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球经济犯罪两年增长40%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王 彧

  “尽管监管和控制措施得到加强,欺诈仍为全球各地企业面临的重大威胁。”这是日前普华永道发布的《2007年度全球经济犯罪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报告显示,在过去两年中,有43%的公司遭遇过经济犯罪,直接损失已经累计超过42亿美元。报告称,只靠控制手段威慑还不够,要打击欺诈行为,还应在公司文化、伦理道德和风险管理上下功夫。

  这项两年一次的调查共涉及全球5400家公司,由普华永道与德国哈雷-威登堡马丁路德大学联合进行。普华永道咨询服务部合伙人张逸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各种经济犯罪,包括挪用资产、造假账、贿赂和腐败、洗钱以及侵犯知识产权是造成这些损失的罪魁祸首。参加调查的公司表示,除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欺诈行为还给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商业成功带来间接损失。

  这份题为《经济犯罪:人、文化与监控》的调查报告显示,经济犯罪十分普遍,涉及世界各地各个行业、各种规模的企业。与普华永道八年前首次进行此项调查时相比,不但欺诈行为仍然顽固存在,而且欺诈的猖獗程度并未出现下降。大多数公司自信地认为,在未来控制措施会减少他们受欺诈危害的可能性,只有11%的公司认为他们可能会在未来两年再次受到本国欺诈行为的危害。

  “完全消除经济犯罪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像与传说中的九头怪搏斗,砍掉一种形式的欺诈行为又会有另一种形式的欺诈行为冒出来。仅仅依靠控制措施本身是不够的,应该建立起一种支持监控的文化氛围,并制定明确的公司道德准则。企业需要培养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树立员工坚持正确行为的信心,严惩有欺诈行为的人员,无论其在公司内职位的高低。”普华永道全球调查和鉴证服务主管史蒂芬·斯卡拉克说。

  调查显示,欺诈最猖獗的行业是保险业和

零售业,这些行业中有57%的公司出现过欺诈行为,其次是政府和公共部门,有54%的公司出现过欺诈行为,再次是金融服务业46%,汽车业44%。各个行业内最常见的欺诈类型会因行业各自特有的运营特点而有所不同。

  史蒂芬·斯卡拉克表示:“欺诈行为的发生有两个条件:动机和机会。最常见的欺诈动机很简单:需求和贪欲。控制机制力度不够,公司文化中缺乏忠诚度、道德准则和合规意识都增加了发生欺诈行为的几率。”

  调查发现,公司经历一项或更多重大结构变更之后,如合并、收购、重组或裁员,欺诈行为便会增多。“收购、建立新企业、整合流程和信息技术系统、人事变动、与新客户和供应商打交道以及与新的文化或国外接触都会为欺诈行为提供温床。”史蒂芬·斯卡拉克解释说。

  报告显示,欺诈行为给新兴经济体带来的损失更大。新兴经济体是指迅速发展的7个经济体,包括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俄罗斯和土耳其。新兴经济体中的欺诈行为与发达国家同样猖獗,报告显示,在全球42亿美元的总经济损失中,这7个新兴经济体共计占到了其中45%以上。报告表明,在这7个国家运营的公司因受到欺诈而蒙受的平均损失达510万美元,是在其他地方运营的公司所受损失的两倍多。

  在这7个国家中,至少有1/4的公司(在某些国家有一半的公司)表示曾被索要贿赂。在新兴市场开展业务的公司担忧的主要问题有:腐败、贿赂以及

知识产权的盗用。尽管许多公司实施了控制措施,但还有许多公司不知道如何才能有效地应对这类风险。

  “对于在新兴经济体经营的公司,他们需要了解在不同文化中将会遇到的欺诈风险,这些公司还有可能被要求参与不正当行为,对此他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在面临市场竞争和内部的业绩压力下,抵制腐败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在投资之前公司就应对如何应对欺诈和腐败有所了解。在发达国家奏效的控制措施在新兴市场未必奏效。”史蒂芬·斯卡拉克这样解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