告借鉴了牛津分析公司(Oxford Analytica)对全球最大20家基金的研究成果。报告称,“规模最大的七家财富基金”的所属国为阿布扎比、挪威、科威特、中国、俄罗斯和新加坡,它们的资产均超过了1千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在其一篇文章中就指出,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活动一直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政治,二是华尔街。 主权财富基金之前青睐的实业类资产收购几乎无一例外的遭遇到巨大阻碍。凸显政治因素障碍作用的典型案例是中国海洋石油(CNOOC LTD.)在2005年试图收购美国加州联合石油公司(Unocal Cotp.)一事。由于此举激怒了美国国会,中海油最终空手而归。在美国,阿联酋控股的迪拜港口世界公司(Dubai Ports World)被迫将2006年从英国铁行港口公司(P&O)手中收购的5个港口终端出售。在华尔街看来,让阿拉伯国家掌握美国的国家安全命脉将是何等危险。 2006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收购英国公用事业公司Centrica的传言在英国——素以对国外收购者开放而闻名——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对于这家俄罗斯国有企业能否获得Centrica的实际控股权,英国政府内部意见不一。 由于担忧外国资金的过多进入可能破坏资本流动,美国日前对外资收购美国资产的审查体系进行了改革。最近,美国总统乔治·布什(George W. Bush)签署立法,加强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s)的审查力度。 2007年于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年会上,也将提高此类基金运作透明度的必要性列入议事日程。 10月份,七大工业国(Group of Seven)财政部长与设有主权财富基金的八个国家的代表也举行了会谈,双方同意为主权财富基金制定一套自愿遵守的“最佳行为准则”。 华尔街则一直是另外一大阻碍因素。2007年夏天爆发次级债危机之前,在美国贷款不但成本低且很便利。私人股权投资机构和对冲基金一度资金充裕,他们为完成收购不惜付出更高的代价,一时间市场人满为患。而这时候那些资金充裕但与各大跨国银行没有太多关系的主权财富基金却在一旁观望。然而这种肆意挥霍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在银根紧缩的时代,谁有钱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时过境迁,如今主权财富基金唱起了主角:它们有现金;它们不必依靠信贷市场;它们放眼于长期回报。而且它们立足于国际,在它们眼中美国只是一个市场,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 市场普遍认为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由于次贷危机而导致股价较低,对它们进行战略性参股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目前包括汇丰在内的国际大银行的估值都不高,2007年11月20日,在香港交易所挂牌的汇丰股票的收盘价是131.90港元,而6月底是142.50港元,4个多月来每股价格下降了10.60港元,目前的股价甚至还低于2006年6月底的136.10港元。 花旗、汇丰和美林等均属于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其品牌、公司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盈利能力仍然较强。因此有投行人士认为,只要对国际资本市场的未来有信心,以合理价格参股全球顶尖金融机构应是明智的投资。 不过,主权财富基金也采取了一些行动来打消外界的质疑。 对此,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表示,中投公司将不带任何政治动机,严格追求“商业目标”。中投公司在多笔投资中也一再强调其身份是财务投资人。 同样,为了打消疑虑,在入股美林的交易中,淡马锡和Davis Selected Advisors都将扮演消极投资者,不会拥有美林的控制权,在美林董事会也没有席位。 可以看出,无论多少争议,主权财富基金显然坚定地行动着,华尔街的新问题刚刚掀开一角。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